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孩子一回家就喊肚子餓,真是在幼稚園沒吃飽嗎?(轉給家長)

孩子一回家就喊肚子餓,真是在幼稚園沒吃飽嗎?(轉給家長)

很多家長會有這種困擾:我家孩子從上幼稚園後,放學回家就喊“餓”回家第一件事情就翻冰箱,水果、零食全部吃光!也有家長說:幼稚園倒是每天都有食譜,可是到底吃啥樣我們也看不到啊!我每天都問老師孩子的吃飯情況,老師都說吃的很好,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01

新入園的孩子尤其容易“餓”

首先,孩子剛剛進入幼稚園,在新的環境中,面對新的老師和不熟悉的小朋友,常會感到不安和緊張,有些孩子的不安和緊張會表現得很強烈。

這種緊張的心理狀态會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幼兒的食欲。孩子在進餐時表現出心神不定,進食量減少。老師問孩子還要不要添飯時,孩子會說已經吃飽了,當孩子離開幼稚園這個新環境回到家裡時,緊張和不安消除,食欲也随之産生,這時孩子感覺到饑餓是正常的。

02

幼稚園的飲食結構不同

由于幼稚園的飲食結構和孩子家中的飲食結構有一定的不同,幼兒需要一段時間來适應這種變化。同時,孩子在家中經常是成人喂,孩子被動地吃;而幼稚園就需要自己吃,喂養方式的不同導緻孩子“不願吃”。當然,也有些孩子在家裡本來就有偏食的習慣,幼稚園會根據孩子吃飯情況,對不會自己吃的孩子進行喂食,或多次提醒孩子添飯。

03

幼稚園活動量大

一般幼稚園會根據孩子的班數,活動場地的大小,孩子的年齡特點,對戶外活動統一安排、分别活動,戶外活動時間在正常情況下每天不得少于2小時。

建議:

鑒于以上三種原因,新入園的孩子在适應幼稚園生活後,喊“餓”情況會逐漸減少,但還有一個問題,就是孩子回家喊“餓”,我們家長應該提供什麼樣的晚餐?

孩子晚餐該如何安排?

對孩子的晚餐安排,首先要考慮的是熱量,即晚餐熱量應高些,約占全天熱量的40%為宜,少食高脂類或不易消化的食物,提高晚餐品質可有效地改善人的營養狀況。

是以,身體較瘦弱的孩子,家長更應重視孩子的晚餐,利用改善晚餐品質來提高孩子的體質。相反,若孩子體重已經超重甚至發胖,則應堅持“晚餐吃少”的原則,但這個“少”指的是熱量要少,而不是減少數量,因為數量少了,孩子吃不飽,還會影響晚上的睡眠品質。

晚餐需避免這幾個誤區

A、孩子每天都要吃肉

素食者的飲食會使身體更加健康,而且在注意補充鐵、鋅和維生素B12的情況下對各個年齡段的人都适用,甚至包括兒童和孕婦。當然,你不一定完全不吃肉,每周吃2-3次已足夠了。

B、湯泡飯好消化

有的孩子不愛吃菜,卻喜歡用湯或水泡飯吃,這樣,很多飯粒還沒有嚼爛就咽下去了,不利于消化吸收,孩子的飲食安排應盡量做到花色品種多樣化,葷素搭配,粗細糧交替,保證每日能食入足量的蛋白質、脂肪、糖類以及維生素、礦物質等。

C、晚餐吃飽了會睡不着覺

隻要在孩子睡覺前1個小時吃東西,都不會影響孩子的睡眠。

對于成年人和老年人來說,晚餐要少吃是正确的,但是少年兒童就應該應當别論。孩子正處在生長發育的關鍵時期,不管是身體還是大腦都需要大量的營養物質進行補充。晚餐和次日早餐的時間間隔會有12小時左右,雖然說睡眠時間是無需補充食物的,但是孩子的發育卻是一刻不停止的,夜間也是需要一定的營養物質的。

如果孩子的晚餐吃得太少,就沒有辦法滿足這種需求,長時間下去就會影響孩子的發育。是以孩子的晚餐不僅不能少吃,還應該吃飽。當然如果孩子的體重已經開始發胖,就應該減少晚餐的熱量。

