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科創人·獨家】連續創業者高春輝的這六年:高強度投入打造全球領先的IP資料庫

科創人

您能看到:高春輝的創業觀,IPIP.NET半程複盤及未來規劃,連續創業的體驗,小衆産品趣事

您看不到:往年創業的回顧,技術幹貨,受制于篇幅忍痛割舍的精彩觀點

文末彩蛋:《與雷軍的分歧并非否定電商》

特别鳴謝:左耳朵耗子陳皓引薦

因“牙疼”啟動又一次創業

有動力無壓力樂在其中

【科創人·獨家】連續創業者高春輝的這六年:高強度投入打造全球領先的IP資料庫

▲圖靈聯合創始人劉江在知乎回答“如何評價高春輝”。

科創人 (以下簡稱科):作為著名的連續創業者(參考《超級連續創業者高春輝》),您最近一次創業為何選擇做IPIP.NET?

高春輝(以下簡稱高):最初我是想做網絡性能監控(NPM)的産品,但後來發現這款産品國内的總體需求量并不是很大,有些簡單需求也都被應用性能監控(APM)解決了。在探索這款産品的過程中,我發現網絡路徑分析是非常有意義的,但要做好這事就要有非常準确的IP庫,去市場上找過一些産品,國内的、國外的、免費的、付費的都看過,符合這個要求的就沒有,當時心想IP庫也許可以做成一個産品。即便是今天,很多人也不認為IP庫的需求是剛需,而是像牙疼,不疼的時候白給都不要,疼的時候滿世界找診所。可實際做起來,我發現企業成長到一定規模之後,牙肯定是要疼的(笑)。

【科創人·獨家】連續創業者高春輝的這六年:高強度投入打造全球領先的IP資料庫

▲圖一

【科創人·獨家】連續創業者高春輝的這六年:高強度投入打造全球領先的IP資料庫

▲圖二

▲基于不同資料庫的解析結果,圖一為IPIP.NET 。

科:相比當年市面上常見的IP庫,比如純真IP,您覺得哪些方面自己能做得更好?

高:以純真為例,純真作為一個免費庫維護至今其實很不容易——尤其自己做了之後更知道做好這事有多辛苦,但是純真的UGC模式導緻資料來源存疑,又缺乏驗證方法,商用風險不小(比如IP可能被冒名修改),還缺少海外資料的貢獻,再者資料規範上也有問題。

我也有過顧慮,自己到底能不能做下去?即便做成了有沒有人買?這是不是一個可以當創業的事?心裡沒底。畢竟最初隻是為了解決問題,也考慮過在現有庫的基礎上加工一下,我們可以為純真提供資料、幫它維護,隻要最終成品可用就行。但糾結來回,空想還是不如上手試試。2013年10月17日,我建了一個空文本,從0行開始,自己一個人做了半年,到2014年2月有了幾萬行的積累。在微網誌上分享了自己做IP資料庫這件事,有很多朋友都有興趣,幫我們驗證,在這裡也感謝大家的幫助。又優化了兩個月,2014年4月上線了第一個版本。

科:聽上去IPIP.NET的創業構想簡單得匪夷所思,發現一個需求,确立一個标準,直接就啟動了?

高:創業對于我來說就是一種做事的方法。如果是打工,即便自己不認可的事情也要盡力去做,這叫職業精神。而對我來說,做對的事熱情更大、更願意投入,隻要我認為對就會盡快推進。**是以創業不該用成功與否去衡量,創業者有勇氣去大膽嘗試并為結果負責,結果的好壞其實并不重要。用朋友的話來說,是一種修行。 **

科:您甚至不确定盈利模式是否存在,就投入了一年的時間,除了勇氣,是否還有一些其他的底氣?

高:底氣就是我認為能做得更好,畢竟我也是多年的計算機愛好者了,自學出身,能力非常雜,現在看很适合做這件事。做IP庫難點并不在技術層面,而在工程邏輯層面,資料品質我自信能做到最好,并且一開始就确定要做每日更新維護,保證使用者第一時間拿到市面上最準确的資料。

我常說這次創業是無心插柳,但我也一直相信,事情做對了會水到渠成。這一次運氣比較好,上線之後就有客戶來咨詢有沒有收費版本,對方的要求聽起來也不複雜:有錯不要緊,别太多,重要的是回報後能夠盡快修正并及時推送。(科:最初定價是多少?)幾千塊,對标的是美國同行,隻不過人家機關美金我們是人民币(笑)。又過了半年,到了2014年雙11的時候,我們已經有了20個客戶。雙11的前一天,我在想這件事情已經做了一年多,從拍腦袋折騰到真正了解,一時間有些感觸就寫了一篇文章(《IP 庫的那些事兒之 2013 - 2014 流水賬版》 )。我琢磨着應該是大家等雙11比較無聊,那篇文章的閱讀量非常大,接下來一個月内為我們帶來了60個客戶。

這時候心裡踏實了,市場上有需求,隻是沒有被滿足,這個項目可以做下去。做到現在,我們的客戶普遍是巨頭企業,500強、上市企業、B輪以後的獨角獸,隻要我們做到最好,企業有需求就會找到我們,沒有需求的企業上門拜訪也沒效果,是以很長時間我們都沒有專職銷售,甚至直到今天都沒有專職客服,産品品質做到最好就能吸引客戶上門。

科:您判斷是否可以做下去的标準,似乎不包括規模預期?

