天天看點

新冠抗原自測産品正式上市!怎麼測?能否替代核酸檢測?答案全在這…

作者:沂水釋出

最近

新冠抗原自測産品正式上市的消息

登上各大媒體的頭條

引起衆多人的關注

新冠抗原自測産品正式上市!怎麼測?能否替代核酸檢測?答案全在這…

但是很多人對此也比較疑惑

抗原自測試劑盒

該如何操作?

都适用于哪些人?

可以代替去醫院核酸檢測嗎?

今天

就帶大家詳細的了解一下

快一起來看

目前核酸檢測是新冠病毒感染的确診依據,抗原自測試劑盒隻是作為一個補充,其并不能代替核酸檢測。

新冠抗原自測産品正式上市!怎麼測?能否替代核酸檢測?答案全在這…

抗原檢測的原理不同于核酸檢測,抗原檢測利用的是病毒塗層中的蛋白片段,而不是遺傳物質(核酸檢測利用的是遺傳物質)。樣品中的病毒蛋白與帶有新冠N蛋白(核衣殼蛋白,新冠病毒的重要結構蛋白之一)抗體的試紙相結合後,我們就能直覺地在試紙上相應檢測區看到結果。

更形象地說,如果把新冠病毒當成一個嫌疑人,抗原檢測相當于從其外貌,穿着等來鎖定目标,而核酸檢測是通過對其指紋、DNA來鎖定目标,故而核酸檢測的“打擊精準度”更高。

将分子水準的核酸檢測和免疫水準的抗原檢測相結合,充分發揮各自優勢,可以有效地縮短檢測視窗期,提高陽性檢出率,為各種可能的風險人群提供雙重保障。

抗原自測試劑盒如何操作?

一、自測前準備:

1、清洗手部;

2、仔細閱讀檢測說明書;

3、檢查試劑情況,是否完備;

4、确認檢測環境,将檢測試紙平放于清潔區域。

二、樣品采集:

1、用衛生紙擤去鼻涕,拆開鼻拭子外包裝,避免手部接觸拭子頭;

2、樣品采集,頭部微仰,一手執拭子尾部貼一側鼻孔進入,沿下鼻道的底部向後緩緩深入1-1.5厘米後,貼鼻腔旋轉至少4圈(停留時間不少于15秒),随後使用同一拭子對另一鼻腔重複相同操作。

新冠抗原自測産品正式上市!怎麼測?能否替代核酸檢測?答案全在這…

三、抗原檢測:

1. 根據試劑檢測說明書,将采集樣本的鼻拭子放入采樣管中,拭子頭在儲存液中旋轉混勻至少30秒,同時用手隔着采樣管外壁擠壓拭子頭至少5次,確定樣本充分洗脫于采樣管中;

2. 用手隔着采樣管外壁将拭子頭液體擠幹後,将拭子棄去。采樣管蓋蓋後,将液體垂直滴入檢測卡樣本孔中。

四、結果判讀:

1、陽性結果:“C”和“T”處均顯示出紅色或紫色條帶, “T”處條帶顔色可深可淺,均為陽性結果。

新冠抗原自測産品正式上市!怎麼測?能否替代核酸檢測?答案全在這…

(作者供圖)

2、陰性結果:“C”處顯示出紅色或紫色條帶,“T”處未顯示條帶。

新冠抗原自測産品正式上市!怎麼測?能否替代核酸檢測?答案全在這…

3. 無效結果:“C”處未顯示出紅色或紫色條帶,無論“T” 處是否顯示條帶。

新冠抗原自測産品正式上市!怎麼測?能否替代核酸檢測?答案全在這…

五、測試廢物處理:

1、隔離觀察人員:不論檢測結果為陰性還是陽性,使用後的所有試劑盒内物品(包括采樣拭子、檢測卡、試劑等),均收集後裝入密封袋中,交由隔離點醫務管理人員,按照醫療廢物或相關程式标準進行專門處理;

2、社群居民:将使用後的試劑盒内物品裝入密封袋。如果檢測結果為陰性,可當作一般垃圾進行處理,如果檢測的結果為陽性,将密封袋交由轉運時的醫務人員,按照醫療廢物或相關程式标準進行專門處理。

新冠抗原自測産品正式上市!怎麼測?能否替代核酸檢測?答案全在這…

六、結果應對:

1、隻要檢測結果顯示陽性,無論是否表現出新冠相關症狀,都應當立即向所在社群機關報告,及時轉運至醫療機構進行核酸檢測;

2、如果核酸檢測為陽性,不論抗原檢測結果如何,都認定為新冠感染者;

3、如果隻是抗原檢測為陽性,核酸檢測為陰性,則采取集中隔離,多次核酸檢測的措施。

抗原自測試劑盒适用于哪些人?

1、就診時出現新冠肺炎相關症狀(包括發熱、幹咳、乏力等)5天以内的患者;

2、處于隔離觀察期的人員;

3、其它有自測需求的居民。

新冠抗原自測産品正式上市!怎麼測?能否替代核酸檢測?答案全在這…

自測可能出現哪些狀況?

抗原檢測與PCR(聚合酶鍊式反應,目前核酸檢測普遍采用的方法)不同,PCR檢測能将目标物擴增,因而即便樣品中病毒RNA水準較低,也能夠檢測出來,而抗原檢測并不能将目标物擴增、放大,這意味着如果樣本中病毒量較小(感染早期或無症狀時),可能檢測不出來,出現誤判的情況。

新冠抗原自測産品正式上市!怎麼測?能否替代核酸檢測?答案全在這…

一項研究報道,快速抗原檢測在有症狀的病例中準确率為72%,在無症狀的感染病例中,準确率隻有58%,而在沒有被感染新冠的人群中,快速抗原檢測可以正确地排除99.5%的有症狀人群和98.9%的無症狀人群。

是以,基于目前的防疫情況,核酸檢測為主,抗原自測為輔,确實是一種更便捷、有效、精準的防疫政策。

來源:科普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