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長洲的尤翁在本地開了一間典當鋪,生意十分興隆。到了年末,有一天,正在屋裡查賬的尤翁聽到大門外喧嘩不止,他放下手中賬冊出門

作者:中國網資訊

長洲的尤翁在本地開了一間典當鋪,生意十分興隆。到了年末,有一天,正在屋裡查賬的尤翁聽到大門外喧嘩不止,他放下手中賬冊出門檢視,原來是一位鄰居正在門前大聲叫罵。

鋪裡的司典人見尤翁出來,連忙上前對他訴說事情經過:原來這鄰居之前拿着衣服作為典押品向當鋪借錢,現在他沒拿典契,空着手就想将典當衣物贖回,而且他一到櫃台,不分青紅皂白地出口罵人。司典人感到很委屈,說世間哪有這種道理啊,忍不住跟他大聲争論了起來。

尤翁聽完司典人的述說後擡眼望過去,看到那人還是一副撒波不講理的無賴樣。尤翁于是走上前告訴那人說:“我知道你的想法,新年馬上要到了,你不過是為過年做打算罷了,此等區區小事實在不值得争吵。” 

尤翁随後命人找來鄰居典當的物品,共有四、五件衣服。尤翁指着其中一件棉衣說:“這件是禦寒不可少的。”又指着長袍說:“這件長袍給你拜年用,其他如果不急需,可以繼續留在當鋪裡。”

鄰居拿起棉衣和長袍,一聲不吭地離開了。第二天早上消息傳來,這位鄰居當晚竟然死在另外一家當鋪門口。死者家屬将那家當鋪告官,官司打了一年還沒結案。有好事者到處打聽,才知真相,原來這個人欠了很多債無力償還,他來當鋪之前已經服毒,但沒有立馬發作,他知道尤翁很有錢,就想趁機訛詐一些錢财留給家人,見訛詐不成,就轉移到另外一家了。

有人不解,詢問尤翁:“你真是太有先見之明了,但你是如何猜到他的計謀,因而作出忍讓的呢?”尤翁回答:“這很簡單,凡是别人同你發生沖突又很不合常理,一定是有所依仗。如果小事不能忍,那麼災禍就會降臨。” 聞聽此言的人紛紛佩服他的見識之高。

這個“小不忍則惹禍端”的故事,被明朝文學家馮夢龍記載在他編寫的奇書——《智慧》中,他在評論中還講了另一個相反故事,讓人看到“姑息養奸”的惡果:

呂文懿公辭了宰相一職傳回故裡鄉間,因他作官清廉剛正,廣受群眾景仰。有一位同鄉喝醉酒後大罵呂公,呂公告誡家裡衆仆,讓他們不要為此等小事與之計較。一年後,這人因犯死罪入獄,呂公聽說後深感懊悔,他對家人說:“如果我當初就跟他計較,把他送去官府問責,對他小懲大誡,他可能就不至于犯下此等死罪。我隻想到要心存厚道而不予理會,反而促使他養成一些惡習,以至于到這種地步。” 

馮夢龍以完全相反的兩個故事來闡述“明智”的重要性。

他說:小人“暗”而君子“明”。真正的智者之“明”,是洞見一般人所無法看到的因由,能決斷常人難以決斷的事,才有可能躲開潛在的災禍,或者擷取可能的利益,甚至“留名千古”。如果能把“智慧之明”用于國家大事上,便是對智慧最高的善用。

馮夢龍将《智囊》全集分為上智、明智、察智、膽智、術智、捷智、語智、兵智、閨智、雜智十部,共計二十八個小類,記錄了從先秦到明代的1300多個曆史人物、3000多個智慧故事,涉及各種克敵制勝的權謀、成功經驗和失敗教訓、處世方法、還有利害得失等,所有故事不僅可讀性強,馮夢龍還在每個故事末尾給出自己的點評,發人深省,可以讓人從中汲取古人的智慧,将之應用于現代的職場和創業、婚姻家庭、以及各種人際關系進行中。

這套《智囊全集》,既有原文,又有詳細備緻的譯注,通俗易懂,即使你看不懂文言文,也能讀明白其中的故事和内涵。想擁有千年智慧、讓自己的人生亨通順達的朋友,不妨點選下面的連結擷取。

中華國學傳世書籍智囊全集全6冊文白對照套裝馮夢龍珍藏版

長洲的尤翁在本地開了一間典當鋪,生意十分興隆。到了年末,有一天,正在屋裡查賬的尤翁聽到大門外喧嘩不止,他放下手中賬冊出門
長洲的尤翁在本地開了一間典當鋪,生意十分興隆。到了年末,有一天,正在屋裡查賬的尤翁聽到大門外喧嘩不止,他放下手中賬冊出門
長洲的尤翁在本地開了一間典當鋪,生意十分興隆。到了年末,有一天,正在屋裡查賬的尤翁聽到大門外喧嘩不止,他放下手中賬冊出門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