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華為應對不确定性的核心武器,可能就蘊藏在這幾個關鍵點裡

最近幾年,華為迎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無論是西方的技術封鎖,還是千行百業數字化轉型需求的快速更疊,都以史上最高強度沖擊着這家老牌ICT巨頭的既有體系。盡管業界對于華為的抗風險能力有一定預判,但華為的真實表現還是突破了很多人的認知極限。

3月底華為釋出的 2021年年度經營報告顯示,華為2021年整體經營穩健、符合預期,全年實作銷售收入6,368億元人民币,淨利潤同比大增75.9%至1,137億元人民币,經營現金流大幅增長至597億元,資産負債率降低到57.8%的水準。這些資料,讓很多人都大吃一驚,驚歎于華為不僅沒有被“封殺”壓垮,反而應對不确定性的能力有了大幅提升。

于是,一個反複被外界熱議的話題再次成為關注焦點:為什麼華為總是能夠突破重重挑戰,化危機為轉機?到底是什麼支撐了華為這艘巨輪的航行,使之能夠獲得走向未來的競争優勢?

華為應對不确定性的核心武器,可能就蘊藏在這幾個關鍵點裡

4月26日,2022年華為全球分析師大會(HAS2022)如期召開。帶着上述問題,筆者線上接入HAS2022會場,認真傾聽了與會高管、專家的分享,其中華為輪值董事長胡厚崑的主題演講,讓我找到了問題的答案。

持續創新,引領技術發展與産業變革

一年一度的華為全球分析師大會,是華為與全球合作夥伴,共同探讨未來技術發展、産業變革的重要陣地,以往很多内容,都成為了引領行業發展的風向标。今年大會首日的重頭戲,是華為輪值董事長胡厚崑隆重出席,并釋出題為“持續創新,共建綠色智能世界”的主旨演講,毫無保留地分享了華為持續增長、建構未來競争力的秘密。

在胡厚崑看來,持續創新是華為保持競争力、應對一切挑戰的核心武器。對于華為來說,創新是烙印到每一個華為人骨子裡的東西。在過去的十年間,華為累計研發投入超過8,450億元人民币。即便在營收增速放緩的情況下,華為仍然雷打不動地持續大手筆投入研發。以2021年為例,受一系列外部挑戰影響,華為在經營上面臨困難,但在研發上的投入不減反增,從十年前的年收入占比10%,提升到了去年的22%。

華為應對不确定性的核心武器,可能就蘊藏在這幾個關鍵點裡

持續的重投入創新,使得華為可以持續在聯接、計算、雲服務、終端等多個領域引領行業發展,為産業演進指明方向。

比如在聯接創新層面,早在兩年前華為就率先在無線通信領域提出并定義了5.5G,至今已經完成了5.5G的多項關鍵技術創新和驗證。本次HAS2022大會上,華為更是面向固網産業也首次提出F5.5G的産業願景,要将帶寬、覆寫和體驗提高10倍以上。通過移動與固網的齊頭并進,将數字世界的聯接基石做到1Gpbs無處不在,并最終實作10Gbps無處不在的極緻體驗。

華為應對不确定性的核心武器,可能就蘊藏在這幾個關鍵點裡

又如在計算創新層面,面對目前各行各業數字化、智能化轉型更新對多樣性算力需求的爆發式增長,現有的異構計算架構面臨巨大的挑戰,華為正攜手生态夥伴從計算節點、資料中心和軟體架構三個層面持續創新,重定義計算架構,突破計算瓶頸,為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夯實算力生産力。

再如在雲服務創新層面,華為秉持“一切皆服務”的理念,将基礎設施即服務、技術即服務、經驗即服務貫穿起來,為企業數字化轉型提供更好的“華為方案”。胡厚崑在分享中特别提到一個名為MetaStudio的雲上數字内容生産線的創新實踐,其可将影視制作全流程搬到雲上,利用百萬核的渲染資源輕松做出大片中的超級震撼場面。

此外在終端創新層面,華為同樣花大力氣重構,緻力于打造以人為中心的全場景智慧化體驗。例如在個人健康管理領域,華為打造了整體投資超2億的最大的運動健康科學實驗室,釋出了可以監測血壓、血氧、心電圖等資訊的醫療級手表華為WATCHD,攜手專業機構及夥伴提供全面的數字健康服務。

深耕行業數智化,提供超越客戶預期的服務

“不在非戰略機會點上浪費戰略資源”是華為寫入基本法中的根本原則之一,自華為創立以來的30多年時間裡,華為一直深度專注于自己核心業務,從未偏離主航道。據胡厚崑介紹,“持續使能千行百業數字化、智能化”是華為自始至終,一而貫之的企業使命,也是華為持續發展的源動力。

