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智能工廠和傳統工廠的差別

智能工廠是在數字化工廠的基礎上,利用物聯網技術和監控技術加強資訊管理、服務;提高生産過程可控性、減少生産線人工幹預,以及合理計劃排程。同時集合初步智能手段和智能系統等新興技術合為一體,建構高效、節能、綠色、環保、舒适的人性化智能工廠。

智能工廠和傳統工廠的差別

1、傳統工廠:人工統計,效率低且不準确在中國很多傳統的中小型工廠中,對于裝置生産資料的采集,幾乎依靠人工完成。流動的人員、散落的資料,導緻資料的儲存成了一個巨大的問題。同時人工統計的效率也非常低,往往都是每天下班或者每周進行一次統計,完全不能進行實時生産資料更新。

此外,資料對于裝置而言有着時效性和曆史資料參考性的關鍵作用,從底層操作工的資料記錄-資料分析-資料回報-管理者的決策,中間的環節讓資料的時效性大大降低,同時人工的記錄統計也會造成資料不準确等問題,而且龐大的資料計算分析,對于人力是一個非常大的耗損。

其次,曆史資料對于裝置的維護具有參考性的意義,但是傳統工廠的資料,靠着一張張的記錄紙或者大量的Excel表無疑是給未來的工作又增添了不少難度,而且工廠不能控制人員的流動,每一次的交接都可能導緻資料的流失。2、數字化工廠:裝置聯網,資料自動上傳回報而在數字化工廠中,物聯網的概念就被運用到每一台裝置上。裝置與裝置之間,早已不是資訊孤島,而是将人、裝置,通過資料建立緊密聯系。一個工廠管理者可以在手機或者PC終端觀測到每一台裝置的實時資料,而且可以随時收到裝置的狀态提醒。異常出現時通過微信/短信/郵件/看闆等方式自動警示,包括:Cpk名額/不良件名額/缺陷名額/直通率名額預警等來通知管理者。

比如你設定了注塑機某個子產品的注膠溫度超過70度,提醒溫度過高。當注膠溫度接近70度時就會收到預警,當高于70度時,就會立即收到裝置報警。進一步實作收集、分析、回報的同步進行,大大縮短時間,提高決策的效率。

除了收集、計算、回報等“去勞工化”的功能,裝置聯網以後,還有一大好處就是資料存儲。大量曆史資料,包括裝置損失資料,也給後期工廠裝置的很多操作提供了參考意義。之後,再遇到工廠的人員流動,這些資料仍然可以随時調用并妥善儲存。

智能工廠和傳統工廠的差別

3、傳統工廠:裝置意外停機頻發,造成大量損失除了資料的管理問題,傳統工廠還有一大痛點,那就是經常遭遇裝置意外停機。裝置的意外停機不僅造成了生産的停滞,而且對于裝置造成的隐性破壞不可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