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深紫外固體雷射、雷射雷達等将被列入禁止限制出口目錄

作者:長三角G60雷射聯盟

日前,中國商務部官方網站釋出了“關于《中國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術目錄》修訂公開征求意見的通知”。通知指出,為加強技術進出口管理,根據《對外貿易法》和《技術進出口管理條例》相關規定,商務部會同科技部等部門對《中國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術目錄》(包括商務部、科技部2008年第12号令和商務部、科技部2020年第38号公告,以下簡稱《目錄》)進行了修訂。

本次修訂拟删除技術條目32項,修改36項,新增7項。修訂後《目錄》共139項,其中,禁止出口技術24項,限制出口技術115項,合計139項。

深紫外固體雷射、雷射雷達等将被列入禁止限制出口目錄

在這新增7項禁止或限制出口的技術中,雷射雷達等技術在列。新增的7項技術分别是:光伏矽片制備技術、雷射雷達系統、用于人的細胞克隆和基因編輯技術、CRISPR基因編輯技術、合成生物學技術、農作物雜交優勢利用技術、散料裝卸輸送技術。

檔案顯示,禁止/限制出口技術主要涉及網際網路與資訊、光伏與新能源、自動駕駛、生物醫藥等,都是大陸近年來取得迅猛的領域。

該修訂目錄中,除雷射雷達等新增7項禁止或限制出口的技術外,雷射技術用大功率、大尺寸钕玻璃制備工藝技術被列入禁止出口部分,二氧化碳(CO2)雷射傳輸光纖制造技術、利用自主研發的KBBF單晶體制造深紫外固體雷射器的關鍵技術等被列入限制出口部分。

深紫外固體雷射、雷射雷達等将被列入禁止限制出口目錄
深紫外固體雷射、雷射雷達等将被列入禁止限制出口目錄
深紫外固體雷射、雷射雷達等将被列入禁止限制出口目錄

商務部拟将雷射雷達等技術列入禁止限制出口目錄

值得一提的是,目錄中的“車載雷射探測及測距系統技術”是目前全球智能汽車領域,針對進階别自動駕駛技術研究的核心硬體科技,随着自動駕駛技術的發展,相關的軟硬體技術具有極高的戰略價值。

有雷射雷達行業的人士指出,此次《目錄》修訂并不會影響車載雷射雷達産品的正常出口和銷售。被列入限制出口目錄的“雷射雷達系統”定義是“車載雷射探測及測距系統技術”,實際限制的是核心技術,而非産品。

換句話說,隻要不涉及技術出境,正常的産品買賣無需過多擔憂。出口方面,相關企業隻要履行程式取得許可證即可。至于出口許可證申請的難易程度、審批時間快慢等等還需要看商務部進一步的通知。

對此,蓋世汽車網分析稱,雖然此次沒有全面禁止雷射雷達系統的出口,但“限制出口”已于無形中豎起了一道牆。這道牆,不是大開的綠燈。

一方面,這對國内自動駕駛行業來說,無異于能夠保持領先的便捷通道。以美國出口管制措施為例,限制相關晶片技術的出口一定程度上給中國産業鍊造成了沖擊,包括華為手機至今都無法使用5G晶片;

但另一方面,這也讓許多國外廠商面臨利潤大減的風險,這種情況已經在真實發生。對于《目錄》将涉及的雷射雷達廠商可能也要面對海外布局所帶來的不确定性。

深紫外固體雷射、雷射雷達等将被列入禁止限制出口目錄

衆所周知,雷射雷達相當于智能汽車的“眼睛”,是自動駕駛技術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最近幾年,得益于國内車企紛紛加快向電動化智能化轉型,自動駕駛商業化落地不斷提速,同時從場景單一的礦區、高速開始向城區滲透。而自動駕駛技術的發展,也讓雷射雷達市場變得格外火熱。

目前,國外研究雷射雷達的公司紛紛破産,而國内的雷射雷達産業已經步入正軌,正在量産裝車當中。如何在雷射雷達“核心技術”不出境的情況下讓車企買單,上車量産,最終實作更完善的自動駕駛功能,将是國内廠商需要思考的問題。

需要注意的是,該《目錄》仍處于公開征求意見階段,尚未作出定案,雷射雷達廠商還有一段作出應對的準備時間。從更長遠來看,有關出口貿易限制的拉鋸戰或許還将持續,相關廠商需盡早制定風險應對政策。

來源:雷射制造網 編輯:鐘鳴

長三角G60雷射聯盟陳長軍轉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