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摩羯耳瓶|摩羯從河來

鳳耳瓶與摩羯耳瓶,主體瓶式相同,一為鳳耳,一為摩羯耳,有如龍泉窯青瓷瓶式中的“雙姝”。但同為龍泉窯特有的經典瓶式,摩羯耳瓶在“知名度”上不及鳳耳瓶響亮。其實就諸多傳世器而言,工藝精良的摩羯耳瓶無論工藝還是美感,絕不遜色于被譽為國寶的鳳耳瓶。

一、

摩羯耳瓶的“無聞”,在很大程度上可能與大衆對“摩羯紋”的認知度有關。“摩羯”二字,亦作“摩竭”或者“磨蠍”,又稱摩伽羅,實為梵語Makara之音譯。楊伯達先生《摩羯、摩竭辨》一文考證,唐宋遼金器物上龍首魚身的紋樣造型,系出自于印度神話和佛經故事中的“摩竭魚”,而非指公羊的“羯”字(十二宮之摩羯為公羊形象,傳入時間晚于摩羯魚)。不過,畢竟是音譯,摩羯還是摩竭無傷大雅,既然習慣上作“摩羯”,故本文仍沿用“摩羯”之稱。

在古印度的神話傳說中,摩羯身形巨大,是河水之精、生命之本,常以獸首長鼻、大口利齒、魚身魚尾的形象出現。其造型上糅合了鲸魚、大象、鳄魚等動物的部分特征。作為一種帶有圖騰崇拜意味的神獸,摩羯紋常見于古印度造型藝術中,在寺院建築的塔門上尤為多見。

摩羯耳瓶|摩羯從河來

“摩羯”在南北朝時期随佛教東傳進入中國,北朝記載佛教典故頗豐的《洛陽伽藍記》一書就有關于“摩羯”的記載:

河西岸有如來作摩竭大魚,從河而出,十二年中以肉濟人處,起塔為記,石上猶有魚鱗紋。

據傳,如來為了救護摩羯國中深受瘡病之苦的百姓,躍入水中,化為大魚,摩羯國人吃了如來幻化的魚肉得以痊愈。于是摩羯魚便成為如來的象征,受信衆的頂禮膜拜。此則記載也說明,當時摩羯的神力與形象已為國人所認知。以摩羯為飾,表達了人們祈願得佛祖之庇佑。不過從現有的考古等相關資料來看,摩羯紋主要盛行于唐代及其之後的宋、遼、西夏、金、元時期。

摩羯耳瓶|摩羯從河來

唐代摩羯紋金花銀提梁壺

赤峰市敖漢旗荷葉烏蘇鄉李家營子墓葬出土

現藏内蒙古博物院

摩羯耳瓶|摩羯從河來
摩羯耳瓶|摩羯從河來

唐代鎏金魚化龍紋銀盆

1982年元月鎮江丁卯橋唐代銀器窖藏出土

現藏鎮江市博物館

摩羯耳瓶|摩羯從河來

井裡汶沉船出水越窯摩羯形器

摩羯耳瓶|摩羯從河來

越窯青瓷摩羯魚杯

杭州吳山廣場地鐵建設工地出土

展覽:2019年“發現杭州——新中國成立70周年杭州地區考古成果展”

二、

作為一種充滿異域風情,宗教色彩濃郁的舶來品,摩羯形象并未被全盤接受,而是經曆了一個本土化的過程,主要即是揉合了中華魚龍幻化的傳說,進而演化為一種龍首魚身的形象。是以,運用到瓷器上的摩羯耳瓶又被稱為“魚耳瓶”、“魚龍耳瓶”,也并無不妥。

隻是這種稱法容易造成混淆,流傳過程中易使原有形象模糊化,蛻化。類似的還有簋式爐,南宋龍泉窯簋式爐的雙耳原為螭龍形象,但到了元明多稱為“魚耳爐”。實際上,此“魚耳”仍是螭耳,隻是螭龍形象模糊簡化,看似“魚耳”。

了解到以上這些背景,我們在鑒賞龍泉窯摩羯耳瓶時才能吃透紋飾上的一些細節用意。

另外,摩羯耳瓶和鳳耳瓶一樣,主體都是紙槌瓶。這種瓶式以直線為主體,對稱裝飾的摩羯耳則多呈“S”形,使整器穩固硬朗又不失曲直變化,剛柔相濟中凸顯莊嚴中正。一件摩羯耳瓶美不美,不僅取決于釉色,同時也取決于頸腹之間的比例,盤口、摩羯耳的配合等等。

以下精選一些器例作簡要解讀:

