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設“首月1元”陷阱套路消費者 悟空保遭銀保監會立案調查

設“首月1元”陷阱套路消費者 悟空保遭銀保監會立案調查

“首月0元、1元”甚至是“免費贈險”等有顯著誘導性的網際網路保險銷售亂象,在銀保監會和地方監管局多次發文警示下,依舊屢禁不止。

3月21日,央視新聞在曝光“警惕‘1元保’陷阱”時,點名悟空保、螢火健康保等,引發各界關注。

對此,銀保監會于3月22日回應稱,将對報道中反映的問題開展立案調查,嚴肅查處悟空保涉及的保險公司和保險中介公司的違法違規行為,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

悟空保“1元保”套路被曝光

實際上,所謂“首月1元”隻是把首月該收取的保費均攤到後續的11個月,實際并沒有讓利給消費者。但這些套路保已經滲透至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如在共享單車、充電寶、停車繳費等場景中掃碼,即被誤導操作進行投保,且後續進入自動扣費流程,單月扣繳保費從幾十到數百元不等,不少消費者對于自動扣費也并未察覺。

此次涉嫌“首月1元”投保陷阱的悟空保,成立于2015年8月,為北京悟空保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旗下的網際網路保險定制平台。從黑貓投訴平台的資訊來看,關于悟空保的投訴共有9143條,主要聚焦于誘導“套路”投保、自動扣費等。

對此,銀保監會表示,立即研究,針對“1元保”問題馬上開展立案調查,嚴肅查處悟空保涉及的保險公司和保險中介公司的違法違規行為,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

據悟空保官網,與其合作的機構有:泰康線上、太平洋保險、國華人壽、百年人壽、58同城、百度、美團、小牛電動、中英人壽、橫琴人壽、國網英大集團、中國人壽、安心保險、複星聯合健康保險、新華保險、去哪兒、貨拉拉、新氧、悅動圈、中植保險經紀。

悟空保的法人為陳志華,股東包括陳志華、鳳凰祥瑞、湖南五八阡陌、國華人壽等。其中,最大股東為陳志華,持股比例為49.4%。成立至今,該公司獲得過四輪融資。具體來看,2015年10月,悟空保獲得來自梅花創投、青山資本的1500萬元天使輪投資;2016年5月,獲鳳凰祥瑞、風雲資本1億元Pre-A輪融資;2018年10月,國華人壽、58産業基金投入數千萬美元幫助悟空保完成B輪融資;2019年6月,悟空保再獲6000萬C輪融資,投資方包括58同城、易寶集團和梅花創投。C輪融資後,悟空保已經兩年半沒有獲得新一輪的資本投入。

目前,悟空保旗下擁有兩塊保險經紀牌照。其中,安潤國際保險經紀(北京)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法人代表為悟空保實控人陳志華,注冊資本5000萬元。2017年,該公司原股東深圳證券時報、中誠信托等公司全部退出,悟空保成為唯一股東。今年3月7日,安潤保險經紀剛因未按規定開展網際網路保險經紀業務,被陝西省銀保監局警告,并處罰款1萬元;對莊麗予以警告,并處3000元罰款。

另一家名為海南悟空保保險經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9年,法人代表也是陳志華,亦由悟空保全資控股。2021年1月,悟空保保經因未依照規定的期限公示年度報告,被海口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列入經營異常。

此外,悟空保還持有一塊保險代理牌照,即北京銘信保險代理有限公司,該公司成立于2010年,注冊資本200萬元,法人代表孟慶波,其在悟空保多個公司有任職。

監管部門多次警示風險

事實上,上述亂象存在已久。近年來,為進一步降低投保門檻,吸引使用者投保,險企以及網際網路平台想盡辦法降低交費門檻,為此不惜使用“首月0元”“首月0.1元”的宣傳手段。盡管這種“噱頭”式的産品宣傳在産品銷售端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在一定程度上卻侵犯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很多消費者在并不了解保險内容、保費繳納等情況下,被“免費”誘導而投保,最後引發消費者投訴或糾紛。

銀保監會消保局就曾對這些行為進行定性。在《關于安心财險、輕松保經紀、津投經紀、保多多經紀侵害消費者權益案例的通報》中,監管明确批評使用“首月0元”等進行宣傳,涉嫌欺騙投保者。

并稱所謂“首月0元”實際上隻是把首月該收取的保費均攤到後續的11個月,實際并沒有讓利給消費者;同時,險企以及平台的這種行為也涉及“未按照規定使用經準許或者備案的保險條款、保險費率問題”。

此外,多地銀保監局也頻頻發文警示風險。去年9月,北京、新疆兩地監管系統就針對網際網路保險産品中“0首付”、“低首付”、“限時優惠”等宣傳套路相繼釋出風險提示。

去年10月,銀保監會消保局再次釋出《關于防範保險誘導銷售的風險提示》,提醒消費者清晰地認識到“免費”是誘導,極有可能暗藏陷阱和風險。

銀保監會認為,從保險産品本身看,上述宣傳未全面展示保費繳納整體情況,實際上是将保費分攤至後期,消費者并未真正享受到保費優惠。從營銷方式看,營銷片面強調“首月0元”,卻未對保費繳納整體情況、保險責任等重要内容充分提示,易使消費者忽視産品重要資訊。加之一些廣告界面設定不規範,故意誘導消費者勾選“購買”“領取”“自動續費”等選項,侵害消費者知情權和自主選擇權。

除了進行風險提示,銀保監會還下發了《關于進一步規範保險機構網際網路人身保險業務有關事項的通知》,在經營主體方面,對保險機構技術能力、營運能力和服務能力提出明确要求,重點解決消費者反映突出的找不到退保頁面、找不到投訴入口、退市産品查不到保單、買的快退的慢等服務問題。在産品開發方面,從源頭上規範了首月“0”元、長險短做等銷售誤導問題,以及退保高扣費、健康告知晦澀難懂等投訴集中問題。

責任編輯:孟俊蓮 主編:冉學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