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比亞迪“單挑”合資品牌,自主品牌“圍毆”比亞迪

毫無疑問,在目前的自主品牌中,唯一一個能在銷量、産品方向等層面和合資品牌硬碰硬的車企,就是比亞迪了。倒不是說比亞迪的産品有多貴,而是說從整體而言,比亞迪作為一家自主新能源車企,在月銷量層面已經達到了第一的水準,而且在停産燃油車之後,比亞迪的這種高效率完全面向了新能源汽車這種未來方向。也就是說,作為一家已經完全轉型新能源汽車廠商的自主品牌,在銷量層面已經和國内頭部合資品牌們站在了一起。

比亞迪“單挑”合資品牌,自主品牌“圍毆”比亞迪

從3月份乘聯會公布的終端銷量資料來看,比亞迪當月銷量為103229輛,位列國内市場第三位,僅次于一汽大衆的126131輛和長安汽車的120437輛,一汽大衆的銷量當然一直是很強勢了,而長安汽車的銷量似乎從來都是“大小月”,也就是一個月銷量高,下個月的銷量就低,2月份長安汽車的月度銷量排名就是第7位。是以從總體上來看,現在的比亞迪在銷量上,完全可以和一衆合資品牌進行正面對抗,說比亞迪“單挑”合資品牌也不為過。

比亞迪“單挑”合資品牌,自主品牌“圍毆”比亞迪

當然更加重要的是,比亞迪在2021年和2022年的強勢崛起,代表了一種新的可能性和方向,那就是在新能源汽車時代,自主品牌廠商和國産車,真的是有機會可以實作對合資品牌的彎道超車或者是換道超車。如今不管是混動車型還是純電車型,真正意義上的合資品牌和合資車,基本上都是一塌糊塗,完全不具備和比亞迪這樣的優勢自主新能源品牌競争的能力,至少目前是這樣。

比亞迪“單挑”合資品牌,自主品牌“圍毆”比亞迪

當然大家也都知道,比亞迪在新能源汽車市場能夠在一兩年内迅速崛起,除了其在電池、電控等核心技術層面沉澱了多年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比亞迪選對了賽道。

之前幾年,國内汽車市場興起了一股電動風潮,那就是很多自主品牌一股腦的進軍純電車市場,甚至為了縮短産品研發周期,将一些燃油車通過“油改電”的方式,改造成電動車。在那個階段,似乎所有的自主品牌都相信未來燃油車是可以直接切換到純電車,但是大家也都知道,在那個時候,其實大多數自主品牌醉心純電車,就是為了獲得更多的新能源汽車補貼,最近一兩年,國内新能源汽車補貼大幅度、持續退坡,大多數自主品牌那些純電動車,也都銷聲匿迹了。

比亞迪“單挑”合資品牌,自主品牌“圍毆”比亞迪

但是比亞迪的想法似乎和很多自主品牌不太一樣,在自主品牌們集體沖擊純電車的時候,比亞迪卻同時在混動車、純電車兩個方向發力,而在那個時候,發展混動車能夠獲得的補貼是非常少的。就是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比亞迪混動車、純電車兩條腿走路,才有了如今看起來非常高的銷量表現。

比亞迪“單挑”合資品牌,自主品牌“圍毆”比亞迪

實際上,目前比亞迪市場銷量的半壁江山,就是DM系列混動車型,說得直白一點,就是DM-i超混系列,之前比亞迪在10—20萬元價格區間,推出了秦PLUS DM-i、宋PLUS DM-i兩款超混車型,上市之後,憑借兼顧純電車、燃油車各自優勢的産品設定,在市場層面迅速獲得了消費者的認可,這兩款迅速躍升至各自細分市場前列,很多消費者提車還需要等待很長的時間。

可以說比亞迪用這兩款超混車型,為燃油車向純電車的過渡期,提供了一種新思路,當然也在很大程度上革新了合資品牌混動車的技術路線,讓混動車更加實用、省錢。

比亞迪“單挑”合資品牌,自主品牌“圍毆”比亞迪

不過比亞迪的超混系列車型越賣越好,并且對很多合資品牌實作銷量壓制之後,最先“反撲”的并不是合資品牌,相反,看到比亞迪驗證了混動路線的可行性之後,自主品牌們迅速加入了“圍毆”比亞迪的行列!從2021年後半年至今,大量的自主品牌開始在混動車型方面發力,其中包括了長安、長城、吉利、廣汽傳祺等品牌,這些品牌在比亞迪的超混系列車型熱賣之前,可是完全沒有相似的混動車型存在的。

比亞迪“單挑”合資品牌,自主品牌“圍毆”比亞迪

當比亞迪的超混系列大火之後,短時間内紛紛跟進,給人的感覺就是,急不可耐地想要分一杯羹,而且從産品層面來看,很多車型和技術參數都是對标比亞迪混動系列的,這一點大家看看這些自主品牌混動車型的資料,結果就一目了然了。很多車型都是和比亞迪超混系列一樣,具備一定的純電續航裡程,也具備比較低的油耗水準,從産品思路上來說,基本上都是一緻的。

在過去的多年間,國内汽車市場一直存在一種情況,那就是同質化競争和“互相殘殺”,一項新的技術出來之後,自主品牌們便一擁而上,從目前很多自主品牌集體發力混動這件事上來看,這種情況并沒有改觀。自主品牌“窩裡橫”依然是主流競争方式,自主品牌成長成為國際品牌,真正實作走出去,還有非常遠的路要走!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