摩羯耳瓶|摩羯從河來
摩羯耳瓶|摩羯從河來

高15.8厘米 南韓新安沉船出水

元代沉船出水器,但綜合底胎工藝等多方面來看,筆者認為燒制于南宋的可能性更大。此瓶釉水極好,器身比例協調,摩羯耳形象尤其清晰細膩,輪廓弧度飽滿流暢,十分優美。此器胎釉結合緊密,沉于海底數百年仍光亮如新足見工藝之高超。

摩羯耳瓶|摩羯從河來

高17.1厘米

美國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藏

此件摩羯耳式樣有些特殊,其魚身呈半圓形彎曲,而非凹成“S”狀,由于魚身至瓶頸“戛然而止”,魚尾的銜接顯得牽強而形式。此外,摩羯頭背處有一對像耳朵的小翅膀。摩羯原無雙翼,但如前引銀盆及越窯器例,均長出了翅膀。就此例摩羯耳的小翅膀而言,與以上越窯摩羯形器(杯)上豎的魚鳍形雙翼造型,倒是有幾分契合。

類似的還有英國維多利亞艾伯特博物館(V&A)收藏的一件龍泉窯摩羯瓶。該瓶摩羯耳也是大緻呈半圓形,由于魚身及魚尾連為一體與瓶頸相接,看起來妥帖許多。另,小翅膀張開平展,頗具動感。此瓶青釉肥厚,滋媚瑩潤,瓶式比例和諧,仍不失為一件佳器。

摩羯耳瓶|摩羯從河來
摩羯耳瓶|摩羯從河來

高16.7厘米

英國V&A博物館藏

紐約蘇富比1994年春拍上的一件摩羯耳瓶子(lot274),不僅有類似耳朵的小翅膀,其上卷長鼻上似乎還長起怪角,看起來更為奇特複雜,或為稍早的式樣。此瓶高23.2厘米。

摩羯耳瓶|摩羯從河來

日本靜嘉堂文庫美術館也有一件南宋龍泉窯摩羯耳瓶,被命名為“鯱耳瓶”,高26.3厘米,瓶體腹部有窯煙瑕疵,并經锔釘修補過。

鳳耳瓶、摩羯耳之類造型曆來受日本藏家之青睐,是以日本收藏的鳳耳瓶、摩羯耳數量也相對豐富。此件器物瑕疵明顯,仍能傳世,足見東瀛對龍泉青瓷的珍視。

摩羯耳瓶|摩羯從河來
摩羯耳瓶|摩羯從河來
摩羯耳瓶|摩羯從河來

北京保利2016秋拍“三疊·五缾—東瀛清賞宋元明清花器”專場 LOT:5103

高31.5厘米

該瓶器形高大,傳為日本關西重要茶道家族舊藏,起拍價560萬元,最終以1100萬元落槌,成交價高達1265萬元,創下龍泉窯摩羯耳瓶拍賣的最高價。

可資參照的器例還有浙江省博物館的一件藏品,高16.2厘米,黃釉,燒制過程中器口有一小塊塌陷粘至器耳上,圈足較淺而寬,整個器式較鈍。

摩羯耳瓶|摩羯從河來
摩羯耳瓶|摩羯從河來

以下為筆者收藏的一件摩羯耳瓶殘件,南宋經典粉青釉。

摩羯耳瓶|摩羯從河來

從傳世數量上看,摩羯耳瓶并不比鳳耳瓶少。與鳳耳瓶一樣,摩羯耳瓶一般也是成對燒制。如1983年浙江松陽西屏鎮道班基建工地同時出土兩隻鳳耳瓶,兩隻摩羯耳瓶(其中一件定為三級文物,高16厘米,一耳小殘),即是一則執行個體。隻是其中一隻鳳耳瓶被定為一級文物後上了郵票,傳為藏界佳器,參展無數,而另外三隻瓶則默默無聞。

摩羯耳瓶|摩羯從河來

麗水市處州青瓷博物館藏

筆者在行文開頭将摩羯耳與鳳耳瓶相提并論,因為個人認為,兩者可合在一起看待。這是一種超越于器物本身,非常有意思的現象。我們的傳統文化中,喜歡成雙成對,所謂好事成雙,雙喜臨門,雙數寓含着和諧、完滿。鳳耳瓶、摩羯耳瓶之類即多有成對之制作。同時,雙數也暗含對稱、對比的構成模式。鳳耳、摩羯耳都是對稱裝飾的典範;而鳳飛于天,摩羯潛于水,兩者又呼應相對。摩羯紋雖從印度傳入,雖披宗教法衣,流傳下來的仍是深植于民族審美心理的産物。

END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