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讀名著、學科普、護園林……頤和園裡上演《昆蟲記》

4月23日上午,徐徐春風裡,幽幽的丁香中,頤和園的益壽堂景區的紫藤花架下傳來孩子們朗朗的讀書聲。

“在這個綠色的小小世界裡,不知道會有多少忙碌的小生命生生不息……”一位五年級小女生正在為小夥伴們朗誦名著《昆蟲記》。

第27個世界讀書日當日,頤和園舉辦了一場名為“文學裡的綠色家園”兒童科普活動,将《寂靜的春天》《昆蟲記》這兩本兒童文學的讀書會搬進了皇家園林,旨在讓園林浸潤閱讀、将環保意識埋入孩子們的心田。

讀名著、學科普、護園林……頤和園裡上演《昆蟲記》

在《昆蟲記》的讀書分享中,孩子們分享了博物學家眼中的昆蟲世界。書中描寫的豐富多彩的鄉間生活讓久居都市的孩子們大開眼界,作者的細微觀察與細膩的描寫也為孩子們上了堂大師課。

就在孩子們的思緒還停留在19世紀的法國鄉村時,一部由頤和園科技人員制作的《瓢蟲女兒國》科普小視訊,又帶領孩子們穿越回當下。小瓢蟲大奧妙,讓孩子們對物種進化的奧妙歎為觀止。

讀名著、學科普、護園林……頤和園裡上演《昆蟲記》

趁着孩子們熱情高漲,科普老師從瓢蟲家族的形态特征、生活習性、生态價值逐一講起,特别是講到異色瓢蟲因捕食蚜蟲,由此被人類利用,進行以蟲治蟲。這時有個孩子發問:“異色瓢蟲是‘工具人’嗎?”其它小朋友一聽,笑作了一團。

有了知識的積累,孩子們在科普老師的指導下,将人工繁育的異色瓢蟲送上防治蚜蟲的“前線”。這些瓢蟲可不簡單,它們俨然成為孩子眼中吞噬蚜蟲、保護植物的“大英雄”。

讀名著、學科普、護園林……頤和園裡上演《昆蟲記》

低年級同學負責懸挂裝有異色瓢蟲蟲卵的卵卡,高年級同學負責釋放成蟲。他們小心翼翼地将兩三頭瓢蟲從容器裡傾倒在手掌心,再用拇指與食指捏起瓢蟲的鞘翅,輕輕放在花灌木的葉子上。細心的女孩子還叮囑着:“快躲起來,别被鳥發現!”參與活動的孩子們切身感受着《昆蟲記》所描繪的生物鍊法則。

讀名著、學科普、護園林……頤和園裡上演《昆蟲記》

23日下午,頤和園書院 霁清軒将舉辦主題為“計成與園冶”的文化沙龍直播活動。通過連線直播現場活動,現實與曆史的交相輝映,為讀者和遊人打造一場傳統文化與園林藝術互溶的文化活動。

頤和園書院 霁清軒是由國家圖書館和頤和園合作建設的園林裡的閱讀空間,去年讀書日對遊客開放。一年來,已擁有了一批忠實的回頭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