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http狀态 404 - 未找到_404終結者來了!

http狀态 404 - 未找到_404終結者來了!

404終結者丨略談IPFS新引擎Filenet!

世界總是瞬息萬變,唯一不變的隻有變化本身。

或許昨天你習以為常的東西,今天就隻能存活在記憶,最好的情況也不過是留個墓碑供你瞻仰。

比如現在我浏覽器裡鮮紅的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代表的含義是“伺服器未找到檔案”。據說404最早是個房間的編号,那裡是網際網路的搖籃。彼時,網際網路更類似一個中央資料庫,所有資料存儲在一台台裝置裡,而這些裝置的家叫做404。那時所有資料的請求都由人工來完成,當人們找不到自己要通路的資料時,系統就會告訴你404,意即你的資料不在404房間,具體想知道怎麼回事就去404問人去。久而久之,404就成了約定俗稱的代号,而原因通常是伺服器出現故障、被限制或是被攻擊。

盡管後來經過多番考證,人們更傾向于404房間的傳說是個杜撰的故事,但單就作為網際網路基礎協定HTTP的隐喻來說,404房間卻是個絕佳的對象。但在404房間内也同樣存在諸多問題。比如,如果有一天因為某些意外,或許是戰争,或許是404所在地域剛好發生一場地震,存儲的資料就會化為烏有。亦或,假如404房間被劫持或遭遇小偷,許多私密資料将會被控制或竊取。這些問題,我們統稱為“中心化”所導緻的風險。

以及,假使你住在北京,但是404房間在北歐,那麼房間裡的資料将不得不跨過兩個大洲,漂洋過海來看你,資料的長途跋涉會導緻一定的網絡資源浪費。

404房間固然存在中心化的問題,但終究解決了更多問題,于是就這樣存在了很多年。直到某天一個叫Juan Benet的小哥不爽了,他說他要做更好的網際網路,于是中文名為“星際檔案系統”的IPFS誕生了。那IPFS和傳統網際網路協定HTTP有何不同呢?

首先,IPFS是個分布式檔案存儲、傳輸協定,不再依賴于某個具體的伺服器裝置,而是将資料副本存儲在一個個節點上,一個節點死了,總有千千萬萬個節點補上來。其次,它不再像HTTP那樣,擷取檔案思考的是“去哪找檔案”,而是更直指任務本身的“找什麼檔案”,我不用再關心檔案是存在404還是403,我隻需要關心我要什麼檔案。而實作這一功能倚靠的是用确定的哈希值代替不确定的域名來指代檔案,每一個檔案對應着唯一哈希碼。同時由于哈希碼的存在,采用IPFS的系統可以有效避免重複存儲相同檔案,節約存儲空間。

IPFS在解決完傳統HTTP的問題後,卻又帶來了新的問題。那就是當IPFS将大檔案分别存放于不同的塊中時,如果一部分存放檔案的節點統統下線不可用了,并且該檔案沒有備份,那麼整個檔案都是不可用的。換言之,就是IPFS正常運作的基礎是一個個正常運作的子節點,如何能夠確定松散結構的子節點願意持續不斷的承擔存儲及分發任務?

要解決這個問題,就需要激勵層的引入。激勵層的主要作用有兩點,一是激勵更多的節點去存儲已有資訊,二是激勵節點積極分發檔案,使得更多節點存儲資訊。如果說整個IPFS系統是一個星際艦隊的話,激勵層更像維持艦隊運作的引擎能源。

激勵層的載體通常是通過通證獎勵的形式來完成的。這些通證在系統運作中的來源是分發和存儲資源,這種行為被稱為挖礦。而整個系統也正是依賴通證的激勵得以維系。但在以往的激勵層中,通常又總會有一個共同的毛病,那就是忽視存儲體系的基礎服務定位和網際網路使用者習慣,對系統使用者進行收費,這樣固然能夠減少資源的濫用,卻也妨礙了生态的擴大和發展。

基礎服務概念提出的本身事實上就已與收費絕緣,基礎服務既是基本服務、前置服務,也是與進階服務進行區分的一種入門級服務。此外,對于整個網際網路體系來說,共享資源的免費化一直是網際網路成文已久的共識,網際網路使用者也一直習慣于免費使用基礎服務。

對于IPFS來說,免費固然有免費的好處,但也會帶來一些問題,首當其沖就是吸引劣質内容,劣币驅逐良币,最終造成整個生态的劣質化。

新一代IPFS激勵層 Filenet 作為一個創新的激勵層,解決了這個問題。其要旨在于:首先,使用者可以自由向網絡中上傳檔案,但存儲的檔案預設得不到獎勵也得不到分發,即使被分發,如果不能持久也無法長期占據網絡資源,如此解決了垃圾檔案的問題;其次,檔案被檢索時會被分發和儲存到更多節點,且這些節點會得到獎勵,解決了誰來提供存儲和分發的問題;最後,系統對檔案上傳者不但免費,而且在檔案被檢索量足夠大時,還會給予檔案上傳者獎勵,解決了費用的問題。

而在具體架構上,Filenet 與 IPFS 一起構成一個完整的産品。分布式資料存儲、P2P 網絡傳輸、分布式計算等底層功能由 IPFS 協定和 Mine 實體裝置一起完成。在Filenet的設計中,資料流入節點沒有代币獎勵,資料流出節點才有代币獎勵。資料流出節點的目标既可以是 DApp,也可以是 IPFS 中其它節點。在資料流入節點和流出節點間的獎勵區分化,某種層面上可以視作Filenet生态的公平性建設。之是以說公平性建設,道理很簡單,資料流入和資料流出時,操作者創造的價值是截然不同的。資料流入時,無法證明存儲資料的價值性,而當資料流出時,卻是在實實在在的創造分發資料的價值。當流入資料被檢索至一定門檻值,價值得到證明,發生資料晉升,從專屬節點流入到任意節點,進入公開網絡,成為熱門資料,此資料才可以參與挖礦,資料流入操作者方可得到獎勵。

Filenet作為面向開發者的公鍊,一改傳統基于 Ethereum的DApp開發方案面對大資料并發和大存儲的應用時束手無策的窘境,為去中心化的視訊、遊戲、直播平台,以及更廣闊的物聯網應用提供有效的解決方案。公鍊将持續優化開發語言,并提供 DApp 運作必要的存儲空間和網絡。

目前Filenet生态的全球首個DApp應用Fn錢包已開發完成,并于9月17日正式釋出,作為整個生态的開山虎,Fn錢包意義重大。

時間的燈塔不眠不休,亘古長存,它見證過一個個生命和奇迹的鮮活,也見證一個個存在的轟然倒下,與之為伴的是宿命與塵埃。區塊鍊的誕生是對唯一的挑戰,也是在時間面前不自量力的還手,深深淺淺的試圖留下屬于自己的痕迹,存在自然不需要證明,存在理應存在。2300年前的亞曆山大港燈塔已然成為廢墟,但星空仍在。星辰可以磨滅,朗朗夜空卻星光永在,Filenet或許也能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