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姗姗來遲的Ariya 能否撐起日産電動化的野心?

在特斯拉、自主品牌以及新勢力鋪天蓋地的營銷攻勢下,日本車企對電動車的态度似乎是最“無動于衷”的。實際情況也确實如此,日本車企的技術路線是不會大規模研發并投放電動車,但為了應對中國等市場對電動車快速增長的需求,之前普遍都走上了“油改電”這條捷徑。至于結果,大家都有目共睹。

姗姗來遲的Ariya 能否撐起日産電動化的野心?

LEAF聆風

直到2022年,我們才終于在國内見到了基于純電平台而來的豐田bZ4X、本田e:NP以及日産Ariya。但日産和“兩田”不同,在特斯拉剛見雛形的時候,其旗下的家用純電動小車LEAF(聆風)就已經拿下了全球電動車市場的銷冠。自2010年上市以來,LEAF累計産量已超過50萬台。由此也可以說,日産在電動化技術領域是有足夠技術和市場積累的。

随着Ariya在工信部的申報資訊以及在國内路試的諜照被曝光,也意味着距離這款車來到我們面前的日子已經不遠了。作為“新日産”時代的首款作品,彙集集團尖端技術的Ariya,又能否站在LEAF前輩的肩膀上助力日産重拾昔日的“電動榮光”呢?

能不能趕上晚集?

2010年,當埃隆·馬斯克在《鋼鐵俠2》中客串拍電影的同時,日産推出了一台極具前鋒環保概念的家用小車——LEAF聆風。在汽車能源轉型這件事上,日産可謂是起了個大早。

姗姗來遲的Ariya 能否撐起日産電動化的野心?

初代LEAF聆風

作為一台主打歐洲市場的電動車,LEAF的産品特點非常鮮明。将内燃機系統替換為電動機系統後,24kWh的锂離子電池,可以讓車輛擁有200km的續航裡程。車主還可以随時通過手機檢視電池狀态、遠端控制車輛空調等系統。在當時,這已經算很智能了。畢竟十幾年前人們對電動車的“認知”遠不及如今,對續航裡程、智能化程度并沒有太高要求。

姗姗來遲的Ariya 能否撐起日産電動化的野心?

但随着網際網路的發展,汽車電動化已悄然進入了第二個階段,主銷市場也從歐美轉移到了國内。在以特斯拉為首的一衆“造車新勢力”大舉開拓國内新能源汽車市場時,LEAF這種産品力單一的車型就開始盡顯疲态了。

姗姗來遲的Ariya 能否撐起日産電動化的野心?

IMx概念車

其實日産也意識到了這一點,早在2017年就釋出了一款名為IMx的概念車,主打的就是新的純電平台,以及AI智能化。兩年後的2019東京國際車展上,日産正式對外亮相了Ariya Concept概念車。但直到2020年7月,Ariya量産版才姗姗來遲,而國産版車型接受預定的日期則定在了2022年4月27日。

姗姗來遲的Ariya 能否撐起日産電動化的野心?

基于日産CMF-EV電氣化平台打造的Ariya,被日産寄予厚望,成為首款使用全新品牌辨別的車型。其對于日産的意義,不亞于“東瀛戰神”GT-R。

為什麼這麼說?根據目前海外版Ariya的資訊來看,其搭載了衆多品牌内的尖端技術,比如e-4ORCE控制技術、ProPILOT 2.0智控領航技術與Nissan Safety Shield主動安全等。

姗姗來遲的Ariya 能否撐起日産電動化的野心?

以e-4ORCE控制技術為例,它是日産目前最先進的全輪控制技術。工程師參考GT-R上的ATTESA E-TS扭矩配置設定系統和途樂上的智能四驅系統,專門打造了一套可以實作電動車自動化動力輸出和制動控制的系統,即使在濕滑和積雪路面也無需駕駛者改變駕駛習慣或增加額外操作,就能保證車輛按照駕駛者的操控意圖行駛。簡而言之就是在保證操控性更好的同時,舒适性也更強了。

姗姗來遲的Ariya 能否撐起日産電動化的野心?

