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寶寶吐奶怎麼辦,很有可能是這2個原因導緻

作者:倍速追蹤

● 吐奶了是不是就白吃了?

● 一天吐奶幾次算正常?

● 好好拍嗝了怎麼還是吐?

● 為什麼别家寶寶不吐奶,我們家的經常吐?

小悅發現,背景經常有新手麻麻關于寶寶吐奶存在各種焦慮問題,那究竟是喂養方式出現問題,還是寶寶生病了呢?

今天跟大夥來聊一聊關于寶寶”吐奶“的那些事兒~内容超幹貨,記得做好筆記!

寶寶吐奶怎麼辦,很有可能是這2個原因導緻

●寶寶吐奶是正常現象●

“吐奶”是嬰幼兒時期很常見的現象。

根據北美一項資料統計,我們可以看到↓↓↓

● 51%的嬰兒在0-3個月的時候,每天吐奶/溢奶的頻率是1-3次,在這其中有17%的寶寶是每天有超過4次的溢奶或者吐奶;

● 65%的嬰兒在4-6個月的時候,每天吐奶/溢奶的頻率是1-3次,在這其中有25%的嬰兒每天出現超過4次的溢奶或者吐奶。

寶寶吐奶怎麼辦,很有可能是這2個原因導緻

●寶寶為何會出現吐奶現象●

那麼,很多人就又疑惑了,

吐奶=溢奶嗎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

溢奶是指嘴角奶滿出來,自然流出的表現。并且溢奶通常量是非常非常少的,一般是挂在寶寶嘴周偏多,可能有時還會帶有一點點奶瓣。

溢奶通常是喂奶方式不正确,體位頻繁改變導緻的,比如在哺乳結束後把寶寶放下、或者是寶寶在睡覺中、亦或者是在換尿不濕的時候擡動寶寶的下肢後等等。

是以如果你家寶寶是這種情況,那就無需太過于緊張。家長可以準備一些小奶巾墊在大人肩膀,拍嗝時使用。

寶寶吐奶怎麼辦,很有可能是這2個原因導緻

圖檔來源于網絡

吐奶是指嬰兒膈肌抽動,主動把奶吐出來的表現,也稱嘔奶。那麼寶寶為何會出現吐奶的現象呢?是什麼原因導緻這現象的發生的呢?

内部因素導緻:

寶寶的胃其實是呈水準位的,還有就是寶寶的食管與胃之前的贲門還沒有發育成熟。

也就是說贲門處肌肉松弛,關閉不緊,這就會導緻胃中食物很容易傳回食管,從口中吐出來。形成了“吐奶”的現象。

寶寶吐奶怎麼辦,很有可能是這2個原因導緻

外部因素導緻:

除了寶寶自身的生理因素之外,還有一個導緻“吐奶”的常見原因↓↓

由于有些媽媽總是擔心寶寶吃不飽,在哺乳的時候,總是攝入過多的量,隻要寶寶不松口,還能吃的進去就一直讓寶寶吃。這也很容易導緻寶寶吐奶。

寶寶吐奶怎麼辦,很有可能是這2個原因導緻

可以說,吐奶是寶寶在(一歲以内)最常見的腸胃道症狀,多半發生在生後3-4個月,并随着月齡的增長會慢慢減少。基本上1歲之後就會消失。

●吐奶時,家長應該要怎麼做●

寶寶吐奶,家長該怎麼辦?

01

識别危險信号,排除疾病情況

如果寶寶出現了吐奶/溢奶的現象,家長就要根據寶寶出現的情況,結合以下危險信号内容去做排查和評估是否屬于正常範圍。

寶寶出現危險信号具體表現:

①寶寶在吐奶/溢奶時,還伴有惡心、并且是頻繁的嘔吐的情況,嚴重的時候嘔吐裡有血、有喂養和吞咽的困難;

②寶寶出現很急的情況,比如反複的咳嗽,并且還會出現一些痛苦的表情/異常的姿勢(把頭後昂,腳弓反張等姿勢),或者伴有一個體重增長不理想,不增或者是增的很慢。

寶寶吐奶怎麼辦,很有可能是這2個原因導緻

(危險信号評估内容)

一旦出現這些危險信号的時候,這就表明寶寶可能存在着某些疾病:

如胃食管反流并牛奶蛋白過敏、嗜酸性粒細胞食管炎、幽門肥厚性狹窄、或者是異常代謝病等。那麼家長需要及時帶寶寶就醫。

如果以上情況都沒有出現,隻是單純的吐奶/溢奶,并且寶寶的體重增長也是理想的,家長則無需太擔心。

寶寶吐奶怎麼辦,很有可能是這2個原因導緻

02

看生長曲線,來判斷吐奶/溢奶是否影響健康

生長曲線是判斷判斷寶寶是否存在健康問題的最敏感最重要的名額。

① 如果寶寶的生長體重以及身長的生長速度,都是沿着正常的軌道在往上走,那就表明寶寶是沒有什麼問題的。

② 如果寶寶體重或者身長的曲線是不走的,打平的,沒有增長的,甚至是往下掉的,那麼就要考慮是不是有病态的情況。

寶寶吐奶怎麼辦,很有可能是這2個原因導緻

當然,家長可能也會到過這種現象:

寶寶可能會在4個月開始就不長了或者長慢了。

其實,正常的寶寶頭三個月的生長速度本來就比較快,平均每個月是體重增長0.7公斤,就是一斤四。

後面9個月,就是第4個月到12個月增長的速度就開始慢下來了,差不多是減半的速度。

是以隻要寶寶的身長和體重是沿着生長曲線增加,就無需過分擔心。爸爸媽媽對嬰兒做好安撫,緩解寶寶痛苦不安情緒後,接下來要做的是改善護理方法以及喂養方式。

寶寶吐奶怎麼辦,很有可能是這2個原因導緻

●怎麼進行喂養改善?●

01

在嬰兒清醒的狀态下哺乳

首先,應在嬰兒清醒的狀态下哺乳,哺乳的時候讓寶寶采取半坐位或者斜位,建議将嬰兒床床頭擡高15~30度角,讓寶寶保持頭高腳低位,而不要采取完全的卧位。

頭高腳低位可以使寶寶胃裡面的奶不容易返流到食管和口腔。

寶寶吐奶怎麼辦,很有可能是這2個原因導緻

02

喝奶時避免吸入過多空氣

喂奶的時候強調協助寶寶正确的含住乳頭,吃母乳的情況,多數都能夠含得比較好。

如果是用奶瓶進行人工喂養,要注意小朋友的嘴巴跟乳頭含接是否緊密,如果含接不好,容易吸入有空氣,空氣會占一部分的胃容量,導緻胃容量相對不足,奶容易返流。

喝完奶之後,要豎抱寶寶,讓小朋友靠在家長的胸背上,然後輕輕的拍打他的背部,讓他打嗝,把不小心喝下的空氣排出。

03

首選母乳喂養,避免過度喂養

首選母乳喂養。母乳喂養的小孩溢奶的情況相對少一些。

母乳是六個月前嬰兒的最好食物,在能夠純母乳喂養的條件下,我們鼓勵爸爸媽媽盡量做到純母乳喂養。需要注意的是過度的喂養,容易導緻小孩胃蠕動節律紊亂。

我們建議,當小孩有饑餓感的時候,差不多隔三個小時左右才去喂他,而不是随時喂,或者在三個小時内喂好多次。

04

及時添加輔食

相比液體食物,糊狀和固體的食物在重力作用下更不容易返流,是以我們很強調在适當的時候(一般是4-6個月)就要合理添加糊狀的食物。在六個月的時候可以正式添加。

05

必要時選擇部分水解配方奶

因為配方奶的胃滞留時間比母乳要長,是以這個時候可以選擇部分水解配方奶,可稍微減短奶在胃的滞留時間,可減少吐奶的情況。

06

能不用藥物就盡量少用藥物

如果小朋友吐奶時間很長、量很大,需不需要用一些藥物改善一下?

這個就要具體咨詢你的醫生,讓醫生根據寶寶的具體情況去判斷。

寶寶吐奶怎麼辦,很有可能是這2個原因導緻

我們的原則是,對于嬰兒吐奶或者溢奶,如果是生理性的現象,是功能性的胃腸道消化不适的表現,能夠不用藥物就盡量的少用藥物,主要通過護理和飲食的改善來緩解或者解決。

作為新手寶爸寶媽

你們在日常照顧寶寶的過程中

還有什麼疑惑?

歡迎來留言區聊一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