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瞭望·蔣子龍的散文〗《厚道》:龍在林海

作者:瞭望中國新媒體
〖瞭望·蔣子龍的散文〗《厚道》:龍在林海
〖瞭望·蔣子龍的散文〗《厚道》:龍在林海

編者按:承蒙蔣子龍先生的關心信任,親自為瞭望中國新媒體題寫欄目名,我們得以開設《厚道——蔣子龍作品專欄》,讓更多讀者通過新媒體更快更多欣賞到優質作品,這實屬一件幸事,也是我們繼續辦好新媒體的動力。

著名作家和知名文化使者蔣子龍先生以創作小說見長,《喬廠長上任記》開辟了中國工業題材小說的新局面,被公認是中國改革文學的開山之作,成為新時期中國文學的一個裡程碑。蔣子龍先生曾任天津作家協會主席、榮譽主席和中國作家協會第五、六、七屆副主席、第八、九屆榮譽副主席。他做過農民,當過勞工,曾經是“咱當兵的人”。2018年12月18日,被黨中央、國務院授予改革先鋒稱号,頒授改革先鋒獎章,并獲評“改革文學”作家的代表。

“文如其人”,蔣子龍先生外表冷峻,内心正直善良;性格直率,筆鋒犀利,他用自己的筆觸和人生描繪了一片别樣的天空。他的散文直言不諱,犀利老辣,篇篇有新意,字字戳人心,令人回味,給人啟迪。“綠水青山生态文學”之《厚道》是他近些年創作的散文集,以“草木之情、山水之樂、風物之美、故土之思”柔美舒暢,沁人心扉,帶來大草原清新陶醉的芬芳——“積累厚道,則物自歸之,猶如林深而鳥栖、水廣而魚遊。自然施人類以厚道,人類當還世界一片清甯。天厚道,地厚道,水土厚道。”蔣子龍先生筆下的綠水青山就是文學殿堂裡人們精神世界的金山銀山。疫情當下,《厚道》的華章如一劑良藥,讓人心情愉悅,彌補因疫情無法遠遊親近大自然的遺憾,增強環保意識,提醒人們更加自覺地保護賴以生存的地球美好家園。

〖瞭望·蔣子龍的散文〗《厚道》:龍在林海

大興安嶺中的不凍河

《厚道》綠水青山生态散文系列(2)

龍在林海

八月的大興安嶺,到處一片燦爛,或金黃,或嫣紅,或姹紫。這裡有着中國最大的原始林區,我一直向往真正的原始森林,是以一踏上大興安嶺便不管不顧地闖進密林深處,想擁抱神秘的原始,盡情吸吮綠色曆史的營養。

這裡有着太多數人摟抱不過來的大樹,它們生長了數百年乃至數千年,枝幹如鐵,直搗青天,或美似華蓋,或威如天神,或形貌猙獰……有些不知在什麼年代曾被雷電咬過一口,一道道幾十米長的焦黑的傷疤,彎彎曲曲、飄飄忽忽,從頭頂貫到腳跟,宛若一條條惡龍纏繞其身,恐怖而又壯觀。難怪鄂倫春人供奉雷神,大凡看見被雷電擊燒的樹木就遠遠繞開,免得自己得病發燒。像這樣的大樹,當初被雷擊電燒過之後是怎麼挺住并活了下來?它們重新活得強壯繁茂,透出一種犷悍的神秘感。在每一個炭狀的樹墩或每一排燒焦的樹樁旁,總有新生的參天大樹或幼苗,留下了曆代一次次大火的痕迹和火後的重生。原始而又威力無比的自然之火,仿佛不是為了毀滅,而是為了再生。

高空為樹冠所壟斷,遮天蔽日,地面則為雜草、野花和數不清的灌木所霸占,踩一腳綿軟柔松,如落陷阱。蒿草齊人高,有些結果的植株匍匐于地,密如絲網,其果實則形如櫻桃,紅顔白颔,瑩潤閃光。杜斯枝蔓帶刺,橫勾豎挂。榛子、橡子、杜鵑、花楸等數不清的小喬小灌在樹幹之間織成網搭成牆,使人寸步難行。再加上蜘蛛結網亂上加亂,蚊子、瞎虻趁火打劫,更增加了原始森林中的神秘氣氛。

