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孩子出色與否,和媽媽的素養關系最大,做到這8點,孩子會更出色

一個我們不得不承認的事實是,目前負責養育孩子的主力軍還是“老母親”們。

陪伴孩子時間最長的莫過于媽媽了。這種長期朝夕相處帶來的結果就是:大多數孩子從小就對媽媽有着本能的依賴,媽媽自身的性格、言行、格局和視野等都會對孩子産生潛移默化的影響。

媽媽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底氣。孩子優秀與否,與媽媽的綜合素養關系最大!顯而易見,如果媽媽自身的綜合素養很高,那孩子自然就會往好的方向發展。

但人無完人,即使再優秀的媽媽們也會有不足之處,我們要做的就是盡量避免孩子受到媽媽不好的影響,多學到媽媽身上的優點。

我見過太多因為陪孩子寫作業而變得歇斯底裡的媽媽。想改變孩子,先從改變媽媽開始。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回歸到母親本來的角色,成為孩子眼中的優秀媽媽,而不是一個被應試教育裹挾的不理智媽媽。

如何成為一個能促使孩子變得更出色的優秀媽媽,以下八點給我們提供了一個明晰有效的教育思路:

1.希望孩子成為怎麼樣子的人,自己就努力成為那個樣子的人。

媽媽是孩子的榜樣,我們不可能也不需要成為十全十美的媽媽,但一定要給孩子展示出一種積極向上的樣子,或者說我們努力成為期待孩子成為的那個樣子,這對孩子是一種無聲的熏陶和教育。

比如,我們想讓孩子成為一個熱愛學習的人,我們也要努力給孩子展示出一種熱愛學習的态度和狀态。媽媽的這種努力的過程給孩子看到就可以了,不需要看到最後的結果。

2.和孩子的感受處在同一個頻道上。

簡單說,就是媽媽和孩子感同身受,能共情。比如,當孩子得到了老師的表揚、或是寫出了一份字迹工整的漂亮作業、或是得到了一個小小的獎狀等等。或許這些表揚和獎狀都不缺少“含金量”,但這并不重要,我們不能是以表現出一種不屑一顧和不當一回事的樣子,而是要和激動不已的孩子一起共情,共同分享他們的快樂。

教育實踐證明,媽媽和孩子的感受如果長期處在一個頻道上,這不僅能取得孩子的信任感,孩子也将變得更加積極向上,這就是孩子成長的力量之一。

3.在孩子面前當個“無知”的媽媽

很多媽媽在這方面存在認識上的誤區,誤認為在孩子面前要做到什麼都知道、什麼都會,才是一個優秀媽媽的樣子。

孩子出色與否,和媽媽的素養關系最大,做到這8點,孩子會更出色

其實不然,一個真正優秀的媽媽,在孩子面前不需要做到無所不知、無所不能,這隻會加深孩子對媽媽的深度依賴性。當個“無知”的媽媽,不僅不會削弱媽媽的威信,反而會讓孩子産生主動參與學習和做事的意識,學會獨立自主,減少過度依賴于媽媽的傾向。

比如,孩子問媽媽一個問題,媽媽雖然知道問題的答案,但她有意裝作不知道,要和孩子一起通過查閱資料、觀察等方式,孩子在媽媽的引導下,主動探求答案。可見,裝作“無知”的媽媽,并不會教出無私的孩子。相反,會提升孩子的獨立自主學習能力、激發孩子的探索精神。

孩子出色與否,和媽媽的素養關系最大,做到這8點,孩子會更出色

4.控制好自己的負面情緒,不要輕易在孩子面前爆發。

一個優秀媽媽的底線之一就是能控制好自己的負面情緒、不輕易在孩子面前爆發。

比如遇到孩子不會做作業、考試成績不理想、被老師批評之類的問題,作為媽媽,心情無疑是生氣的、不愉快的,但這種生氣和不愉快隻能另外尋找途徑消化掉,而不能在孩子面前爆發,爆發的結果往往是事與願違。

一個優秀的媽媽很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緒,并能發自内心地給予孩子更多的鼓勵,重塑孩子的自信,這樣才能真正推動孩子進步。

孩子出色與否,和媽媽的素養關系最大,做到這8點,孩子會更出色

5.在孩子面前适當地示弱

孩子在一貫強勢的媽媽面前,将不堪重壓,隻能活成一個懦弱無能的樣子。毫無疑問,強勢的媽媽并不能給孩子“保駕護航”,更不能幫孩子打造出一雙有力的翅膀去翺翔。

而一個在孩子面前适當地示弱的媽媽,卻能減輕孩子很多的心理壓力,孩子在内心會更有成長的底氣和自信。

比如,孩子缺少勇氣上台展示才藝,我們可以告訴孩子:“媽媽在像你這麼大的時候還不如你呢,不要擔心,你會做得比媽媽還要好的……”這時候,孩子很可能就會輕裝上陣,發揮得更好。

孩子出色與否,和媽媽的素養關系最大,做到這8點,孩子會更出色

6.無論孩子成功還是失敗,媽媽都始終一如既往地支援。

這是一個優秀媽媽對待孩子的基本原則,也就是說,孩子不管是成功了,還是失敗了,作為媽媽都要始終一如既往地支援孩子,尤其是在孩子失敗時,媽媽更要表現出一種堅強和絕不放棄的姿态。

7.和孩子建立平等互助的關系

媽媽和孩子之間的關系應該是平等互助的關系,這種平等互助主要展現在大人尊重孩子的人格、不随便指令孩子。這樣才能幫助孩子塑造健康的心态和人格。

孩子出色與否,和媽媽的素養關系最大,做到這8點,孩子會更出色

8.控制好自己說話的頻率,不在孩子面前唠叨

很多媽媽似乎都有一個通病,那就是在孩子面前喜歡唠叨,再好的道理,如果說得太多了,孩子也會不愛聽,久而久之,就很容易引發孩子的逆反心理。是以,媽媽要學會控制好自己說話的頻率,不要在孩子面前唠叨,

結語

盡管從客觀上來說,媽媽目前是承擔孩子教育的事實上的“主力軍”,但教育孩子從來就不應該隻是媽媽一個人的事,作為“隊友”,爸爸也負有同等的教育責任,隻有爸爸媽媽形成教育合力,才能讓孩子成長得更好!變得更為出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