高:直到現在,我和我的團隊精力全都用于做好産品、滿足客戶需求。結局如何?是賣還是融資?能發展到多大規模?沒太多考慮。說到融資,2007年我為了解決ECSHOP的資金問題,見過一位投資人,人家說未來10年我們不看好中國電商行業的發展,5分鐘就送客了。後面的事情大家都知道,電商發展到了什麼程度。我把項目賣掉半年之後,有人找上門來要投資,但是已經晚了。甚至再之後我還知道那位投資人的基金投了很多電商項目。隻能說大家對于事情的判斷邏輯不一樣,創業者專注于眼前事,投資人更關注形勢、趨勢,投資一個項目未必是自己認可,也許隻是大家都在做。

科:做IPIP.NET和以往的項目比較,情緒、心态上有沒有變化?

高:因為很快就有了收入,是以沒什麼壓力。以前經曆過隻有支出沒有進賬、眼看着賬面錢慢慢變少的痛苦,你得出去喝茶、找錢,承受巨大的焦慮感。如果項目不好也就罷了,好項目拿不到錢焦心的感覺更強烈。現在我們要做的就是控制好自己的野心、面向現金流、别把錢花超了、把産品做紮實,不作死就不會死(笑)。

地理差生變身人形地圖

IP衍生業務需慎重考慮

科:除了您前面說的高強度、高精度維護以及每日更新,IP庫這個項目的技術性價值在哪?

高:IP庫的邏輯價值在文本之外,這與代碼有不小的差別。我們現在的文本有500多萬行,明年一定會超過600萬行,與其說這是一個技術項目,不如說是一個牽涉了大量資料資訊挖掘與整理的工程項目,堪稱真正的“人工智能”。并不是在算法基礎上有優勢,而是在實作速度、品質、規模上有優勢。我們從不說自己發明了什麼新東西,但我們能夠将那些邏輯原理真實落地,給客戶一個每天更新、準确度最高的結果。

這個事有很多簡單粗暴的做法,比如有一個方法叫投票,就是搜羅一堆庫,比較結果,一個IP有8個庫标注北京、2個标天津,那就按北京算。但實際上真正做過IP資料的人都知道這并不成立,這些庫很多都是互相借鑒模仿,如果最有影響力的那個錯了其他大機率也是錯的。但是,如果你不用這麼low的方法,就得在工程層面做出巨大投入和建設,這就是為什麼IP庫道理上看着不難、但勞動強度大,沒什麼人愛做但又總有人覺得沒那麼難做,我隻能呵呵。

科:6年半時間不短,有沒有出現戰略發展層面的分歧和糾結?

高:2016年的時候,我們已經有了300多個客戶,大部分都是估值數億美元以上的企業,網際網路50強企業應該隻有5家不是我們的客戶。當時大陸地區的IP庫已經完善,隻要做好日常維護工作就好,團隊10個人就夠。眼前就擺上了一個大難題:要不要做海外資料。感覺又回到了2013年的春天,還是問自己那幾個問題:能不能做?有沒有客戶需求?依舊看不清。和3年前不一樣的是,項目已經運轉起來了,有盈利,很健康,如果要做海外資料意味着大量的投入、未知挑戰和沒有接觸過的海外市場,團隊人數要增加幾倍,下決心比3年前更難。

2016年9月我去了***,我對景點遊沒什麼大興趣,就是換個環境散散心、想想事兒。我想到了兩個關鍵要素,第一,已經有客戶提出需要海外IP庫,比如頭條的海外業務發展得很好,還有一些需要建設地理圍欄的項目,之前隻能建議對方拼庫,國内用我們的,國外采購其他家的,拼在一起;第二,我們已經做到了大陸地區的最佳,那有沒有可能做到全球第一?細思極恐(笑)。想到這,答案也有了:要做全球庫,還要做到最好,這是一次成就感兼顧利益的決定。

科:為什麼團隊人數要增加幾倍?國内的成功經驗不能直接套用在海外市場嗎?

