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草根時代65:寬嚴相濟,因材施教,鄒老師在我承認錯誤後熱情鼓勵

作者:八義集

1.引導胡四喜

當時,班中還有一個叫胡四喜的問題女生,小太妹的飛揚跋扈。

她的母親早亡,父親是個瘸子,老實巴交的每天趕驢車給水泥廠送水泥,人很辛苦,但幾個子女都不省心。

胡四喜的三個哥哥在八集街都鼎鼎大名,胡長喜和胡雙喜因打人緻殘,早早地進了監獄,小哥胡三喜因為城府深、手段殘忍、打架敢于拼命,小小年紀就當上了“蝴蝶幫的幫主”,多年來一直掌控着街南的商鋪集市,手下有四五十個小喽啰可供驅使。

在這樣的家庭背景下,胡四喜從小由胡三喜帶着混迹于街頭,長成了一朵潑辣刁鑽、無人敢惹的“野玫瑰”,學着哥哥拜了好幾把“幹姐妹”,刺青描眉、濃妝豔抹的,俨然一個“大姐大”。

胡四喜在學校裡驕橫無狀,不服管教,遲到早退曠課是家常便飯,上課不是叽叽咕咕就是埋頭大睡,而且作業從來不寫,值日從來不做,考試明目張膽的作弊,倒追長相俊秀的男生,别說班幹部不敢管,就是各科老師對她有所不滿而提出批評,她也是不服不忿、嘴裡不幹不淨。

宋老師有一次因為早戀的事情,把她批了一頓,因為醉酒說話重了一些,結果第二天實體課上就成了烏青臉,走上講台也是一瘸一拐的十分狼狽,估計是被胡三喜的手下收拾了。

此後,胡四喜更是飛揚跋扈了,上學好比看戲,走城門一樣,說來就來、說走就走,誰也不放在眼裡。

一個月後,胡四喜因自習課早退,發生了與鄒老師的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正面交鋒。鄒老師批評了幾句,讓她聽到鈴聲再走,胡心想哪能在全班同學面前丢了臉面,便充耳不聞,擡腳就走。

下午上課前,鄒老師把她堵在門外,嚴厲地批評她目無紀律、目無師長,在學生中帶了壞頭。胡當時面無表情,颠着小腿,一副無所謂的架勢。

一個多小時過去後,胡突然支撐不住暈倒在教室台階前了,鄒老師趕緊招呼幾個大個子同學把她送到醫院,檢查之後發現是低血糖引起的眩暈。

原來胡四喜母親不在了,也沒人照料她的生活,那些天第一次來了月經,驚惶失措不知如何應對,加上胃口不好,幾天都像沒吃東西一樣,故出現了暈倒的一幕。

鄒老師了解情況後,果斷地從醫院直接把胡接到了家中,細心照顧了兩天(鄒老師的夫妻在鄭州工作,當時身邊隻有一個上國小的兒子)。

再到後來,就發現鄒老師對胡四喜特别上心,生活上學習上雖然經常照顧,但該批評的地方從不遮掩,寬嚴相濟、春風化雨,慢慢的,大家發現胡四喜好像變了個人,為了表示改過自新,幹脆名字也改成了“胡新花”。

改名後,她在鄒老師的期待中,盡力遵守學校紀律,課堂上發言踴躍,身上的衣着裝飾也越來越像學生了,臉上甚至有了害羞的表情,成績也慢慢的提了上來,第一年中考,她沒考上,後來鄒老師讓她複讀,據說兩年後,考上了中專。

(多年後,我返鄉時,在集上見到了“胡新花”,知道她已經在鎮郵電局上班了,在農村,那可是一個很不錯的機關,輕閑工資又高。若是初二那年,她沒有碰到鄒老師,很難想象胡四喜是什麼樣子?和胡聊起鄒老師,得知鄒老師退休後就回鄭州合家團聚了,但兩家人一直保持着密切的聯系。

當年為了改正自己的諸多毛病和叛逆性格,鄒老師可沒少花心思,真是苦口婆心、耳提面命,把自己當成親生女兒照顧;就連自己的名字,也是鄒老師幫着起的,到了後來,胡真把鄒老師當作母親一樣依賴了,立志好好學習,最起碼也要“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

郵局的這個工作,也是鄒老師輾轉托人給介紹的,至于胡三喜,緣自妹妹的改變,也是發自肺腑地感謝鄒老師,自己也決定改邪歸正,解散團夥,後來在徐州跑起了計程車,後來就定居徐州了。)

2.鄒老師循循善誘

在課堂上,鄒老師口齒清晰流暢、闆書認真規整;講課條理分明,輔導重點突出,在鴉雀無聲的課堂上,鄒老師抑揚頓挫的聲音極具穿透力,感染着每一個同學。

她的風格不像原先的汪老師喜歡穿插笑話趣聞,但課堂容量特别大,一堂課下來,大家都被填得滿滿的,課後再瘋狂地做練習。

由于班主任宋老師家不在八中,身為年級組長的鄒老師常代行其責,晚自習就幫着看班,通常是鈴聲一響,她就抱着一大摞作業本坐在後門批改了。

怯于她的強勢威嚴和以身作則,全班同學都悶着頭“沙沙沙”的在課桌前“貌似用功”地劃着寫着。一個學期下來,全班學風大為好轉,辍學率是年級裡最低的,數學聯考名列年級第二。

鄒老師有不少名言,在同學中間耳熟能誦,對我的影響也頗大,越是通俗的話,越是寓藏了颠撲不破的真理。

“知識是最好最有用的東西,學會了,小偷偷不去,盜賊搶不去,一輩子就藏在自己的腦殼子裡,随時想用随時用。”

“學習不能光靠老師掰開嘴硬喂,像吃藥一樣。咱們好比去菜市場買菜,交了同樣的錢,那還不盡可能地朝籃子裝,裝少了就虧了,裝多了都是自己賺的。一天到晚不能傻乎乎的等着老師問你啥會啥不會?要主動的找老師問問題,多學的本領,将來都可能用到。”

“起早貪黑地學習,并不能保證鯉魚跳龍門,但不這樣做的話,連龍門門口在哪都摸不到,那一天天裝模作樣的在同學間濫竽充數有什麼意思,還不如在街上擺個攤開個店!”

