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這個國家太“委屈”,1200公裡海岸線一夜消失,變成了内陸國

作者:一隻地圖迷

海岸線對一個國家來說至關重要,一個有海岸線的國家,就可以建設港口,依托港口和世界各地進行貿易往來,一個國家有了海岸線,也就有了同全世界進行貿易的底氣,是以世界各個臨海國家都在大力建設自己港口。

這個國家太“委屈”,1200公裡海岸線一夜消失,變成了内陸國

有些國家海岸線很長,像美國、加拿大以及大陸都有上萬公裡的海岸線,可以選擇的餘地很多。而有些國家海岸線很短,就不得不想點其他的辦法了。

比如中東的約旦王國,最初隻有7公裡的海岸線,這對于一個國家來說實在太短了,建設一個港口都不夠,最後不得已用7000平方公裡的土地,同沙特換來了19公裡的海岸線,建設了亞喀巴港,這對于資源貧乏的約旦來說,意義是重大的。

這個國家太“委屈”,1200公裡海岸線一夜消失,變成了内陸國
這個國家太“委屈”,1200公裡海岸線一夜消失,變成了内陸國

這僅有的一個海港,肩負着約旦與世界的溝通。約旦國土大部分是沙漠,糧食和肉類都需要大量進口,亞喀巴港關乎着國民能否及時擷取糧食和生活必需品,事關國民的生存大計。

而同是中東國家的伊拉克對海岸線也很渴望。國土面積近44萬平方公裡的伊拉克,海岸線被伊朗和科威特擠的僅剩60公裡,而且沿海都是淺灘,更郁悶的是還被科威特的巴比延島擋住了,連個港口都建不了。基于多種因素,導緻了1990年伊拉克悍然入侵科威特,并直接導緻了海灣戰争。

這個國家太“委屈”,1200公裡海岸線一夜消失,變成了内陸國

由此可見世界各國都對海岸線十分看重,雖然約旦和伊拉克海岸線很短,但聊勝于無,畢竟有比沒有強。要知道在全球還有44個内陸國,一寸海岸線都沒有。這其中人口最多的就是埃塞俄比亞,可以說是最“委屈”的内陸國了。

埃塞俄比亞是一個位于非洲東北部的國家,東非大裂谷貫穿全境,國土面積約110萬平方公裡,總人口約1.12億,高原占全國面積的2/3,平均海拔近3000米,素有“非洲屋脊”之稱。

這個國家太“委屈”,1200公裡海岸線一夜消失,變成了内陸國

無論從人口還是國土面積來看,埃塞俄比亞在非洲都算是一個大國了,然而這麼大一個國家卻是一個内陸國,沒有一丁點海岸線,沒有也就算了,距離海洋又很近。

從地圖上看,埃塞俄比亞被索馬裡、吉布地和厄立特裡亞三國團團圍住,不留一點出海口,距離最近的厄立特裡亞的阿薩布港僅40公裡,距離索馬裡海岸線也隻有二百公裡左右,吹得到海風卻看不見海洋。

其實以前埃塞俄比亞是有海岸線的,而且還不短。

這個國家太“委屈”,1200公裡海岸線一夜消失,變成了内陸國

埃塞俄比亞是個有着3000年文明曆史的古國。從阿拉伯半島南部移入的閃米特人是最早的居民。近幾百年中,伴随着王權的更疊、抵抗殖民主義等過程,由傳統的一進制文化國家逐漸向近現代多元文化國家演變。

埃塞俄比亞與索馬裡和吉布地這些阿拉伯國家并無多大瓜葛,卻與紅海沿岸的厄立特裡亞“剪不斷理還亂”,千百年來埃厄兩國都是一家,二戰時期意大利殖民者入侵并分割了兩地,使雙方逐漸疏離,為埃厄後來的分裂埋下隐患。二戰後,埃、厄雙方組成了一個聯邦國家,厄立特裡亞實行自治。

