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疫情之下,惡性良性腫瘤患者仍在這裡找到希望!

當下,新冠疫情仍未停止。惡性良性腫瘤患者就醫問題怎麼辦?疑難患者的需求還能否解決?為了最大程度地為惡性良性腫瘤患者開展精準的治療,盡管疫情形勢嚴峻,醫院防疫任務繁重,但複旦大學附屬婦産科醫院MDT專家團隊仍然堅守在“抗癌戰場”,積極利用線上系統有條不紊地組織MDT讨論,強強聯合為婦科惡性良性腫瘤患者點亮希望。

應診盡診,線上MDT幫助惡性惡性良性腫瘤患者

40歲的蘭女士(化名)是一名卵巢透明細胞癌患者,一個月前剛剛接受手術治療。再生一個孩子,做一次母親,是她夢寐以求的生活軌迹。術後身體恢複後,她慕名來到了複旦大學附屬婦産科醫院,迫切希望得到一個精準的診療方案。

按照積累的臨床經驗,蘭女士并不适合保育治療。“IC3期意味着患者的腹腔液中已出現癌細胞,如果不及時确定後續治療方案、延遲治療,将影響患者預後。”為了病人的生命安危,已經在疫情防控一線連夜指揮奮戰多日的華克勤教授仍然帶領團隊查找學習國内外文獻,希望能通過MDT多學科會診,集合醫院多學科優勢幫助蘭女士。

MDT多學科會診是惡性良性腫瘤規範化治療的重要手段之一。3月29日,在醫院婦科部主任鹿欣的組織下,醫院婦瘤科、普婦科、病理科、放射科等科室專家齊聚線上,華克勤、周先榮、鹿欣、胡衛國、易曉芳、朱芝玲等教授同放射科專家馬鳳華和病理科專家陶翔根據患者病情情況、病理及影像學資料等,多方論證,為蘭女士提供最優化最合理的治療方案。

疫情之下,惡性良性腫瘤患者仍在這裡找到希望!

這場MDT會診持續近3小時。受益的除了蘭女士外,還有其他4位惡性良性腫瘤患者。她們來自不同的城市,有罕見的三月齡滋養細胞惡性良性腫瘤患兒,有外陰癌患者、進階别漿液性子宮内膜癌患者、子宮内膜異位症惡變患者,既有疑難惡性惡性良性腫瘤也有罕見疾病……來自各學科的“最強大腦”圍繞“擴大手術範圍還是放化療?”、“手術範圍如何精準?”、“患者能否既切惡性良性腫瘤又保留生育功能?”等焦點或沖突共同探讨決策,為患者制定精準、個體化的診療方案,一站式解決惡性良性腫瘤患者的治療方案,為他們帶來更多獲益。

輾轉多地,這個病理診斷太關鍵了!

疫情之下,很多人的生活、工作節奏變慢,但惡性惡性良性腫瘤的治療就是與時間賽跑,早一天明确診斷或許就能為患者争取更多機會。

36歲的柳女士,去年5月下腹疼痛十多天,在當地醫院就診後發現一側卵巢有7cm*6cm*6cm大小的腫塊。很快,柳女士就在當地接受了手術,病理結果顯示:卵巢癌肉瘤。術後的惡性病理結果讓她無法接受,柳女士趕到北京做了病理會診,會診的結果顯示:未成熟畸胎瘤伴有進階别肉瘤。

病理的結果對于後續治療、複發預測至關重要。接下來怎麼辦?惡性良性腫瘤會不會複發?兩家機關病理結果的不一緻,讓柳女士焦慮不已。為了進一步明确診斷,柳女士第一時間帶着切片慕名來到紅房子醫院,請周先榮主任會診。

周主任詳細了解了患者的病史資料,仔細分析病理切片,如同福爾摩斯探案般尋找可疑的蛛絲馬迹。憑借豐富的閱片經驗,周主任通過少量的組織形态,發現“異常之處”,而後的免疫組化也證明了他的猜想。柳女士卵巢上的腫塊,不是單一的未成熟畸胎瘤伴進階别肉瘤,而是更為複雜的惡性混合性原始生殖細胞惡性良性腫瘤,含未成熟畸胎瘤III級和間質樣卵黃囊瘤,伴繼發體細胞突變型進階别非特異性肉瘤。間質樣的卵黃囊瘤一般是由化療引起的改變,但是柳女士未曾化療,這樣的病理結果就更為罕見。

疫情之下,惡性良性腫瘤患者仍在這裡找到希望!

哪怕是疫情嚴峻的時刻,病理科也及時給予柳女士準确答複,這一診斷為她的後續治療提供了權威指導。随後,柳女士需要盡快補充手術,切除子宮、另一側的卵巢和輸卵管,甚至進行淋巴結的清掃。

通過顯微鏡放大幾千倍,在油畫般的病理圖像中抽絲剝繭、順藤摸瓜,讨論會上,年輕醫生也經常會拿出難以确定的病例和“大咖”們讨論,學習閱片技巧,“實戰訓練”讓他們獲益匪淺。

紅房子醫院病理科一直是業界公認的婦科病理診斷“金招牌”,科主任周先榮教授更是國内婦科病理診斷權威。雖然口碑在外,病理科卻從未停止探索的步伐,多年來一直保持孜孜不倦的學習精神,哪怕是疫情期間,也幾乎每天都要進行全科病理大讨論。高年資醫生分享寶貴經驗,年輕醫生邊看邊學,日複一日的“傳、幫、帶”,才造就了病理醫生敏銳的洞察力。目前,病理科的一半醫生響應醫院号召,在浦西封控管理前趕回醫院,留住在科室,始終保持學習和工作的熱情,為很多像柳女士這樣情況緊急而複雜的患者明确診斷。

目前,上海疫情正處于防控關鍵階段,紅房子醫院的很多醫護人員大都已經7-10天沒有離開過醫院。“患者的每一個需求都關系到她們的切身利益。”在繁忙的工作之中,他們願意犧牲自己的時間,應診就診,集思廣益為患者指出方向。

撰文:李敏、李妙然

編輯:李妙然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