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單點錄音新典範Meister Music

作者:新音響雜志

原創 陳國榮 新音響New Audiophile

單點錄音新典範Meister Music

發燒友買了新的數播,總想炫耀一下高清格式的播放能力,幾年前DSD 512(22.6 MHz)格式似乎可望而不可及,目前DSD 1024的音樂資源都已經出現了。要知道DSD 1024(45.2MHz)=CD格式44.1kHz的1024倍,因為檔案容量太大,對解碼器材的硬體要求極高。但這麼高規格的音頻真有必要嗎?舉個簡單的例子,視訊載體從VCD進化到DVD再到BD藍光,分析力越來越高,畫質越來越清晰,現在回頭去看VCD,相信大家都不習慣了吧。聲音也是一樣,現代科技給人帶來更豐富的體驗,習慣DSD 128或DSD 256音頻格式,就能發現整體音色較柔順平滑,微弱表情更加清晰一些,聲場的寬度、縱深也會有一些提升,雖然細節情報總量不變,仍然有看4K藍CD光牒的感受。

單點錄音新典範Meister Music

在NativeDSD.com網站可以購買多個唱片公司發行的DSD 256音樂,包括PentaTone、Channel、LAWO、2L、Fone、HDTT、dmp、LSO Live、harmonia mundi、Opus3、Ondine、RR、Yarlung、老虎魚…等等,售價在30-37美元之間。NativeDSD自己發行的一張DSD 1024錄音,隻有5首曲子,賣29美元,内容有Gabor Varga爵士三重奏、Manfred Honeck、Ragazze Quartet和The L.A. Network指揮的匹茲堡交響樂團等。取材自2xHD Mastering、Resonance Records、Hunnia Records、Eudora Records、Channel Classics和Reference Recordings五家唱片公司。

錄音時NativeDSD老闆,也是格萊美獎獲得者Tom Caulfield負責操作,他使用Merging Technologies的Meco譯碼器和Pyramix 12數字音頻工作站,配合Signalyst的HQ Player 4 Pro母帶工具與EC調制器(最高DSD 1024)。先不說效果如何,要用甚麼機器播放?用甚麼機器譯碼?都是擺在台面上的問題。家裡的數播如果可以完整播放,先别高興,有可能是降頻處理,大部分國外Hi-End數播器材隻能支援最高到DSD 256。

單點錄音新典範Meister Music

筆者覺得比較靠譜的選擇是DSD 256或DXD(24bit/352.8kHz PCM),甚至低一點的DSD 128與24bit/192kHz格式都足夠使用,在99%的音響系統上幾乎聽不出明顯差别。DXD(Digital eXtreme Definition)是為編輯 DSD而誕生,因為DSD的1bit位元流方式極不适合後制編輯,即使用超高配置計算機,龐大的資料還是會CPU過熱。是以錄音室多數采用DXD來錄音與編輯,事後再轉成DSD,因為DXD的352.8kHz采樣率是CD格式的8倍,8.4672 Mb/s碼率達到DSD64的3倍,可以提供目前最佳的分析力和動态。

别訝異,從挪威2L公司公布的制作流程,我們可以确認他們是這麼幹的!2L公司用DAP 4003麥克風,訊号放大後進入Merging Technologies譯碼器轉成DXD,如果需要編輯就在Pyramix 12數字音頻工作站進行,最後再轉成DSD輸出。DSD格式本身容易産生20kHz以上高頻噪聲,每次進行DSD轉換會引入更多噪聲,先用DXD編輯音樂最後一次性轉換成DSD,有助減少DSD/SACD的音質損耗。

單點錄音新典範Meister Music

奇怪的是發燒友對DXD似乎不買帳,反而一昧追捧DSD,總之我們能買到的DXD資源并不多。另一方面,要制作超高清格式的音樂,除了精挑細選的麥克風以最大限度捕捉所有樂器的細微差别,還要像發燒友一樣在避震、電源、線材等方方面面充分講究。筆者介紹過的日本UNAMAS唱片,錄音師澤口真生(Mick Sawaguchi)就讓主要器材全部用電池供電,盡量降低所有噪聲與幹擾,DXD與DSD 256錄音才有意義。UNAMS的出版不多,由索尼公司前總裁大賀典雄捐資興建的輕井澤大賀音樂廳,主要錄音都在此進行。以柴可夫斯基弦樂六重奏《佛羅倫薩的回憶》錄音為例,澤口真生錄音時采用環繞7.1聲道,再加上音樂廳頂部設定的4聲道空間麥克風,總計11.1聲道的沉浸式環繞制作,充分捕捉到音樂廳清晰美妙的空間殘響,以及樂隊濃密而厚重的質感。