這個國家太“委屈”,1200公裡海岸線一夜消失,變成了内陸國

1962年,埃塞俄比亞皇帝塞拉西強制取消了厄立特裡亞的自治權,變成了一個省,并想建立獨裁政權,這就意味着現有的特權都被取消。對于埃塞俄比亞的“背信棄義”,厄立特裡亞人被激怒了,開始了長達三十年的獨立運動。 1988年,埃國發生内戰,厄立特裡亞趁機舉行獨立公投,99%的群眾支援獨立。

1993的年5月24日,厄立特裡亞宣布獨立,成為非洲大陸上第53個國家。聯邦1200公裡的海岸線都在厄方,厄立特裡亞獨立帶走了埃塞俄比亞全部的海岸線,從此成為了一個内陸國。

這個國家太“委屈”,1200公裡海岸線一夜消失,變成了内陸國

厄獨立之初,跟埃塞的關系還算密切,然而沒過幾年時間,雙友善因經濟糾紛和邊界摩擦斷交,并在1998-2000年間爆發大規模的戰争,共導緻雙方約10萬人喪生。

厄立特裡亞獨立與埃塞的交惡對雙方都沒有好處。由于與埃國關系不好,失去了一億的經濟腹地和市場,在戰前,厄立特裡亞的經濟增長經常保持在8%左右,戰後隻剩2%。2020年人均GDP隻有600美元,是非洲最不發達國家之一。

以前關系好時,埃國都是經過厄方的阿薩布港同世界進行貿易,兩國交惡後,厄方拒絕埃塞使用阿薩布港,而後者隻能借助鄰國吉布地和索馬裡的港口出海。而埃塞俄比亞由于沒有了海岸線,厄立特裡亞的出海口又不給用,不得不轉向吉布地的港口,吉布地港占到了埃塞俄比亞進出口貨運量的85%。

這個國家太“委屈”,1200公裡海岸線一夜消失,變成了内陸國
這個國家太“委屈”,1200公裡海岸線一夜消失,變成了内陸國

近年來埃塞俄比亞積極借鑒大陸發展模式,從大興基建、招商引資到建設經濟開發區和工業園區等各項舉措,埃塞一直都在緊緊地跟随着中國的步伐,這讓埃塞俄比亞搭上了中國經濟高速的“列車”。

在大陸的幫助下,埃塞俄比亞已經摸索出屬于自己的經濟發展捷徑,制定了适合自己發展的道路。在吸引外資的過程中,積極與大陸合作,中企的身影也随處可見,埃塞的鐵路、輕軌、醫院、公路和大樓,幾乎都是中國援建的。

2018年1月1日,中國援建的亞吉鐵路開通營運,這是非洲第一條電氣化鐵路,全部采用中國标準和中國裝備建設而成,全長752.7公裡的亞吉鐵路聯通了埃塞俄比亞首都亞的斯亞貝巴和吉布地首都吉布地市,設計時速120公裡,共設定45個車站,總投資約40億美元。正逐漸成為埃塞的“經濟大動脈”。

這個國家太“委屈”,1200公裡海岸線一夜消失,變成了内陸國
這個國家太“委屈”,1200公裡海岸線一夜消失,變成了内陸國

近些年埃塞俄比亞局勢穩定,全國各項事業蓬勃發展,經濟突飛猛進,每年保持快速增長,經過短短20年的時間,埃塞俄比亞的經濟直接翻了近10倍,實作了中國式的經濟繁榮,成為當下非洲影響力名列前茅的國家之一,前兩年GDP已經超過了肯亞, 晉升為東非第一大經濟體。

這個國家太“委屈”,1200公裡海岸線一夜消失,變成了内陸國

埃塞俄比亞是非洲唯一沒有被殖民過的國家,國民具有很強烈的民族自豪感,國家面貌的日新月異更讓人民充滿了自信心,人們對國家未來抱着極大的希望,雖然它目前還是世界最不發達的國家之一,但未來可期,正逐漸成為非洲的一顆冉冉升起的經濟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