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四種能力,擁抱AI的挑戰

作者:元宇宙夢想工廠
四種能力,擁抱AI的挑戰

EMPATHY

chatGPT的崛起,再次把人工智能的熱度推到了頂點,也把未來的不确定以更直接的方式,呈現在我們眼前。但我依然相信一句話:知識因人而來。解決一個難題,固然需要邏輯、算法和資料,但還需要對人性準确的洞察,需要人與人之間的激發,更需要引領衆人的影響力。

對我們大多數人來說,AI長期以來隻是個話題,但現在不同,它已經成為了現實的力量,甚至是我們審視自我、做選擇做決策的背景闆。

當下所說的最佳實踐,是否能通過人工智能時代的測試?在與人工智能并行的時代,一個人暫時不會被替代的核心價值到底是什麼?

第一種能力,共情力

還有一位同學,來自北京的熊忠雄,是一位心理咨詢師,共情本就是他工作的一部分。但這次他的分享,是可以幫每個人解決情緒問題的好工具。忠雄告訴大家,如果遇到家人朋友情緒崩潰,你可以問他三個問題:

第一,發生了什麼,你願意講給我聽嗎?我們可以慢慢來。

第二,是什麼原因讓你有那麼大的情緒?你最在意的是什麼?

第三,想象一下,如果這個時候有一陣妖風吹來,麻煩都消失了,你會有什麼變化?

多數時候,這三個問題問出來,對方的情緒都會緩和很多。最近幾年衆所周知的原因,很多行業不景氣,無論是家庭還是工作環境,安慰、陪伴、鼓勵,都比過往更需要關注。也許人工智能可以說出同樣準确的話語,但隻有人,可以傳遞溫度。

來自成都校區的楊濤,是一家劇本殺企業的創始人。劇本殺在城市瘋狂生長,多數公司都圍繞劇本和場景搭建做文章。但楊濤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對使用者的洞察。他發現來玩劇本殺的人,是要扮演一個跟日常不同的角色,是以,你不要太過在意他是誰,你就把他們當成有點中二的孩子。這裡解釋一下,中二是網絡流行語,指的是青春叛逆期的孩子身上,某種特别自我的狀态。這樣一來,楊濤跟使用者打交道的邏輯就簡單了,甚至他招聘的員工,也多少帶點中二氣質。

在商業領域,我們經常講使用者洞察,但使用者洞察已經逐漸成為大資料和算法的領地,就好像看X光片,機器比醫生準确率更好。但共情力則不同,共情力講的是感同身受,設身處地。在人工智能發展出人類的情緒和欲望之前,人和人的互相感覺,依然彌足珍貴。哪怕有一天人工智能比人更像人,比人更了解人,那不也從另一個角度承認,我們依然需要真實的同類嗎?

第二種能力,稀缺性

著名社會心理學家羅伯特·西奧迪尼說:稀缺性究竟是什麼?是數量少的說了算!這裡還要加個前提,稀缺的東西,一定是他人所渴望擁有的,用商業的話說,就是有真需求。人工智能讓資訊擷取更加容易,未來還有什麼存在稀缺性?

深圳的韓子彬,是B站第一位單簧管UP主。在中國鋼琴學習者有5000萬,單簧管也就10萬左右。無疑,這是個小衆領域,韓子彬擅長的樂器稀缺,但也許這個領域的需求也很稀薄。怎麼能喚起粉絲的興趣?韓子彬的方法是轉調、搭橋和彈前奏。說實話,我不通音律,是以沒有搞懂這些專業名詞,但這樣做的結果,是大幅度降低了人們入門單簧管的難度,快速給到初學者正回報。韓子彬在B站從找不到同僚,到建立了8個交流群,有4000多位成員。韓子彬創造的稀缺性,不是演奏技能,而是創造互動關系的能力。

關于稀缺性,杭州呂瑜潔的分享,也是很好的例子。她2018年從體制裡辭職出來,專注寫作。2017年她開始創作一部以唐代詩人王維為主人公的曆史小說。曆史小說既要有曆史的真實,又要有虛構作品的适度演繹。當時她面臨的最大挑戰,就是有關王維的史料少之又少,《舊唐書·王維傳》一共不到1000字,而她的目标是寫出一部100萬字的曆史小說。後來,她從王維的詩歌和文章入手,發現了大量有效資訊。舉個例子。王維對妻子非常深情,妻子去世三十多年,王維沒有再續弦,孤獨終老。

