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IPEF迎來大推進,卻刻意避開核心議題,“中國包圍網”難建立】“印太經濟架構”迎來大推進,召開首次正式部長級會談,卻因

作者:維觀縱橫

【IPEF迎來大推進,卻刻意避開核心議題,“中國包圍網”難建立】

“印太經濟架構”迎來大推進,召開首次正式部長級會談,卻因刻意避開核心議題再次遭受質疑:這“中國包圍網”真的能成功建立嗎?

5月下旬,上任了16個月之久的拜登終于開啟了任期内的首次“亞洲行”。此行本身就由于直接繞開了中國備受争議,另加上拜登還帶着推行“印太經濟架構(IPEF)”這一重任,更是話題度滿滿。

不難發現,幾乎每屆美總統都樂于“退群”,同時也樂于“建新群”。當然了,退的都是被認為阻礙了美國自身利益的群,建的都是以美國核心利益為主的群。美國想要“重返印太”人盡皆知,而這“印太經濟架構”早在概念被提出時,就已經被公認為是為配合美國的印太戰略而生。并且,“圍堵中國”意圖明顯。包括美國在内的首批14個國家成員,光是在地理位置上就已經對中國形成了半包圍。

據“環球時報”消息,此次在美國西部城市洛杉矶召開的部長級會議,是IPEF架構成立3個多月以來的首次。早就有媒體爆出,此次會議會由美國商務部長吉娜·雷蒙多擔任主持,目标為就開啟正式談判達成一緻意見。核心議題主要涉及了4個領域,供應鍊、貿易、綠色經濟,以及公平經濟。

很明顯,這與世上大多數的經濟架構的正常化程序都不一樣。因為一般情況下,都是各方就核心項目達成一緻意見後,再啟動相關項目談判。而談判内容也隻是針對一些小的分歧點,以及細節展開的。是以早在拜登隻是獲得了與會國家的“參與同意”後,就連忙在日本宣布了該架構啟動時,國際輿論普遍覺得這又是一個“空殼”。

甚至還有聲音認為,如此迫不及待的做法,是進一步凸顯了美方在“遏華”戰略上的黔驢技窮。因為近些年來,随着中國相繼推出的各項倡議,能夠帶給印太地區更多發展可能,使得中國在區域内的影響力逐漸攀升後,美方肉眼可見的急了。于是站在美國的角度去想,就成了管他三七二十一,隻要能先把這些國家給框起來,就算短時間内沒有有效推進,也能對華起到震懾作用。

而據台媒披露的,民進黨當局也曾緻函美國希望能夠加入該架構,但卻遭到了拒絕這一内容來看,則進一步證明了美方對于該架構的倡議還在摸索中。畢竟這張自己送上來的牌,可要比日本、南韓這些“小弟”更能掀起風波。美國不選擇用,要麼就是不敢對華攤牌,要麼就是對自己此舉沒信心。

毫無疑問,即便是美方早就開始為“重返印太”做準備,但至今仍是困難重重。甚至作為一個打着“着眼于本地區疫後經濟複蘇和發展繁榮”旗号的經濟架構,如今都已經開啟了部長級會談,仍然沒有就撤銷或下調關稅展開讨論。就是說,美國還在刻意忽略一個關鍵問題:給成員國讓利。

政客逐利,天經地義!13個國家之是以願意頂着,跟随美國一起建設對中國的“包圍圈”這一壓力,無外乎就是想要借此擴大對美出口的道路。早前美國就沒有做出明确承諾,如若再繼續耗下去,各國必然會心生不滿。再加上這些國家制度不同、需求不同、能力也都各不相同,将來在沒有一個統一的向往目标之下,産生分歧隻會時間長短問題。

而且這些成員國之間,也有些本身就存在沖突的,例如南韓和日本的貿易戰現在都還在打。是以總結下來,也就難怪鮮有經濟專家對該架構持有看好态度,更别說美國能借此“圍堵中國”了。

【IPEF迎來大推進,卻刻意避開核心議題,“中國包圍網”難建立】“印太經濟架構”迎來大推進,召開首次正式部長級會談,卻因
【IPEF迎來大推進,卻刻意避開核心議題,“中國包圍網”難建立】“印太經濟架構”迎來大推進,召開首次正式部長級會談,卻因
【IPEF迎來大推進,卻刻意避開核心議題,“中國包圍網”難建立】“印太經濟架構”迎來大推進,召開首次正式部長級會談,卻因
【IPEF迎來大推進,卻刻意避開核心議題,“中國包圍網”難建立】“印太經濟架構”迎來大推進,召開首次正式部長級會談,卻因
【IPEF迎來大推進,卻刻意避開核心議題,“中國包圍網”難建立】“印太經濟架構”迎來大推進,召開首次正式部長級會談,卻因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