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北鬥GNSS無人巡檢車輛的高精度定位定向應用方案

需求概述

本GNSS車輛高精度定位系統應用方案主要基于北鬥/GNSS衛星高精度定位技術,以實作對無人巡檢車的智能控制和自主導航的功能。使用者企業的具體需求概括如下:

實作對無人巡檢車的高精度定位,達到厘米級精度;

需要具備GNSS高精度定向功能;

考慮到各種外界環境對系統定位效果的影響,系統設計中需要考慮采用IMU進行組合導航,但是經最終溝通決定本方案中暫不涉及組合導航内容;

RTK差分資料鍊需要支援無線數傳電台和無線網絡傳輸兩種方式;

總體方案

無人巡檢車定位系統方案設計的核心功能是車輛高精度定位定向,基于GNSS衛星載波相位差分技術是目前在高精度定位方面最先進的技術,而且經過十幾年的廣泛民用化,成熟度非常高,同時,近幾年中國北鬥衛星導航系統(BDS)的蓬勃發展和應用,使GNSS高精度定位技術在穩定性方面和可靠性方面又得到極大的提升。北鬥GNSS高精度定位定向技術的顯著特點是:

全天候工作——不受雨雪風天氣的影響,不受光線影響;

定位精度高——采用不同的定位産品和工作模式,可以分别得到米級(單點定位)、亞米級(僞距差分)和厘米級(載波相位差分(RTK))定位精度;

測速精度可達0.03m/s;

測向精度可達0.2°(@1米基線)

除高精度定位技術外,通訊是本方案的另一個關鍵環節,通信鍊路系統包括車載終端與控制中心之間的資料上報、GNSS基準站與車載終端之間的差分資料播發兩個方面。通訊技術目前可選方法多種多樣,通訊主要考慮安裝便捷性、傳輸穩定性、可容納終端容量、網絡安全和安裝及維護成本等,綜合考慮上述因素,我們提供了幾種可選方案,詳見下文。

1、系統工作原理

GNSS基準站(CORS服務或自建RTK基站)将差分資料通過網絡或電台播發給車載終端,車載終端中的GNSS接收機實時件定位解算,并将解算結果(精确坐标、方向和速度等)再發送至控制系統。控制系統收集到上述資訊後,綜合分析并作出相應的處理。以下是基于網絡差分和電台差分兩種方案,RTK系統工作原理示意圖。

北鬥GNSS無人巡檢車輛的高精度定位定向應用方案

圖1 基于地基增強網的高精度産品應用及原理示意(使用移動通信)

北鬥GNSS無人巡檢車輛的高精度定位定向應用方案

圖2 基于數傳電台的高精度産品應用及原理示意(單基準站模式)

2、通訊方案

目前常用的資料通訊方式有兩種,一種是數傳電台通訊,一種是通過區域網路或者Internet網通訊。根據實際應用成熟度來看,定位定向資料上傳方面,目前基本上都是采用網絡通訊,如果不需要将該資料上傳,則不需要考慮此項通訊。

北鬥GNSS無人巡檢車輛的高精度定位定向應用方案

圖3 通訊方案圖

幾種通訊方式的優缺點大緻分析如下:

北鬥GNSS無人巡檢車輛的高精度定位定向應用方案
北鬥GNSS無人巡檢車輛的高精度定位定向應用方案

3、電台通訊

對于電台通訊,由于GNSS移動站已内置接收機電台子產品,使用簡便,重點是基準站的建設,基準站連接配接的示意圖如下:

北鬥GNSS無人巡檢車輛的高精度定位定向應用方案

圖4 電台模式基站連接配接示意圖

作為GNSS差分參考站,基準站的信号品質對終端定位精度的影響是非常重要的,是以需要確定基準站天線的信号良好。基準站的建設和選址基本要求如下:

盡量選擇高處、空曠的位置,保證天線位置水準線15度以上沒有遮擋;

與易産生多路徑效應的地物(如高大建築、樹木、大面積水域等)的距離不小于200 m;

距電磁幹擾區(如微波站、無線電發射台、高壓線穿越地帶等)的距離不小于200m;

避開易産生振動的地帶,并保證GNSS天線的牢固性和安全性。

4、區域網路wifi通訊

區域網路通訊一般采用無線網橋裝置搭建,它利用無線傳輸方式實作在兩個或多個網絡之間搭起通信的橋梁。無線網橋采用IP傳輸機制,接口協定采用橋接原理實作,具有組網靈活,成本相當對較低的特征,适合于網絡資料傳輸和低等級監控類圖像、資料等傳輸,廣泛應用于各種基于純IP構架的資料網絡解決方案。

網橋區域網路示意圖如下:

北鬥GNSS無人巡檢車輛的高精度定位定向應用方案

圖5 區域網路示意圖

考慮到對監控區域的完全覆寫,且可能存在樓房等建築物或構築物的遮擋,需根據現場的實際情況确定基站的數量,以保證良好的通信效果。

北鬥GNSS無人巡檢車輛的高精度定位定向應用方案

圖6 區域網路原理圖

5、3G/4G網絡通訊

如果要采用地基增強網的差分服務資料(如千尋),一般采用3G或4G網絡通訊,目前A300型号接收機内置CORS服務接入點,支援NTRIP通信協定,插入開通流量的SIM卡,通過簡單的設定即可實作CORS差分。其使用方法可以參考圖1.

目前對使用者來說,常用的兩種接收機形态是GNSS闆卡和接收機終端,其差異在于,闆卡尺寸小,易于內建,但需要二次開發;接收機終端尺寸較大,但可以直接安裝使用,應用難度低,企業可根據自身業務需求進行自由選擇和比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