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這種脫發症有如毀容,專門困擾年輕人,科學家意外發現治愈方法

作者:環球科學
這種脫發症有如毀容,專門困擾年輕人,科學家意外發現治愈方法

4位具有嚴重斑秃症狀的患者在接受巴瑞替尼治療前(左)和治療後(右)的發量情況。圖檔來源于耶魯大學

遇到斑秃,近乎等同于毀容。令人悲傷的是,隻有少部分人能自然恢複,且一直沒有治愈的方法。然而,一次意外的嘗試,耶魯大學的科學家找到了治愈這種疾病的方法,做到了讓1/3的患者好起來。

如果說,發量減少會讓人慢慢地感受悲傷,那斑秃(Alopecia Areata)給人帶來的感受,更像是一瞬間擊垮人的内心。它發生得很突然,據描述,在發生之前,可能隻會有輕微的刺痛感,但由此釀成的是一種近乎“毀容”的結果——一塊橢圓或圓形區域的發絲全部掉落。

科學家很早就開始研究斑秃了,一些好消息是:在幾年後,一些患者失去的頭發會再長回來,斑秃就此消失。也有一些方式能幫助治療斑秃,例如在脫發區域進行局部的糖皮質激素注射。但壞消息是,這些方法都無法徹底治愈斑秃,且50人中就有一人會在一生中的某個階段出現斑秃。斑秃會發生在任何年齡段,但在青壯年中(年齡小于40歲)更為常見。

對于嚴重的斑秃患者——例如斑秃集中在頭頂的毛發,再到全身大面積的毛發脫落——完全恢複的幾率通常低于10%。除此之外,一些促進毛發生長的治療方法,還有一些副作用,例如導緻患者在恢複後可能出現更嚴重的脫發。由此可見,斑秃并不是一種簡單的疾病——而這都起始于人體表的毛發失去免疫特權的那一刻。

免疫特權

人體内有些區域擁有免疫特權(Immune privilege),換句話說,就是盡管一些組織和器官中存在了抗原(例如細胞病變、病毒、細菌入侵等),但不會出現激烈的免疫反應。實際上,這是為了保護具有關鍵功能但脆弱的細胞。一個常見的例子是眼睛,在進行器官移植時,一般需要充分考慮供體和受體的适配性,而眼角膜移植排斥反應會比較低,這是因為這個區域的免疫細胞很少。同樣大腦、子宮也擁有免疫特權,分别是通過血腦屏障和胎盤來實作的。它們使得大腦中的神經元能免受發炎反應傷害,胎兒能在母親體記憶體活下來,直到出生。

而正常情況下,我們的毛囊也擁有一定的免疫特權,不會受到免疫細胞的攻擊。毛囊組成主要有3個部分,分别毛乳頭(hair papilla),毛基質(hair matrix)和毛球(hair bulb)。毛乳頭位于毛囊的最下方,主要是血管和結締組織。毛基質包裹着毛乳頭,這部分中含有毛細胞(Trichocyte),參與形成毛發和指甲。再外面就是毛球,其中含有多種幹細胞,它能為整個毛囊供應新的細胞,還能促進傷口愈合。

這種脫發症有如毀容,專門困擾年輕人,科學家意外發現治愈方法

在斑秃患者體内,免疫細胞主要會攻擊毛乳頭,進而導緻脫發。圖檔來源:維基百科

從20世紀開始,科學界逐漸認識到斑秃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斑秃的出現是因為多種免疫細胞參與圍攻了毛囊基底部的細胞,這些免疫細胞包括輔助性T細胞、細胞毒性T細胞和自然殺傷細胞。它們會在毛囊區域引發發炎反應,進而導緻脫發,但由于不會損害含有幹細胞的毛球區域,是以毛囊理論上是可以再生的。

斑秃背後的基因

2010年,在一項發表于的研究中,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等機構的科學家共對1054名斑秃患者和3000多個普通人進行了全基因組測序,分析了斑秃患者體内可能存在的基因表達異常。他們發現了和斑秃相關的139個單核苷酸多态性(存在139處由單個核苷酸突變引起的變異)。

從這些單基因突變來看,斑秃的出現既有免疫系統的責任——尤其是調控T細胞,也有毛囊的問題。他們發現了一些在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例如類風濕性關節炎、1型糖尿病等中也會出現的基因變異,包括CTLA4、IL-2/IL-21、IL-2RA ,以及調控T細胞激活和增殖的基因。其中調節性T細胞在抑制免疫細胞攻擊自身的組織等過程,具有關鍵作用。