一開始我與同行的人聲聲相喚,彼此應答,害怕走失,漸漸地互相看不見影兒也聽不見聲兒了,我頭皮發緊,恐懼像趕不開的蚊子,輪番襲來。我感到自己是這樣疲乏,這樣弱小,這樣愚昧和膽怯,我恨不得變成一棵樹、一根草、一個動物,甚至是一種小昆蟲……在森林裡它們都比我有更大的自由和強勁的生存能力。一個現代人落入了原始的迷魂陣。

森林連接配接着遠古和今天,令人感受到了世紀的更新、大地的變遷,曆史的内涵無限地重複以及人類的花樣翻新的局限。我似乎懂得了什麼是充實與貧乏,什麼是神奇與渺小,什麼是博大與簡單,什麼是終古長新與昙花一現……我聽到了槍聲,是向導的召喚,它微弱得像文明社會的呻吟。我就屬于那個被污染的世界。在這個沒有污染的天地裡我不适應,感到恐懼,感到自己的淺薄與渺小。生死隻是一瞬間的事情,現代懼怕原始,人類懼怕自然,無神論者遇到了神,曆史也會鬼打牆。我常自以為熱愛森林,卻不過是葉公好龍。

頭上身上挂着蜘蛛網和草屑,臉和手臂被劃破了幾條口子,在向導急切地呼喊和召喚中,我終于逃出了原始森林。以向導的估計,我頂多走進去二三裡地,卻像迷失了很長一陣子。盡管剛剛從現代文明踏入原始,卻足以領略原始無與倫比的強大魅力:壯闊而單純、粗暴而溫柔、深沉而急躁、平靜中藏着殺機、騷動中變幻莫測。一旦傳回現代文明社會,覺得輕風是涼爽的,空氣是清香的,溪水清澈見底,喝一口清冽甘美,洗一把臉,頭腦立刻清醒,讓原始的塵垢、蚊蟲叮咬的紅腫盡付諸水流。唯有在林中的諸般感受沉澱下來,充實了我的靈魂,豐富了我的生命。

向導為了讓我真正了解這片原始森林,仔細地講解了它無可估量的生态效益:保持水土、保護生物、屏障東北、供氧淨化、調節氣候。像大興安嶺這樣的林海,每天至少可以吸收二氧化碳六百萬噸,吐出新鮮氧氣四百萬噸,堪稱一個規模宏大的“制氧工廠”。但這并不是最主要的,原始的大林莽最重要的生态功能是涵養水源。大興安嶺有大溪小河1860多條,有山必有溝,有溝就有水,水源總量為433億立方米,每年夏天自林海蒸騰水分50億噸。常看氣象預報的人會有感覺,東北這塊地方總是夏天雨多,冬天雪大。

森林是巨大的看不見的地下水庫,雨大它能吞,無雨它能吐。若問現在的龍王安在?

〖瞭望·蔣子龍的散文〗《厚道》:龍在林海

蔣子龍 難得一見的笑容照片

【作者簡介】蔣子龍,1941年生于滄州,1962年開始發表作品,多次獲得全國短篇小說和中篇小說獎。代表作有《喬廠長上任記》《赤橙黃綠青藍紫》《鍋碗瓢盆交響曲》《精神饑餓綜合症》《農民帝國》等。2010年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了14卷本《蔣子龍文集》。曾任天津作家協會主席和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

〖瞭望·蔣子龍的散文〗《厚道》:龍在林海

本欄目特邀編審、攝影:袁志軍

〖瞭望·蔣子龍的散文〗《厚道》:龍在林海
〖瞭望·蔣子龍的散文〗《厚道》:龍在林海
〖瞭望·蔣子龍的散文〗《厚道》:龍在林海
〖瞭望·蔣子龍的散文〗《厚道》:龍在林海

瞭望中國新媒體刊頭題字 馬譽炜将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