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很多想要幸福的人,追求的并不是幸福

作者:冷冬悟

圖:網絡、侵權請聯系删

很多想要幸福的人,追求的并不是幸福

對很多人來說,所追求的幸福不是真的”幸福“,而是比别人更幸福。

我們将畢生的所有精力都投入在競争中:

少年時跟别人比成績、比出身、比衣着打扮。

成年後又跟别人比房子、比車子、比工作、比對象。

老年時還跟别人比兒女,比子孫,比退休工資。

若是我們比不過别人,就會心生嫉妒,悶悶不樂。

若是我們比得過别人時,就會沾沾自喜,傲視一切。

可以說,我們一生中的大部分快樂都是建立在這種比較上的。

很多想要幸福的人,追求的并不是幸福

我們在參加聚會時,如果遇到職位比我們低,工資比我們少,情商比我們低的人,我們就會在潛意識裡認為,這個人混得這麼差,過得肯定不會幸福。至少沒有我過得幸福,随即便會産生一些優越感,對待對方的态度不會有絲毫恭敬。

可是如果我們遇到一個比我們混得好的人,我們就會在潛意識裡認為,對方各方面的條件那麼好,小日子一定過得挺滋潤的吧,然後對待對方的态度也變得謙卑起來。

當我們開的是廉價車時,内心就會特别自卑,遇見豪車會主動讓道,生怕得罪了對方。我們會自認為,開豪車的肯定瞧不起我們。

當我們開上豪車時,我們就會變得非常豪橫,插隊、超車,幾乎成了家常便飯。我們認為,開廉價車的一定會讓着我們。

很多想要幸福的人,追求的并不是幸福

如果幸福是比較出來的話,那麼是不是可以了解成,誰住的房子越大,誰就越幸福?誰的存款越多,誰就越幸福?

如果真是這樣的話,那麼富豪應該會永遠幸福下去,然而事實卻并非如此。

我有一位有錢的堂兄,家裡存款幾千萬,就他一個兒子,按理說他應該過得很幸福才是,然而他每天都活在寂寞、焦慮,空虛之中。

他從小躺在金銀窩裡,是以一向沒什麼志向,每天除了吃喝玩樂,帶帶孩子外,找不到其他的事情可做。

因而精神上非常空虛寂寞。為了排遣寂寞,他就背着另一半,在外面尋花問柳。費盡心機得到後,又失去了興趣和耐心,接着搜尋下一個,然後又失去了興趣,如此一直循環下去。時間長了,老婆自然就發現了,于是家裡鬧得雞飛狗跳。

據我所知,他的幸福感幾乎都是建立在物質層面上的。用的手機一萬多塊,穿的短袖一千多塊。腳上的鞋五六千塊。

很多想要幸福的人,追求的并不是幸福

這些東西确實能給他帶來愉悅感,但那種感覺就像是打了興奮劑,來的快去的也快,新衣服新鞋子最多穿兩天,等新鮮感一過,剩下的就隻是無聊和乏味了。

明朝朱載育作《不足歌》:

終日奔波隻為饑,方才一飽便思衣;

衣食兩般皆俱足,又思嬌娥美貌妻;

娶得美妻生下子,恨無田地少根基;

良田置地多廣闊,出門又嫌少馬騎;

槽頭扣了騾和馬,恐無官職被人欺;

七品縣官還嫌小,又想朝中挂紫衣;

一品當朝為宰相,還想山河奪帝基;

心滿意足為天子,又想長生不老期;

一旦求得長生藥,再跟上帝論高低。

不足不足不知足,人生人生奈若何?

若要世人心滿足,除非南柯一夢兮。

很多想要幸福的人,追求的并不是幸福

這首《不足歌》完美诠釋了人心不足蛇吞象的道理。

我們基本上都是這樣,賺了一萬塊錢時,開始向十萬看齊。賺到十萬塊錢時,又向一百萬看齊,如此無盡循環下去,永遠也沒有盡頭。

說實話,就算将天下的财富都賦予我們,我們也體驗不到真正的幸福。

幸福通常被稱為幸福感,真正的幸福隻是一種感覺,是脫離一切物質而單獨存在的,它源于我們的内心。

真正的幸福非常簡單,就是活在當下,享受每一個呼吸,享受陽光照耀的溫度,不去追憶過去,也不再憂慮未來。

隻是靜靜地活在當下,品嘗每一口清香的空氣,珍惜當下所擁有的一切,感恩過去發生的的一切好的與不好的,當我們能夠做到這些時,真正的幸福感自然會來臨。

若是從物質上來尋找幸福感,無異于緣木求魚,永遠也體會不到真正的幸福感。

很多想要幸福的人,追求的并不是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