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94年前,慈禧嘴中含着的8億夜明珠被盜,流落何方?還要得回嗎?

作者:八點鐘史紀
  • 【前言】

晚清之末,戰火紛飛。列強伐交頻繁,國庫已然空虛,整個國家猶如大廈将傾,頹然一幅搖搖欲墜之态。許多有識之士不忍,願以自己畢生所學知識,挽大清于危亡。

隻可惜,當朝統治者光緒皇帝名為皇帝,實為傀儡。

無論是對内朝政,還是對外和談,哪裡還有光緒皇帝說話的份呢?而隐藏在光緒皇帝背後的操縱者,把持朝政的人,是慈禧太後。

說到慈禧太後,無論了解多少,人們的腦海中總會浮現出幾個關鍵詞:守舊、頑固、奢靡、腐敗……這也反映了人們對于這位太後的态度。

94年前,慈禧嘴中含着的8億夜明珠被盜,流落何方?還要得回嗎?

自慈禧太後垂簾聽政之後,無論是誅殺輔政大臣,獨斷朝政,還是引八國聯軍進攻,這種種行為都引起了有識之士的不滿。尤其是那句:“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在人們看來,這無異于将國家拱手讓給侵略者。

而慈禧太後本人呢?仍舊是終日沉溺于聲色犬馬,奢靡無度中,甚至将本就不多的軍費撥出來,為自己辦了一個盛大的祝壽宴會。

不僅如此,面對除舊革新,挽救清朝于危亡之際的戊戌變法,慈禧太後的反應更是堅決:殺。之後,“戊戌六君子”被慈禧太後殺于菜市口,而支援戊戌變法的光緒皇帝,也被慈禧囚禁了起來。

礙于慈禧太後的威名,宮中人們不敢随意議論,還給慈禧太後起了一個不倫不類的“老佛爺”名号,一直到慈禧太後病逝。

生前雍容華貴的慈禧太後,就算死後也要極盡奢侈,且不說陪葬了多少金銀珠寶,光是含在慈禧屍體口中的夜明珠,就價值8億有餘。

94年前,慈禧嘴中含着的8億夜明珠被盜,流落何方?還要得回嗎?

那麼,慈禧太後是從哪裡得到這顆夜明珠的呢?這樣價值連城的寶貝,最後又流落到了哪裡呢?

  • 【價值非凡的神秘寶物】

夜明珠,作為地下發光物質積聚于礦石中而産生的物質,以其能夠在夜間發光而得名,亦被稱為“明月珠”。

關于夜明珠的曆史,最早可追溯于炎黃時期,在不同的曆史階段也有出現過,但因其開采困難、數量稀少,在每個朝代都被視作珍寶。

據史料記載,夜明珠的獲得途徑大緻有兩種:一是通過一些藩屬國獲得,例如元朝與明朝時期,曾通過與西方國家進行貿易而獲得了一部分夜明珠;二是本土開采并進行加工,這樣産生的夜明珠往往品質較好,流傳的時間也會更久。

而慈禧太後的這顆夜明珠,若說其由來,要追溯到乾隆皇帝時期。

94年前,慈禧嘴中含着的8億夜明珠被盜,流落何方?還要得回嗎?

彼時的乾隆皇帝,正處于“康乾盛世”的巅峰時期,國力強盛,威名遠揚,周圍各個小國紛紛進貢,讨好乾隆皇帝,以求得自己國家的一方安甯。

而那個時候,阿富汗的上司人正帶領本國進行改革複興,為了增強本國實力,阿富汗軍隊,大舉攻向當時的印度。最終印度被這支來勢洶洶的軍隊打敗,許多金銀珠寶被搶掠一空,其中就有印度皇帝極其喜愛的一顆夜明珠。

雖然阿富汗當時有着很強的兵力,又搶奪了印度大量的金銀珠寶,但這些,在大清面前也隻不過是螳臂當車。阿富汗上司人擔心印度會與大清一起算賬,于是為了讨好乾隆皇帝,将搶掠來的寶物精心挑選一番,最終親自送了過來。

而這其中,就有那顆碩大的夜明珠。

94年前,慈禧嘴中含着的8億夜明珠被盜,流落何方?還要得回嗎?