單點錄音新典範Meister Music

與UNAMAS唱片同樣在1994年成立,日本Meister Music一方面專注于古典音樂,一方面提供單點麥克風技術制作的高清音樂,他們是日本第一家銷售DXD 384kHz檔案的公司,從2019年至今,已經有超過六百張唱片。總部位于橫濱的Meister Music由在日本首次獲得Diploma Tonemeister(德國國家資格)的平井義也(Yoshiya Hirai)主持。平井在日本獲得電子學博士學位後前往德國,在代特莫爾德音樂學院學習音樂學、聲學工程、電子工程、作曲、聲樂、鋼琴等,文武全才。這座1946年成立的學校最早名為德國西北音樂學院,由一個舊兵營改建成的,1956年改名為國立音樂學院,學校每年舉辦約450場音樂會,訓練出很多音樂界的名人。平井先後在DGG和Norddeutscher Rundfunk二家唱片公司任職,回到日本後加入索尼音樂,然後創立Meister Music廠牌。

單點錄音新典範Meister Music

Meister Music唱片最大的賣點是使用世界上僅有的幾對,純手工制作的瑞典Detrick de Geer麥克風,并以專為古典音樂調音的裝置在音樂廳錄音。平井義也的麥克風編号13、14,這個名為“Eterna Musica(永恒的音樂)”的大話筒,是世界上為數不多具有足夠規格覆寫192kHz高分辨率的麥克風之一。二十多年來平井義也一直用它來錄音,同時推出24 Bit/192kHz的檔案,随着編輯裝置和其他裝置的更新,目前也有DXD 384kHz的檔案發售,據說由于資訊量大,編輯需要更精細的工作,耗費時間是以前的三倍。平井義也強調,高分辨率錄音的最大特點不是頻寬有多少,20kHz以上人耳就聽不到了,但對重制樂器的完整泛音卻至關重要。是以他不在錄音棚工作,主要選擇東京不同音樂廳來錄音,整個東京都大小音樂廳有一百多座,夠他用了。

單點錄音新典範Meister Music

這對電容式麥克風是一個與音響行業研究無關的瑞典人Dedric Deyar所制造,他是瑞典皇家空軍的一名電工,主要負責維修飛機真空管裝置(紅外跟蹤裝置、熱視覺相機系統)。1960年代起對唱片感興趣,曾進入瑞典山水(Sansui)擔任維修工程師,并為瑞典極地錄音/母帶工作室開發了電子管/晶體混合式功放,用在黑膠母盤的刻錄。那個時候他就意識到,想要擁有高品質的錄音必須正本清源,首先對麥克風進行改進,于是興起自己開發麥克風的念頭。這位技術宅男後來辭去工作,把家中地下室當成作坊,在沒有收入的情況下花了三年時間專注于麥克風設計。

他說自己很喜歡附近的大片森林,他在樹木底下“靜靜地聽”,領悟到最好的麥克風其實是人的耳朵,Dedric Deyar的目标是重制森林的萬般寂靜,必須在自然的聲音之外沒有任何色彩。他先設計了一部訊噪比極高的功放當參考标準,然後對變壓器鐵芯材料和銅線等各種元件測試評估,其中還用了一些古董元件,同時在電路配置、結構等方面反複試驗以降低噪音。Dedric Deyar說由于沒有收入,附近好心的餐廳老闆讓他三年間“霸王白食”,直到麥克風開始賣錢後他才還清賬單。

從外觀看,純銅外殼的Detrick de Geer麥克風略嫌粗糙,體型比其他産品碩大粗壯。可以更換收音頭成為單指向、全指向或雙指向,收音頭使用AKG制作的C12VR大1英寸雙振膜,JAN-6189W(12AU7)電子管放大,輸出變壓器由18層Mu金屬繞制。這隻麥克風頻率響應8Hz-200kHz -3dB,承受最大音壓140dB,最小音壓靈敏度-27 dBm,最大輸出+14dB,幾乎是從針尖掉地到噴射發動機怒吼都能涵蓋,而噪音低至驚人的-112dBm。一方面純手工制作産量很低,二方面Dedric Deyar脾氣古怪,并不是有錢就能買到,必須志向相同他才出售,是以号稱全世界最好的Detrick de Geer麥克風充滿傳奇色彩。