除此之外,他們還發現一種由壓力誘導的配體分子NKG2D。對于自然殺傷細胞、自然殺傷性T細胞,以及其他淋巴細胞來說,這種分子是一種危險信号,是以它們會攻擊表達這種分子的細胞。而很多斑秃患者的毛乳頭區域的細胞就會高表達這種分子。這或許能解釋壓力為什麼會導緻斑秃。這種情況也出現在類風濕性關節炎、1型糖尿病等自身免疫性疾病中。

新的嘗試

正因如此,一些科學家想要用治療類風濕關節炎的藥物來治療脫發。雖然看上去風馬牛不相及,但由于疾病内在的緻病機制相同,還是可以嘗試一下。那臨床試驗的結果如何呢?近期,在一篇發表于的文章中,耶魯大學、斯坦福大學等機構的研究人員通過臨床實驗證明,一種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的藥物,能讓1/3的斑秃患者重新長出頭發。

這種脫發症有如毀容,專門困擾年輕人,科學家意外發現治愈方法

耶魯大學醫學院的副教授Brett A. King(圖檔來源:耶魯大學醫學院官網)

整個故事開始于2014年前後。當時,耶魯大學醫學院的副教授Brett A. King接診了一位病人。這位病人同時患有兩種疾病——牛皮癬和斑秃,當時的他失去了眉毛、睫毛、腋窩和頭上的毛發,且僅在出現牛皮癬的發紅區域還長有毛發。King嘗試用一種已被FDA準許的藥物枸橼酸托法替尼(tofacitinib citrate)來治療這位患者的症狀。他對這款藥物比較有信心,認為它既可以治療牛皮癬,又能治療斑秃。不過當時還隻是通過小鼠實驗證明,枸橼酸托法替尼能治療斑秃。

結果是,這個患者十分幸運,成為了首例經過治療後從斑秃中痊愈的患者。經過了8個月的治療後,他曾經失去的毛發全部重新、大量地長了回來。在經曆這次成功後,King想讓其他斑秃患者也能從這款藥物中獲益,便進行了一項大的臨床研究。

這種脫發症有如毀容,專門困擾年輕人,科學家意外發現治愈方法

這位患者同時患有牛皮癬和斑秃,在接受枸橼酸托法替尼治療後,他重新擁有了濃密的頭發。圖檔來源于耶魯大學

轉眼時間就來到了2016年,他們利用托法替尼治療66位斑秃患者的臨床實驗也大獲成功。藥物的副作用很小,且服用(每次5毫克,每天2次)3個月後,超過一半的患者頭發再生,1/3的患者已經失去的頭發已經恢複了50%以上。

而在近期這項新研究中,他們測試了一款和托法替尼類似的藥物巴瑞替尼,兩種藥物均是JAK1抑制劑,在臨床上,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效果相當,均能通過幹擾免疫細胞的通訊,進而阻止它們損害毛囊。

這次,他們共進行了2項大型的臨床試驗,分别招募了654位和546位斑秃患者。這些患者都有比較嚴重的斑秃症狀,如果對他們的症狀進行打分,0和100分别指不脫發和全秃的話,他們都處于50分及以上的區間。參與者按照3:3:2的比例被随機分到4毫克組、2毫克組和安慰劑組,接受長達36周的治療。

他們發現在第一項試驗中,4毫克組和2毫克組分别有38.8%和22.8%的人在經過治療後,症狀從50分及以上恢複到了20分及以下,可以說恢複不止一半失去的毛發,而安慰劑組隻有6.2%的人有這樣程度的恢複(可以認為是自然恢複的人)。另一項試驗獲得的結果與這項試驗大緻相當。

金說:“患上斑秃對于很多人來說都是很難過的,混亂、困惑和深深的悲傷是這段時期的标志。如果有一種藥物能幫助人們從其中走出來,恢複正常,讓他們自己和周圍的人重新認識他們,這将是不可思議的。”在過去的十年裡,King一直在嘗試利用JAK抑制劑,來治療各種皮膚病,包括濕疹、白癜風、環狀肉芽腫、結節病等。随着我們對這些疾病的了解加深,也将能有效地幫助更多受這些疾病困擾的人。

論文:

https://www.nejm.org/doi/10.1056/NEJMoa2110343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2921172/#R4

參考連結:

https://www.sciencealert.com/common-arthritis-drug-shows-promise-for-treating-severe-alopecia-in-clinical-trials

https://en.wikipedia.org/wiki/Immune_privilege

https://en.wikipedia.org/wiki/Hair_follicle

https://news.yale.edu/2022/03/26/new-trials-alopecia-areata-treatment-are-success

https://news.yale.edu/2016/09/22/hope-patients-hair-loss-arthritis-drug-spurs-regrowth

https://news.yale.edu/2014/06/19/hairless-man-arthritis-drug-spurs-hair-growth-lots-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