自诩為文人的乾隆皇帝潛心于書畫,對這樣的珠寶隻覺得土氣,于是将這顆夜明珠與其他普通珠寶一起,随意儲存在庫房裡。雖然乾隆皇帝不喜歡,但他的下屬們都知道這顆夜明珠的價值,于是将這顆夜明珠單獨拿出來,精心存放在庫房中。

這一放,便是一百多年,直到慈禧太後在庫房中發現它。

身為一朝太後,慈禧的奇珍異寶可謂琳琅滿目,但她依然不滿足。偶然有一日,慈禧太後在檢查府庫時,發現了這顆夜明珠。

對珠寶有所了解的慈禧太後,自然能看出來,這顆夜明珠的品質與價值都可謂萬裡挑一,于是自那之後,這顆夜明珠得以從府庫中重見光明。

慈禧太後對這顆夜明珠愛不釋手,經常拿在手裡把玩,還會拿這顆夜明珠來照明。因為這顆夜明珠品質之優、體積之大,慈禧太後甚至對原先的其他珠寶都提不起興趣,隻覺得其他珠寶凡俗,不像這顆夜明珠。

身邊的人對慈禧太後說:夜明珠不僅可以照明,若是放在死人口中,更可以保證屍身千年不腐。雖然在如今的我們看來,這并沒有任何科學依據,但慈禧太後卻信以為真,并且囑咐身邊太監李蓮英,在她死後将這顆夜明珠放在她的口中。

後來,慈禧太後病逝,李蓮英依照慈禧生前所說,安置好了這顆夜明珠。

94年前,慈禧嘴中含着的8億夜明珠被盜,流落何方?還要得回嗎?

本以為這顆夜明珠将會自此與世隔絕,不見光明。沒想到沒過多久,它便借着一個小軍閥之手得以重見天日,并且還幾經輾轉,這又是怎麼一回事呢?

  • 【一個盜墓賊的“傳奇”經曆】

時間來到1928年春天,出身小農民的孫殿英想不到,自己有一天也能當上軍長,在國民革命軍的指揮下,帶領着自己的部隊前去剿匪。

說到孫殿英這個人,不了解的人可能說不上來,但在當時的同鄉看來,他就是個無惡不作的小混混。出身貧寒的他,自幼便性情頑劣,在别人都認真讀書的年齡,他便不務正業、闖蕩江湖,吃喝嫖賭、無惡不作,可謂劣迹斑斑。

後來,在機緣巧合之下,孫殿英幾經輾轉,于1925年投奔到了當時的豫陝甘剿匪總司令憨玉昆手下。但憨玉昆在與國民軍胡景翼的戰鬥中落敗,最終自殺。

孫殿英就留在豫、陝攻城略地、進而壯大實力。

94年前,慈禧嘴中含着的8億夜明珠被盜,流落何方?還要得回嗎?

1925年秋天,孫殿英被軍閥張宗昌收編,任職師長。在多次戰争中,孫殿英率軍隊為張宗昌立下了赫赫戰功,他本人也從師長晉升成了軍長。後來,孫殿英在與國民革命軍的戰争中失敗,被蔣介石收編,委任為軍長。

但是,孫殿英在蔣介石的手下并不好過。由于自身并非國民黨正統軍,再加上戰争消耗軍費,開支極大,蔣介石就對這支不屬于自己的隊伍“另眼相待”,不僅不被蔣介石重視,還總是被克扣軍饷。

若是在之前,孫殿英還可以選擇帶兵反抗,甚至落草為寇。但他深知自己不是國民革命軍的對手,于是隻能忍氣吞聲。

他看着自己手下的士兵,已經接近半年沒有發軍饷,各個臉上寫滿哀怨。在這種情況下,軍隊最容易出現嘩變。

孫殿英知道,此時依靠老蔣的可能性微乎其微,為了安撫軍心,孫殿英隻能咬牙:想辦法撈他一筆錢,給弟兄們發軍饷。

94年前,慈禧嘴中含着的8億夜明珠被盜,流落何方?還要得回嗎?

正巧此時,這支軍隊駐紮在東陵,也就是清朝皇室的陵墓。

連年戰争讓原本環境優美的東陵破爛不堪,從原本蒼郁蔥蔥的小山變成了光秃秃的土山,這讓孫殿英察覺到,自己可以通過盜墓的方式來籌款。

在對上級秘密彙報此事後,上級也未對此行為表明态度,隻是感慨時局艱難。孫殿英憑借着多年在江湖上混迹的經驗,明白上級的态度,是預設了這一行為。于是,孫殿英以部隊征用為名,将東陵周邊的無關人等全部遣散,開始了為時七天的盜墓行為。

七天内,整個東陵被洗劫一空。尤其是慈禧墓,孫殿英扒開慈禧的嘴,取出了那一顆珍貴的夜明珠,并将其餘珠寶全部帶出陵墓。

94年前,慈禧嘴中含着的8億夜明珠被盜,流落何方?還要得回嗎?