“人要謙虛,不能長點本事就翹尾巴,肚子的學問,都是一瓶子不響、半瓶子咣铛,平時一知半解就忙着得意,考完試就現了原形!”……

“學生,學生,要學會面對人生,最重要的是什麼?——誠實本分,勇于承認錯誤,有錯就改。”這一句話,我的體會尤其深,因為這句感歎的緣起便是自己課堂的一個惡作劇。

3.鄒老師發火了

那幾天有些無聊,同桌李波發明了一個新玩意,把紙團撕碎,塞在嘴裡“造粒”,用舌頭卷成小濕團後,像毒蛇吐信子一樣朝牆上噴射,兩人比賽着看誰成粒多、吐得遠,在黑闆上粘得牢、粘得多。

頭一節課是國文課,佟老師闆書不多,站在講台上光顧着領讀課文、生詞,沒發現黑闆上的小紙粒;兩個人越吐越高興,越比賽越上瘾,張嘴就是一顆“子彈”,後來越吐越熟練,成功率迅速提高,課間十分鐘嘴巴也沒有休息,兩人所吐的紙粒子已密密麻麻的布滿了黑闆的左下角。

第二節是鄒老師的幾何課,我們兩人還在興頭上,趁着鄒老師轉身畫圓的空擋,兩人還争先恐後地吐粒子。後排的兩個同學覺得好玩,也參與了進來。

四個搗蛋鬼,趁着鄒老師不注意,前仆後繼地朝黑闆噴射,感覺很有成就感。突然間,李波不小心“噗”了一聲,好似放了個屁,引得班裡幾個同學笑起來,鄒老師轉過身來,意識到下面發生了狀況。

順着衆人的目光,她一眼發現了那一片大大小小的紙粒子,斑斑點點的好像黑闆上的麻子。

課堂馬上安靜了下來,鄒老師很生氣地環顧四周,“誰幹的好事?站起來!”我和李波心裡打鼓,緊張的小腿肚子都在打哆嗦,立刻知道自己錯了。

課堂上這種行為簡直是揭龍鱗捋虎須,但當着全班的面,又羞于承認,心裡禱告着,寄希望鄒老師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一頁紙掀過此事,我們再也不幹這種惡作劇了。

哪知鄒老師見無人應聲,索性放下了大圓規,摔下粉筆頭,表情更加嚴厲,“趕緊站起來,現在承認錯誤,還沒事。事不過三,還等我第三遍請麼?”

教室裡一片寂靜,鄒老師上課這麼久了,還是第一次看她發了這麼大火!

3.坦誠錯誤後,鄒老師對我的鼓勵

我内心強烈鬥争了一番,低着頭面紅耳赤,照着鄒老師的個性,這一劫恐怕很難躲過去了。

早晚是頓打罵,不如早承認吧?想至此,心一橫,在衆目睽睽中站了起來,“老師,……我吐了。”

鄒老師鐵青的臉稍稍緩和了些,“還有誰?一道站起來。”盯着李波和後面的兩個同學看了兩眼,“再不站起來主動承認,可不要後悔?”

又是一陣沉默,鄒老師厲聲道,“李波,站起來!有你麼?”

“有。”李波怯懦道,哆嗦着站了起來。

“還有誰?!”順着李波扭頭的動作,鄒老師揚聲道,“**,***,裝得跟老實人樣,站起來!”

“**,你坐下,你是好孩子;剩下三個人,先站到教室後面去醒醒腦,下課後跟我到辦公室來。”

鄒老師話題一轉,朝向班級同學說道,“我一再說犯了錯誤不怕,學生要是十全十美就不必到學校受教育了。

我最讨厭的就是逃避責任,不肯認錯。對于我今天的認錯舉動,我提出表揚,希望大家向他學習!”

我心頭一陣顫抖,仿佛從地獄一直升到了雲端。剛才一念之間的舉動,如今慶幸不已,更感激鄒老師的寬容大度。

這一次吐紙頭破壞課堂紀律,站起來認錯後,得到鄒老師原諒的小事,對我後面的人生影響很大。它告訴了我一是盡可能不要做錯事、傻事,二是萬一做了,要勇于承認、勇于改正,切不能撒謊、文過飾非。

後續:鄒老師教過我大姐,當年我大姐做裁縫,剛開店時生意冷清,女子開店不容易。鄒老師主動帶同僚去做衣服,利用影響力,給大姐支援。作為學生的大姐,感恩師恩,每次不收錢,鄒老師很生氣,非要給,用自己的善行,給大姐開店的信心。

1991年,我中考失利,沒考上中專,回來就讀本校高中時,也是大姐帶着我,去找鄒老師,請鄒老師出面幫忙托人,鄒老師二話不說,跑前跑後,給我順利辦妥了,至今師恩難忘。

鄒老師退休後,就去了鄭州,兒子很争氣,考上了北京的名校,後來就留在了北京發展,在北京結婚生子、買房置業,鄒老師和老伴也跟去了北京,含饴弄孫,目前70多歲了,晚年生活美滿。我們之間逢年過節還經常微信、電話聯系。祝願她老人家身體健康。

草根時代65:寬嚴相濟,因材施教,鄒老師在我承認錯誤後熱情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