D、孩子已經吃過零食,晚飯就不用吃了

零食隻是晚飯前的加餐,到晚上孩子還應和全家人吃一頓晚餐,才能達到身體生長的需要(零食還是少吃為好)。

注意:如果孩子晚上還喊餓,可以适當在睡前1小時(即宵夜),增加1—2次加餐。加餐的食物要有營養,比如牛奶、面包、少許的堅果(花生、核桃等)、水果等,避免給孩子一些太肥膩的食物或那些含鹽含糖較多的零食。

其他原因:

04

這是一種正常行為

首先你要讓家長知道孩子在幼稚園幾點吃午飯,下午有沒有加餐。

一般孩子在幼稚園中午11點15分開飯,下午2點20分加餐,水果、牛奶、幹果等都是不限量的,晚上回家吃飯正好。食物在胃裡4個小時就消化了,一般到家感覺到餓是正常的,大人也是一樣的。

每天早中餐在幼稚園吃,每天的飯菜也是按照季節和營養搭配來更換,品種豐富,營養均衡,而且起床後還有點心。老師都是有幼稚園生活經驗的,都把幼稚園的孩子當成自己的孩子來看待,不可能讓他們餓肚子的。

05

孩子自理能力差

現在大部分孩子在家的飲食習慣不是很好,有的必須要大人喂,邊吃邊玩,甚至一家人圍着滿地跑着追着喂,在幼稚園裡,老師會培養孩子們自己用勺子吃。是以自理能力差的孩子就會吃得少,吃得慢,看到别人都吃完了,他也會說自己吃完了,回家之後又會餓。

建議:在家配合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是孩子入園的基礎。孩子在家吃飯的時候,家長要有意識的鍛煉孩子自己用勺子吃飯;老師在帶孩子進餐時,對于自理能力差的孩子重點指導,同時也要适當的喂一下。

06

孩子的生理特征

其實不是吃不飽飯,是因為小孩子的天性就這樣!人之本能,孩子即使不是很餓,有時想要吃自己喜歡的零食也會說餓來滿足自己的願望。孩子每隔4-6小時就會饑餓,加上孩子在幼稚園的活動量大,消耗多,會餓的更快。孩子一般在4-5點之間在幼稚園進餐,回家後七八點又會餓,這是正常的。

建議:晚餐與第二天的早餐相隔10小時左右,孩子的生長發育一刻也不會停止,夜間也是一樣,仍需一定的營養物質。是以在孩子睡前一小時,家長可适當的給孩子加餐,加餐宜清淡,易消化。

孩子一回家就喊肚子餓,真是在幼稚園沒吃飽嗎?(轉給家長)

07

孩子可能挑食、偏食

如果不是經常餓的話,也有可能是孩子挑食,今天幼稚園的飯菜不符合孩子味口,吃得少。孩子在家時,家長隻做孩子喜歡吃的食物;而幼稚園則是根據幼兒的特點制定帶量食譜,保證營養均衡,但并不能保證每道菜孩子都喜歡吃。是以,挑食、偏食的孩子遇到自己不喜歡吃的飯菜時,就會吃不飽。

建議:針對挑食、偏食的孩子,老師要和家長及時溝通,提醒家長在家時要豐富食物種類,以身作則,少給孩子吃零食,多運動;老師和家長也要采取多鼓勵,逐量添加的方法糾正孩子挑食、偏食的習慣。

08

孩子的習慣性行為

有的家長經常會在孩子回家後給孩子做好吃的,孩子很聰明,他知道回家後會有更好吃的,于是就在幼稚園少吃,回家後多吃,逐漸形成習慣性行為。

建議:這種情況,家長可以提前告訴孩子回家後的晚餐會逐量減少,讓孩子在幼稚園裡多吃一些。

由此可以看出,孩子一回家就喊肚子餓,并不一定孩子在幼稚園沒吃飽,也不是老師不負責。原因多樣,方法也不同,但是唯一能共用的的辦法就是老師和家長多溝通,互信任,一起為孩子的健康成長保駕護航!

我們緻力于保護作者版權,部分作品來自網際網路,如涉及侵權,請直接聯系我們删除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