日産對其的解釋是,四驅系統并不完全為了高性能存在,更多是為這樣一款日常出行用車提供更平穩、更有信心的操控體驗。

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點,就是Ariya是日産數字化方面的轉型産品。主要展現在兩部分,一部分是車内雙大屏營造的智能互聯座艙,另一部分是日産智能駕駛,也就是ProPilot駕駛輔助系統。

Ariya承載了日産電動化所有的野心

在産品呈現的方式上,Ariya最值得關注的首先就是可以發光的日産全新Logo。内置的20個LED感光元件實作發光效果,辨識度高的同時,也展示出了Ariya的重要性。國産後的東風日産Ariya,外觀與海外版車型也基本一緻,V Motion 2.0的封閉式前格栅采用大面積的亮黑色點綴,看起來很有新鮮感,這一點很重要。

姗姗來遲的Ariya 能否撐起日産電動化的野心?

東風日産Ariya外觀申報圖

姗姗來遲的Ariya 能否撐起日産電動化的野心?

東風日産Ariya外觀申報圖

作為一款全新純電平台的産品,Ariya把電池組放在純電平台的中央,提供50:50的前後軸比重和超低的重心。相比燃油車平台,Ariya擁有了純電動車型固有的一系列優勢。從工信部公布的資訊來看,國産版Ariya的長寬高分别為4603/1900/1654mm,軸距為2775mm,尺寸略大于日産自家的逍客,定位為緊湊級SUV。

值得注意的是,海外版雙鲨魚鳍天線的設計在國産版本中被取消,不知相應的功能會不會也是以受到影響。

姗姗來遲的Ariya 能否撐起日産電動化的野心?

海外版Ariya内飾

Ariya在内飾方面的營造也趨近于大多數傳統車企的思路,雙聯屏設計、簡潔的中控台造型配上貫穿式空調出風口,加上下面一排簡潔的開關,整體的互動效果也和日産之前的産品區隔開來,在當下也算符合大多數消費者的審美。

大家關心的動力部分,Ariya海外版擁有兩種規格的锂電池組,容量分别為65kWh和90kWh。電機方面,根據電池容量和驅動形式的不同劃分了四種不同的動力輸出,其中最高輸出為四驅高容量電池版本,0-100km/h加速時間為5.1s。

姗姗來遲的Ariya 能否撐起日産電動化的野心?

海外版Ariya

此次東風日産為Ariya申報了兩個版本,其中單電機的最大輸出功率為178kW,雙電機版本前後電機最大輸出功率均為160kW。同時,所有版本都搭載了來自東風汽車自主生産的三元锂電池,預計續航裡程為560km。

比起性能參數,日産更希望通過Ariya樹立起在智能化領域的技術形象。日産智行技術早已不是一個新鮮詞,但是在此前的燃油車系列裡,強調智能互聯和駕駛輔助的高價值配置基本隻存在于高配車型中,始終無法打動消費者為其買單,是以日産智行概念也難以得到推廣。

姗姗來遲的Ariya 能否撐起日産電動化的野心?

海外版Ariya内飾

Ariya肯定被日産給予重任,無論是車内兩個大屏作為載體的全新智能互聯系統,還是擁有7個攝像頭、5個毫米波雷達、12個超音波雷達為基礎的ProPilot 2.0系統,都是日産決心推廣智能化落地的表現,也是日産加快“日産智行”在中國市場部署的最佳契機。

大師觀察

最後來說說售價,作為參考,Ariya在英國市場的售價區間為41845英鎊至58440英鎊(約合人民币35.32萬至49.33萬元),這已經趕上許多豪華品牌電動車的價格了。當然,海外版價格僅供參考,畢竟許多地方海外版和國産版還是有很大差別的。但考慮到Ariya在國内的定位會很可能與大衆ID.4相似,而上汽大衆ID.4 X補貼後的售價為19.9888萬-27.8288萬元,是以Ariya國産後的合理定價也成為了東風日産需要考慮的重中之重。隻要有一個合理的定價,Ariya在智能動力、智能駕駛和智能互聯方面還是有一戰之力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