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誕生于純電平台,本田e:NS1推翻純電車沒有駕駛樂趣的結論

文/夙靳霁

在純電時代加速推進的汽車領域中,本田不會甘于做個時代旁觀者,即便它擁有着銳·混動,但純電動轉型同樣無可避免。很多汽車品牌都已經擁有了純電平台,而在前不久,本田的純電動平台e:NP也正式釋出,加入到了競争行列中。

誕生于純電平台,本田e:NS1推翻純電車沒有駕駛樂趣的結論

e:NS1作為本田在國内推出的首款純電動車型,它延續着e:NP平台的核心優勢,屬于本田向純電化轉型的開山之作。e:NS1的定位處在緊湊型SUV領域,但它的車身體量在視覺效果上并不算小,源于純電架構的因素,它的外觀采用了精簡的設計,有種簡約風格。

誕生于純電平台,本田e:NS1推翻純電車沒有駕駛樂趣的結論

由于是純電動能源模式,是以前格栅采用了封閉式設計,但也依舊有着格栅輪廓,中間鑲嵌着一處本田純電動LOGO,這是一處全新LOGO,也是本田純電動車型的專屬LOGO,還可以随着車輛解鎖而點亮,在夜間有着足夠的辨識度。

誕生于純電平台,本田e:NS1推翻純電車沒有駕駛樂趣的結論

它的輪毂尺寸不算小,低配的e型版輪毂為17英寸,剩下的車型版本為18英寸,采用了多輻條設計。車長尺寸為4390mm,軸距預留了2610mm,前後懸都比較短,被機械占據的車體空間并不大,是以車内空間有着不錯的保留。

誕生于純電平台,本田e:NS1推翻純電車沒有駕駛樂趣的結論

在車尾延伸出的尾翼處鑲嵌有一長條的高位刹車燈帶,用于警示。中段的尾燈選用了貫穿的造型設計,燈腔内部帶有一些熏黑特點,但整個燈罩看上去比較透亮。車尾的黑色包圍套件上還鑲嵌有鍍鉻飾條,增加了些許修飾感。

誕生于純電平台,本田e:NS1推翻純電車沒有駕駛樂趣的結論

本田e:NS1的後排乘坐空間保留得當,乘坐進去後腿部空間距離前排有三拳左右,頭部空間也有所預留。它的内飾設計同樣偏向于精簡,15.1英寸的懸浮式大屏分外惹眼,并且全系标配了10.25英寸的全液晶儀表,檢視行駛資訊時比較友善。

誕生于純電平台,本田e:NS1推翻純電車沒有駕駛樂趣的結論

e:NS1的動力分為了兩種,分别是182Ps+310N·m以及204Ps+310N·m,并且都屬于前橋單電機。其中,低功率車型的CLTC純電續航裡程為420公裡,高功率車型的CLTC純電續航裡程為510公裡,比較貼近于實際續航裡程,在市面上也有着不錯的競争力。

誕生于純電平台,本田e:NS1推翻純電車沒有駕駛樂趣的結論

這款車型的操控響應比較爽快,它的動力響應敏銳,但卻不會給人一種闖動的感覺,在油門調校和刹車調校方面都比較線性,這樣的調校水準會使車内使用者的乘坐感受偏向于舒适,并不會因為動力的急速響應以及制動的前沖感産生眩暈。

誕生于純電平台,本田e:NS1推翻純電車沒有駕駛樂趣的結論

它有三種駕駛模式,這三種駕駛模式分别是運動、舒适、經濟,當切換到運動駕駛模式時,三大件的針對性調校配合電機響應的先天優勢會帶來充沛的動力輸出,但這樣的動力輸出是一種循序漸進,逐漸增加的過程,并不會帶來動力方面的突兀感,中後段有着很強的爆發力。

誕生于純電平台,本田e:NS1推翻純電車沒有駕駛樂趣的結論

本田e:NS1在動力方面的操控感受要比它給出的賬面參數更為出色一些,方向盤的操控指向也很精準,并且它搭載的傳動系統為電動車單速變速箱,是以并不存在動力損耗,加之電機散熱效果比較不錯,可以給到足夠的行駛穩定性。

誕生于純電平台,本田e:NS1推翻純電車沒有駕駛樂趣的結論

總結:

本田e:NS1作為一款合資的純電動SUV,在售價方面相對合理一些,官方指導價定在了17.5萬元-21.8萬元,入門級車型在配置方面比較一般,例如采用了塑膠方向盤材質,沒有手機無線充電面闆之類。剩餘的車型版本在配置方面會稍微豐富一些,其中18.9萬元的e馳版則多了真皮材質方向盤、前排手機無線充電,以及一些功能性、舒适性配置,如果在它的車型版本當中做選擇,e馳版的實用性會比較不錯。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