高:在做之前我們并不清楚,上手之後才發現各個國家地區的複雜程度是不一樣的,比如國内是大營運商模式,相對集中,複雜度不是最高的。比如歐洲最複雜的俄羅斯,有5000多個AS(自治域),一個國家地區的IP複雜程度主要看AS數量、IP數量和可細分地區數量,5000個AS超過了歐洲幾個發達國家的總和;全球最複雜的就是美國,三項數量都是全球第一,他們有17000多個AS,15億IP,10000多個城市。美國是我們海外闆塊啟動的第一站,因為它最難,搞定它就有信心搞定其他,但到目前為止美國闆塊還有很大的優化空間。

做全球IP庫會遇到一些有趣的事,IP可以看作是世界地圖在網絡次元的投影,但表面上看見的東西在IP層偶爾會是另一個樣子。比如一些争議領土,IP層能展現出誰的控制力更大;比如一些完整的國家,但在IP層看上去分成了兩個部分,在标注時隻能用東XX、西XX來提升精确度,但這隻是地理稱呼,不是行政區劃;還有,印度出現了一個狀況,邦的區域劃分調整了,在我們國内,比如萊蕪從泰安劃歸濟南,那麼IP層面會有相應的割接變化,但印度不這樣,這就導緻了IP層面依舊是老地圖的模樣,最後隻能标成“舊XXXX邦”。

科:有種重溫地理課的感覺。

高:我其實是一個地理差生,因為從小不喜歡死記硬背,做IP之前洛杉矶在美國東岸還是西岸都分不清(笑)。但是現在基本各個國家的首都、大概的地理位置和網絡間的最低延遲,都能記的住了。另外我們現在都習慣用毫秒估算地理距離,比如天津到北京大部分時候就是4毫秒,到北京2毫秒的IP标了天津基本就是錯的,河北廊坊倒是有可能。

科:企業打開發展天花闆的兩個模式,一是擴大規模,開拓海外業務應該算這種,還有一種就是挖掘現有産業的衍生價值,IP庫是否可能跟其他産業結合,産生新的産品?

高:IP庫的特性決定它是基礎設施,其他業務如何使用IP庫,都是基于自身的業務邏輯,就像公路,很難将路上跑的汽車、三輪車視作公路的衍生産品。說到下一步計劃,也是**我唯一有點焦慮的事,就是希望明年把非洲和南美的資料做完,趕緊把IPv4收尾,早點抽時間做IPv6。

**

最大難題:招人

這是最後一次創業?

科:這6年半中最大的苦惱或者挫折是什麼?

高:招人,實在不好招,表面上看我一年增加了10個人,但實際可能是招了20個,中間走了10個。尤其是社招,這個工作畢竟不太普遍,大家對問題的了解很難達成一緻,就算我把人家說服了又怎樣?不來還是不來。最終還是大量啟動校招,自己從頭培養,為此還在天津成立了一個辦公室。有人問我在天津做是不是想省錢?實際上我們的人力預算從沒下降過,我們是給加班費的( 科創人注:此處應有掌聲),在天津設立辦公室是盡可能想用同樣的價格招到更好的人才。IPIP.NET的業務邏輯基本已經明确了,接下來就是招人,推進。另外會看看橫向還能做些什麼新的産品。

科:您對今後的人生有怎樣的規劃?

高:初步打算50歲退休吧,IPIP.NET也許是我最後一個創業項目。然後可能去做投資,我覺得現在跟随熱點投資的投資人很多,注重産業價值、項目價值的投資人少一些,但光打嘴炮沒意義,得自己做着看看。最終可能我做得也不比别人好,但我總想試試,哪怕打自己臉。

科:作為一位成就感驅動的連續創業者,所有的項目,算上“中國個人站長第一人”,IPIP.NET帶給您的成就感能排到第幾?

高:全球第一應該成就感更大一些(笑)。廣告法不讓說啊,我們至少是全球領先,當然還有優化改良的空間。

彩蛋一:與雷軍的分歧并非否定電商

【科創人·獨家】連續創業者高春輝的這六年:高強度投入打造全球領先的IP資料庫

▲摘自極客公園《中國 B2C 電商的第一場仗》高春輝與雷軍的分歧普遍被描寫為“資訊”與“電商”的路線之争。

科:對于您當年出走卓越,您能否完整還原一下當時的分歧?

高:首先要澄清,我從沒有否定過電商路線,我也看過很多文章都在寫“雷軍要做電商,高春輝不同意”,不,電商這個方向大家一緻,但具體怎麼做有分歧。我其實解釋過,但辟謠總是沒有謠言傳得廣。

雷軍的想法是購買版權産品打造爆款,我認為不可行,大家都知道卓越網曾經以《大話西遊》的DVD銷售吸引了不少關注,但《大話西遊》多少年才有一個?靠購買版權賭爆款不可控,這才是我們之間的最大分歧。等到小米做起來,自己生産、自己營銷,流程在自己手裡,爆款的成功率理所應當的就提高了。相比之下,流程不完全由自己把握的小米生态,成長出來的爆款數量還是有限。

後來卓越網的成長政策也調整了很多次,如果當年大家都有“先做再疊代”的想法可能分歧也不會那麼激烈。我跟雷總最初不是在職場認識的,雷總在我們那代技術人心目中是神一樣的存在,但合作後才發現神也是人(笑),而人性有好的一面也有壞的一面。前面我也說過,我這個人沒辦法逼自己去做自己不認可的事。後來和雷總也見過面,小米也是我們的客戶,有些經曆隻是人生的回憶。

今日故事由「科創人」獨家首發,

經高春輝授權,歡迎分享給您的好友。

本文由部落格一文多發平台 OpenWrite 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