而一些陪葬的珍貴書畫,這些士兵們并不認得,也無人關心,于是被破壞殆盡。最終從陵墓中挖出來的珠寶,孫殿英召集了足足三十輛車來裝載。

而這顆夜明珠,也被孫殿英視作珍寶。

但是,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孫殿英盜墓一事不胫而走,引起了政府的高度重視。但經過孫殿英的上下打點,這事最終不了了之。而那顆夜明珠,被孫殿英與其他财寶一起上交給了國民黨高層,由戴笠轉交到了當時的“國母”宋美齡手上。

那麼,面對這個珍寶,宋美齡又有着怎樣的反應呢?

94年前,慈禧嘴中含着的8億夜明珠被盜,流落何方?還要得回嗎?
  • 【借花獻佛,寶物遠渡重洋】

當時的宋美齡,雖然對珠寶了解不多,但也能一眼看出這顆夜明珠的價值非凡,她同樣終日把玩這顆夜明珠,對其愛不釋手。

直到孫殿英掘墓一事被傳得沸沸揚揚,宋美齡才得知這顆夜明珠的由來。雖然這顆夜明珠價值連城,但畢竟是慈禧含在口中的陪葬之物,若是終日把玩,恐有不妥。

最終,宋美齡覺得,應該更好地發揮這顆夜明珠的價值,于是她将這顆夜明珠一分為二,鑲嵌在自己的鞋子上,每到重要場合便穿出去。這樣做的目的有兩個,一是為了展現自己的身份,二是為了将這顆夜明珠公之于衆,以尋求一個更好的買家。

身為中華民國的“國母”,宋美齡帶着這顆夜明珠見了許多大亨,但是人們隻誇贊這顆夜明珠的特别,而并未産生購買的欲望。直到抗戰時期的一次會議,宋美齡與一位石油大亨的交流,為這顆珠子尋找到了下一位主人。

這位石油大亨是來自美國的洛克菲勒,作為一名資産無數的資本家,他對收藏也有着極度地熱愛,在與宋美齡交流時,他注意到了宋美齡鞋子上這顆品質非凡的夜明珠。

于是,洛克菲勒借助翻譯,向宋美齡打聽起了這顆夜明珠。而當宋美齡介紹到這顆珠子的主人,是大名鼎鼎的慈禧太後時,洛克菲勒更是興奮,當即決定買下這顆夜明珠,這便正合了宋美齡的心意。

94年前,慈禧嘴中含着的8億夜明珠被盜,流落何方?還要得回嗎?

洛克菲勒讓宋美齡随意開價,一番交談後,宋美齡大方決定道:将這顆夜明珠送給洛克菲勒。

當然,洛克菲勒也知道,宋美齡大方的背後一定有其原因。果不其然,宋美齡提出,中國在抗日作戰中消耗了大量的物資,她願意以這顆夜明珠為條件,請求洛克菲勒為中國的抗日戰争提供物資。

這對于家底殷實的洛克菲勒家族來說并非難事,于是洛克菲勒豪爽地答應了宋美齡的要求,如願以償地将這顆夜明珠帶回了美國。

等再次聽聞與這顆夜明珠有關的消息時,是新中國成立。

新中國在處理完内部的有關事務後,便開始了外交。而外交中的一部分重要内容,便是追回西方各國帶走的文物,這些文物作為我們中華民族精神文化象征的一部分,具有非凡的意義。

94年前,慈禧嘴中含着的8億夜明珠被盜,流落何方?還要得回嗎?

當時許多文物或是被慈善家贈送回國,或是被商人高價拍下帶回國内,靠着這樣的方式,許多文物得以追回,但仍有許多文物沒有回國,其中就包括這顆夜明珠。

經過多方調查,政府了解到,這顆夜明珠還留存在洛克菲勒家族中。于是,政府開出許多條件,願意以高價買回這顆夜明珠,但在多次與洛克菲勒家族交涉無果後,這顆夜明珠最終了無音訊,直到如今。

  • 【寫在最後】

近代中國飽受西方各國的侵略,傷痕累累,慘不忍睹。

但好在幾十年風雨飄搖,我們站了起來,成為了世界東方的泱泱大國。究其原因,歸結我們中華民族五千年以來的精神,正是這種百折不撓、堅忍不拔的民族精神,讓我們在經曆數百年侵略後,仍然有能力站起來,直到複興。

流落出去的文物,在外國人看來也許隻是一串又一串的金錢符号,但對于我們而言,其價錢隻是它的最低價值,這些寶物對于中華民族來說是公德心的物化象征。

我們很欣喜地看到,許多文物能夠遠渡重洋回到祖國,我們也期待着,在未來能有越來越多流落海外的文物順利回國,進而重制這些文物的精神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