單點錄音新典範Meister Music

而Dedric Deyar研發的參考标準是AKG的C12VR麥克風,由傳奇的C12改進而來,采用與C12一模一樣的拾音頭與6072A電子管。C12麥克風原型出現在1953年,後來德國西門子請AKG代工,依據C12的特點稍微改進後,推出也成為神話的德律風根M250/M251麥克風。全世界任何一個錄音棚都以擁有C12VR麥克風而自豪,蔡琴那低沉有磁性的聲音就是AKG的功勞。不但聲音溫暖,C12VR還有靓麗的外觀,拾音頭網罩采用24K金手工打造,綠色麥克風機身采用天然漆料多次塗層,就像制作皇家漆器,據傳90年代C12VR推出時連奧地利副總理都來湊熱鬧一睹芳顔。既然AKG已經夠好了,為什麼還要選擇Detrick de Geer麥克風?請大家自己來聽聽就知道了!

單點錄音新典範Meister Music

大概平井義也隻買得起一對Detrick de Geer麥克風,總之他用這對麥克風進行單點錄音,塑造了Meister Music獨特的聲音風格。我們一般聽到的流行音樂唱片,絕不是一群團員聚在錄音室裡面彈唱錄音,而是讓鼓手先錄音,然後再把貝斯、吉他、鍵盤、主唱,一個個跟着鼓手的節奏分開錄音,之後由錄音師再做“混音”,這是常見多軌錄音的情況。如果要回歸自然原貌,就得像平井義也一樣,選擇一個聲學條件良好的音樂廳或教堂,讓獨奏家與樂團在舞台上一起演奏,音樂和空間産生自然的殘響,然後利用最簡單,最少的麥克風把自然的聲響錄制下來。

聽起來事情很容易,不是嗎?抱歉,音樂廳空間開闊,殘響比較長,樂器能重制足夠的響度,可是要捕捉精确的定位點并不容易。殘響較長就像“空谷回音”,聽不出樂器正确的位置,錄音時麥克風的位置全靠錄音師的經驗。擺對了,錄音自然又真實;擺錯了,樂團就會亂成一團,什麼樂器在哪裡都搞不清楚。

單點錄音新典範Meister Music

是以Meister Music的錄音絕大多數都是獨奏或者二重奏,其中吉他與小提琴等弦樂器的獨奏最多,小編制的音樂更好控制音響效果。單點錄音有獨特的要求,麥克風與樂器距離不得超過17米,一旦超過會産生50毫秒的延時;但又不能太靠近,會影響立體分離度與空間感的捕捉。麥克風位置決定後左右移動麥克風,以解決樂隊橫向的平衡比例;高低或俯仰移動則解決縱向的平衡比例。麥克風通常放在聲場中直接音與反射音比例合适之處,錄音棚有吸音處理是以一般沒有混響問題,多在後期混音時再人工加上它,而Meister Music的古典音樂錄音要求自然殘響,難度要高出許多。

單點錄音新典範Meister Music

單點錄音可以用兩隻配對的心形指向麥克風擺成XY狀,成為ORTF (Office de Radiodiffusion Télévision Française),這是1960年代法國錄音室發展出來的技術,二隻麥克風相距約17公分 (差不多是人兩耳間的距離), 呈110度夾角收音。這種方式的好處是空間感比較自然,樂器不用太靠近麥克風,還可以捕捉過多的空間回響。不過從圖檔了解,平井義也錄音時采用一個特殊的支架,支架下方有避震設計,二隻麥克風以平行懸挂方式收音,在沒有輔助麥克風的情況下,要保持足夠清晰度與樂器間聲音平衡,的确非常考驗技術。平井義也顯然擅長尋找音樂廳的“甜蜜點”,大部分Meister Music的錄音聽起來清晰、自然、通透,同時掌握了飽滿中帶着輕盈的特質,加上高分辨率的DXD或DSD 256格式,實在很難讓人拒絕啊!

單點錄音新典範Meister Music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