這種優勢不僅僅表現在某一兩款具體的産品上,而是覆寫到整個支撐與服務體系。與華為有過正面交鋒的同類企業,都會有一個強烈的感受:華為最強悍的并不是他的技術,而是他嚴密的戰鬥體系,讓客戶超預期。在使能千行百業數字化、智能化方面,華為已經建構了一個360度無死角的支撐體系。從胡厚崑的演進看,這個體系有三大“舉措”。

第一大舉措,把讓産品适配更多的場景。華為長期貫徹把麻煩留給自己,把友善留給客戶和夥伴,更好地滿足千行百業的不同需要。“把麻煩留給自己”并不是簡單的一句套話,而是有具體、詳實的落地方案。為了更好地服務客戶,華為開發了無數種産品組合方案,僅2021年,華為就基于煤炭、電力等行業開發了20多個産品組合方案,讓相關客戶可以輕松找到适合自己的解決方案。

華為應對不确定性的核心武器,可能就蘊藏在這幾個關鍵點裡

第二大舉措,讓客戶上雲不再困難。衆所周知,雲已成為千行百業數字化的關鍵,沒有好的雲基礎設施,就沒有好的數字化系統。為了讓客戶更好地享受雲紅利,華為打造了一張覆寫全球170多個國家的統一雲網絡,讓客戶業務可以快速出海、觸達全球。與此同時,華為還提出了“一切皆服務”的理念,幫助客戶解決“不願上,不會上,用不好”的問題。總之,華為不僅要建好雲,還要幫助客戶用好雲。

華為應對不确定性的核心武器,可能就蘊藏在這幾個關鍵點裡

第三大舉措,軍團運作,以一支隊伍服務好一個行業。前面我們已經講到,華為的最大優勢就是專注、專業。而為了幫助客戶更好地實作數字化轉型。華為針對不同行業特性,單獨成立專門服務于該行業的“軍團”。所謂軍團,實際上就是一個內建團隊。這個團隊,不光有銷售,還有需求管理、行業解決方案開發、生态合作等部門,每個團隊針對一個特定行業,深入了解客戶的需求,為客戶提供定制化服務。這種做法,可以讓技術與業務完美結合,真正做到急客戶之急,打破雙方隔膜,形成合力。

華為應對不确定性的核心武器,可能就蘊藏在這幾個關鍵點裡

也就是說,隻要與華為合作,客戶就相當于擁有了一支高水準技術軍團為自己随時待命。這一點非常重要,因為企業的數字化轉型是一個系統工程,并不是有技術就行。很多時候,有了技術也解決不了問題。用不好技術、不知道怎麼用技術是常态,而華為就專注解決這些問題。

堅持綠色發展,在創造社會價值中實作商業價值

除了創新與專注,堅持綠色發展,走可持續發展道路,也是華為持續增長的底層邏輯。任何技術、任何産業,如果不可持續終究都走不遠。華為能夠持續引領行業發展,也與其長期堅持綠色發展、在創造社會價值過程中實作商業價值的理念密不可分。

首先是在用能側,過去30年華為始終緻力于在用能側打造綠色ICT基礎設施,不斷通過智能技術,持續更新、優化既有技術體系和各行業解決方案,最大化利用可再生資源。

華為應對不确定性的核心武器,可能就蘊藏在這幾個關鍵點裡

比如站點用能方面,華為在印尼采用一體化戶外機櫃将站點室内轉室外,去機房、去空調,減少配套基礎設施能耗約 30%;在波蘭,華為在站點上疊加光伏,使太陽能供電比例高達約 30%。又如在資料中心用能方面,華為通過全液冷、AI管理、預制子產品、叢集計算等創新技術,高效應對日益凸顯的資料中心能耗挑戰。

其次是在供能側,華為積極通過數字技術更新反哺能源供給,建構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數字化、智能化新型能源系統,促進可再生能源發展。

華為應對不确定性的核心武器,可能就蘊藏在這幾個關鍵點裡

比如在光伏領域,華為的聚焦點就是用數字技術來改變光伏行業的技術路線,不僅率先把無線分布式基站理念引入到光伏行業,提升發電量;還把無線專網和電力載波技術率先引入光伏領域,節省部署成本;同時還将雲與AI技術用到光伏電站的運維,大幅降低運維成本。這樣的數智重構效果十分顯著,例如在青海戈壁灘,華為就助力客戶建成了全球最大的2.2GW單體光伏電站,并通過把雲和AI技術用到光伏電站,使發電量提升超過2%,運維效率提升超過50%。

綜上,持續創新,引領技術發展與産業變革;深耕行業數字化、智能化,提供超越客戶預期的服務;堅持綠色發展,在創造社會價值中實作商業價值——華為長期以來展現出來的強勁抗壓力與競争力,可能就蘊藏在這幾個關鍵點裡。面向未來我們有理由相信,在千行百業數智化和人類社會低碳化發展這兩大确定性浪潮趨勢下,一往無前的華為必将帶給我們更多的驚喜!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