對于小說創作,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故事基底。但王維妻子何時去世,史料中沒有明确記載。一個偶然的機會,呂瑜潔查閱到在王維為道光禅師寫的墓志銘中有一段話,推測出王維看破紅塵拜在道光禅師座下的時間,然後由此推斷出王維妻子亡故的時間。2021年,呂瑜潔完成了這部将近百萬字的長篇曆史小說。

史料的稀缺,反而給呂瑜潔留下了大量研究創作的空間。而在王維這個人物題材上,呂瑜潔的作品在市場上也具備了稀缺性的特征。

第三種能力,系統思考

你應該知道彼得·聖吉的名著《第五項修煉》,他提出的五項修煉中,最重要的是系統思考。彼得·聖吉有一個重要的提醒:“因和果在時空中并不緊密相連。”出現一個問題,我們總是容易在相鄰的地方尋找原因,而忽略事物的内在結構。如果研發效率低,我們就在研發部門找原因;如果銷售無法達成目标,我們就搞促銷活動;如果員工總遲到,我們就購置一套智能打卡考勤軟體。最後的結果,往往是老問題沒解決,又制造了新問題。這就是缺乏系統思考的表現。

上海的呂彩玲是一位中學校長,也是一位化學老師,她分享的題目是怎樣解決孩子考試粗心的問題。家長看孩子粗心,想到的可能就是意外,是習慣不好,或者是知識掌握不牢。但是呂校長作為教育專家,她看到的是一個孩子學習能力的系統性不足。考試是什麼?不隻是對所學知識點的評價回報,還是一場有限時間裡緊張的智力活動。你看,發現了這個系統邏輯,解決問題就多了一個次元:如何管理孩子的注意力資源。而注意力資源的管理又可以分為兩個子問題,一個是如何集中,一個是如何配置設定。如果再把考試拆分成考前、考中、考後,就會形成一套解決粗心問題的系統政策。用呂校長的話說,這叫“用系統對抗系統”,最終不僅要解決考試粗心,更要提升一個人的基礎學習能力。

這就是系統思考的價值,既看到局部的因果關系,又能夠站在未來思考問題,走到上遊去解決問題。

第四種能力:意義感

我要講的第四種能力,是意義感。如果是比拼邏輯運算,結構化表達,今天的AI已經超過絕大多數人了。但人類社會的運作,很多時候并不是遵循理性計算的過程。馬克思·韋伯有一句很著名的話:“人是懸挂在自己編織的意義之網上的動物。”

你選擇的意義、你堅信的價值,不僅僅是一個精神層面的存在,還是能把一件事做成的關鍵要素。

北京的徐元景,是一位醫學博士,從事新藥開發20餘年。他的分享給我留下的印象就是6個字:慢慢做,很值得。

徐博士說到了三個10。一種新藥,往往是10年開發,耗資10億,銷售10億。不過,前兩個10幾乎是确定的,但能不能賣過10億,不确定性很多。是以,新藥開發是一個周期長,風險高的領域。具體到他的工作,一年下來,可能就是做了幾十例臨床實驗,能不能治病,能不能帶來豐厚的商業回報,都是未知。即使經曆漫長的努力後成功了,參與的人都很難判斷,能夠歸于個人的光芒究竟有多少。

從人的本性出發,我們希望更快成功,需要更多的正回報才能保持驅動力。但徐博士說,新藥開發不能快,不能省去任何經過科學驗證的步驟。這個領域的工作,注定很慢,有效回報很少,需要耐得住寂寞。但是,這就是人的另一面,我們可以被意義驅動,去做出一些看似不經濟的選擇。

也許AI并不是一個新挑戰。每一次的技術變革,在儲存和處理資訊這個能力上,機器都把人甩的越來越遠。但這也是對人的一種解放,我們不用在低水準的勞動上消耗時間精力,轉而投入到更具挑戰性的工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