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個家庭當中,兄弟姐妹之間有錢和沒錢,差别真的很大

文/大慧

圖/源于網絡,侵權聯系删除

一個家庭當中,兄弟姐妹之間的關系親近而又疏遠,親近在于彼此之間是有最難以割裂的血緣關系存在的,從小到大,都生活在一個家庭當中,和家庭融為一體,是這個世界上除了父母之外,最親近的人。

疏遠在于,随着年紀增長,彼此都到了談婚論嫁的階段,都會從家庭當中脫離出來,組建自己的小家庭。後來的你們都有了新的生活,有了自己要承擔的責任,都開始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自己的小家庭當中。

以前兄弟姐妹之間的心都緊緊地捆綁在一起,都在為了共同的家庭而努力,生活在父母為我們打造的家庭裡面,一心一意都是為了這個家奮鬥,後來的你們心思都更多地傾注在自己的家庭裡面,彼此之間關系必然會疏遠。

以前你們的經濟狀況完全不同,你們的生活條件全都取決于父母,後來你們開始走上了屬于自己的跑道,彼此之間的差距也會逐漸拉開。這時候遇到一些小心眼的人,可能就會引發出一些嫉妒、攀比的心理,讓親情受到極大的傷害。

很多時候我們往往都會發現,最深的惡意常常源于自己身邊最親近的人。真正見不得你好的人往往不是外人,而是身邊的親人、朋友。

當你們經濟收入拉開,就會發現兄弟姐妹之間,有錢和沒錢,差别真的很大。

誰有錢,誰就掌握話語權

這個社會很現實,誰有錢誰就掌握話語權,誰有本事誰就站在中心,享受着其他人的注目,即使在家庭當中也是如此。

一個家庭當中有錢的子女和沒錢的子女所展現出來的狀态完全不一樣,有錢的人在家越硬氣,說話最好使,沒錢的人隻能悉聽遵命。

有錢的人常常是發放号令的一方,沒錢的子女往往是出力最多,但是最不讨好的人。

《心居》裡面顧清俞就是扮演着發放号令的角色。她是整個家族當中最有本事的人,年紀輕輕就身居高位,身價不菲。錢給了她足夠的底氣,在家庭當中掌握着絕對的話語權。

在小家庭當中,父親和弟弟都非常聽她的話,她有權對弟弟的婚姻指指點點,父親有什麼事都會征求她的意見,可以說她在小家庭當中有着足夠的主導權。

在大家庭當中也是如此,蘇望娣夫婦行事作風不大氣,所有人都沒有聲張,隻有她一個人在群裡敲打二人。蘇望娣說話不中聽,小輩裡面也隻有她敢頂撞她,這些都是錢帶給她的底氣。

一個家庭當中,誰有錢誰就掌握話語權,家裡的人都對她們很敬重很客氣。

沒本事的人,常常是陪在父母身邊盡孝的人

《人世間》裡面關于孝有這樣的解釋:“孝”可分為兩種,一種是“養口體”,一種是“養心智”。伺候在父母身邊,照顧衣食住行,是養口體,遠走高飛,有所成就,讓父母以此為榮,是養心智。

一個家庭當中越是有本事的人,他們都遠走高飛,在屬于自己的領域熠熠生輝,越是沒本事的人,常常是陪在父母身邊盡孝的人。

有本事的人,他們需要更大的平台去發揮自己的能量,有多大能力使多大學事,越是能力大的人,整日裡忙忙碌碌,有更多需要他們的人和平台,沒本事的人,便會守在父母身邊,盡心盡力侍奉父母,這就是最需要他們的地方。

《人世間》裡三兄弟裡面,老大周秉義是市長,老二周蓉是高校教師,他們都有自己的夢想,有想要完成的雄心大志,老三周秉昆最沒本事,他沒有多麼宏大的理想,最希望的就是能夠孝順父母,疼愛老婆,有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

雖然他最沒本事,但是在孝順父母這件事上,數他出力最多,也數他最問心無愧。

都說家庭當中沒本事的孩子是來報恩的,其他的孩子都在比着誰飛得更高,飛得更遠,他們的世界很小,一直都圍繞在父母周圍,如果單從身份、地位上來說,他們的确沒本事,但是他們卻用自己的行動诠釋着孝道,诠釋着這個世界上最深沉的情意。

越有錢的人私心越大,沒錢的人容易斤斤計較

如果單單從家庭層面來講,越是有錢的人往往私心越大。因為在他們的世界裡,有太多重要的東西,這些往往都要比家庭更為重要。

在他們的排位表裡,家庭一定是居于後面的,事業,前途、客戶,合夥人,有太多需要他們去打通的場合和人脈,家庭、父母常常是排在最後面。

他們的孝道往往都是挂在嘴上,回到家裡就像是客人一樣,從來不參與家裡的家務事,光是用嘴來表達對父母的關心,或者直接把錢甩給父母,以為這樣就是表現孝順的樣子。可是實際上他們往往忽略了父母最需要的從來都不是錢,而是陪伴。

《心居》裡面的顧清俞就是這樣,回到家裡一直忙裡忙外的是馮曉琴,她從來不參與家務活,但是卻一副趾高氣揚的樣子,對馮曉琴多加提防,口口聲聲為父親着想,為弟弟分析,實際上她對這個家庭的貢獻少之又少。

以至于最後奶奶去世的時候,才會說出“有些地方馮曉琴比顧清俞強”這樣的話,站在長輩的角度的确如此。

沒錢的人,往往最容易斤斤計較。他們的計較大多數都停留在錢的層面。想方設法的想要在有錢的兄弟姐妹身上占點便宜,覺得都是自己人,理應相幫,往往會失掉分寸。

這是有錢的子女和沒錢的子女最明顯的差别。

一個家庭當中,兄弟姐妹之間有錢和沒錢的差别真的很大。

曾經彼此都生活在一個家庭當中,享受着同等的生活待遇,沒有任何差别。

後來每個人都成家立業,都有了自己的事業,圈子,大家的差距也就拉開了,與此同時,在家庭裡的狀态也會暴露出不同。

但是不論你們之間的差别有多大,都要記得,你們是這個世界上除了父母之外最親近的人,無論什麼時候,都要記得互幫互助,互相攙扶,不要傷害了彼此之間的情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