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較真|馬斯克要把可卡因加回可樂,他真有可能做到嗎?

查證者:雲無心 | 食品工程博士

世界首富馬斯克在社交媒體上釋出了一條短消息:“接下來我要買下可口可樂,把可卡因加回去”。

較真|馬斯克要把可卡因加回可樂,他真有可能做到嗎?

風雲人物的一舉一動都舉世矚目,這句話很快就傳遍了全世界。不過,很快,馬斯克又發了一條,“聽着,我不能創造奇迹好吧”。

較真|馬斯克要把可卡因加回可樂,他真有可能做到嗎?

簡而言之,“買下可口可樂加回可卡因”隻是一句玩笑。

不過,兩個有意思的問題來了:他為什麼說“加回去”而不是“加進去”呢?如果他真的買下了可口可樂,真的能把可卡因加回去嗎?

1、“正宗的可口可樂”确實含有可卡因

可口可樂誕生于1885年,是一位名叫約翰×彭伯頓(John Pemberton)的藥劑師在他家後院發明的。當時的配方裡含有古柯葉提取物和可樂果提取物,“可口”來自于“古柯”,而“可樂”來自于“可樂果”,也就構成了“可口可樂”的名字。

可樂果提取物中含有咖啡因,而古柯葉中含有可卡因——這或許是一個“冷知識”:“可口可樂”的“可口”,并不是“好喝”的意思,而是指“古柯”或者“可卡因”。

在當時,可卡因是一種合法而且常見的藥物成分,人們認為少量使用是安全的。彭伯頓宣稱可口可樂是“專利藥”,是一種“大腦補劑和智力飲料”,宣稱它能夠治療頭痛、胃部不适、緩解疲勞等等。

如果是現在,這些宣稱顯然是違法的。不過19世紀食品藥品的監管現代監管體系還沒有萌芽,任何人都可以宣稱其産品具有各種功效,并且不需要什麼“安全性”和“有效性”的證據。是以,可口可樂的這些營銷文案也就不違規。

到了1891 年,美國逐漸出現了“反對在專利藥品中加入成瘾成分”的聲音,制造商也逐漸開始修改配方和功效聲明。可口可樂也不斷修改配方減少可卡因的含量,到了1929年可口可樂中就不含可卡因了。

較真|馬斯克要把可卡因加回可樂,他真有可能做到嗎?

可口可樂曾經的配方表,成分明确含有”coca”

雖然“可口可樂”名字中的“可口成分”不再存在,不過名字還是保留了下來。

是以,馬斯克說的是把可卡因“加回去”而不是“加進去”,多少有點“恢複傳統配方”的網紅思維。

2、可卡因到底是什麼東西

可卡因是一種生物堿,最初從原産于南美洲的植物古柯的葉子中提取。它是一種興奮劑藥物,在醫療上有一定用途,比如在一些手術中用于局部麻醉。

人體攝入可卡因之後,會增加大腦回路中的多巴胺水準。多巴胺是人體大腦中的一種“化學信使”,與控制運動和獎勵有關。正常情況下,神經細胞釋放的多巴胺把信号傳遞給了其他神經細胞之後,會循環回到釋放它的細胞中,進而關閉神經細胞之間的信号。而可卡因則阻止了多巴胺的循環,導緻大量多巴胺在兩個神經細胞之間的空間中積聚,使得神經細胞之間的信号傳遞出現了混亂。這種混亂能讓人在短時間内感到極度愉悅、充滿力量、反應靈敏。但是,為了獲得這種感覺,所需要的可卡因的量會越來越大,逐漸導緻“濫用”與“過量攝入”,也就是“染上毒瘾”。

可卡因的攝入會降低食欲,進而導緻身體營養不良,身體逐漸産生運動障礙,吸毒多年後逐漸産生帕金森氏病等。此外,長期吸毒之後容易煩躁和暴怒,出現嚴重的妄想症等等。當服用量越來越大,最後就可能“過量吸毒”而導緻死亡。

3、可卡因能夠“加回”可口可樂中嗎?

可卡因是主要的毒品之一。在“禁毒”成為全球共識的當今世界,馬斯克怎麼會說出把它“加回可口可樂”的話來呢?

這是因為,美國和加拿大等國家一直有“毒品合法化”的呼聲。目前,加拿大和美國許多州都不再把大麻作為毒品來禁止,而俄勒岡和華盛頓等州更是允許公民持有“不超過規定量”的可卡因和海洛因等各種毒品。

換句話說,在西方國家,有很多人希望“毒品自由”,馬斯克的“把可卡因加回可樂”也就有相當的市場基礎。不過,從現實的角度,這畢竟隻是“随口一說”地吹個牛而已,真要實施,還要解決這幾個問題:

首先,确實得“買下”可口可樂獲得可口可樂的主導權,才有可能推動如此重大的“戰略決策”。

其次,要獲得監管許可。即便是在那些“允許少量持有毒品”的州,允許的也隻是“持有”,而不是“可以加到食品中”。在美國,允許加到普通食品中的前提是進行“GRAS(公認安全)”備案,而可卡因作為一種“毒品”不大可能通過備案。

第三,可口可樂畢竟是一家商業公司,經營的終極目标還是“更好地賺錢”。加回了可卡因的“正宗可口可樂”能否獲得更高的市場接受度,是能否實施這一操作的終極标準。

最後,對于中國消費者來說,這也就是一個茶餘飯後的談資而已。即便是馬斯克把上面的三條一一搞定,或者搞定前兩條而“有錢任性”不在意第三條,也隻是在特定的市場玩耍。在中國這種幾乎全國人民都對毒品深惡痛絕的國家,第二條是沒有任何機會通過的——也就是說,在即便馬斯克“創造了奇迹”,也不會出現在中國市場上。中國的消費者能夠買到的,依然是“無可口”的“可樂”。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