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融合定位技術(FLP)介紹

手機定位的途經可以從GPS、基站資訊、WiFi資訊以及藍牙Beacon、加速度傳感器資訊擷取,每一種定位方式都有利弊。但是在傳統的LBS開發過程中,開發者需要自己設定定位的方式,以針對不同的使用場景。另外,基于GPS和基站定位的耗電量較大,這也限制了定位功能的使用場景。

融合定位技術融合了目前市面上的所有定位方式,包括GPS、基站定位、Wifi定位、藍牙定位以及傳感器定位,可謂定位技術集大成 者。

在國内,這種融合定位技術的實作,主要是通過第三方的位置服務廠商(例如:高德)與手機晶片廠商進行合作,進而在手機硬體和系統層次內建融合定位技術。

融合定位技術的出現将原有的手機定位技術帶來了諸多改善,這種變革可以歸納為以 下幾點:

(1) 降低了開發 者的開發門檻,開發者無需根據使用場景 判斷定位模式,而是将此部分工作交由手機晶片和系統來處理,并時刻保持最優的定位方式。

(2) 定位效果不受周邊環境影響。GPS定位無法在室内 、隧道等區域使用,而基站、WiFi定位也受網絡信号制約,融合定位能夠在 上述環境下 自動以傳感器輔 助定位,是以不受上述環境因素影響。

(3) 由于 融合定位技術将定位邏輯以及關鍵定位技術融入了晶片中,是以可以将定位能力随晶片而植入各種硬體終端之中,例如PC、無人機等,系統能夠自動根據硬體狀況而指定定位政策。

(4) 大幅度地節省電力消耗。由于GPS定位對電量消耗很 大,是以融合定位能夠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自動以低功耗的方式(網絡定位、傳感器)進行定位。

(5) 地理 圍欄功能得以真正 意義地實作。 目前國内移動應用的地理圍欄是通過内置于移動端應用的定位SDK來實作相關功能, 是以隻有在該應用啟動時才可以 觸發地理圍欄功能。 而 內建于ROM内的融合定位技術 ,能夠提供真正意義的地理圍欄,實作 從系統層到應 用層互動的位置 提醒。

(6) 融合定位技術能夠對用 戶的運動狀态自動檢測。由于融合定位技術包含通過加速度傳感器獲得的使用者運動資訊,是以可以判斷出使用者目前的運動狀态,是駕 車、步行或是跑步等,對于主打運動和健康的智能硬體和移動端應用來說,能夠實作人機之間資訊的互動,進而實作更豐富的使用者體驗。

(7) 融合定位技術 能夠更全面地記錄使用者的運動曆史軌迹。由于能夠以低功耗方式記錄使用者的 軌迹,并且可以不依賴網絡和GPS信号,是以可以更加持續地追蹤使用者的位置,在使用者軌迹回訪時,會比以往的技術更加平滑、省電。

綜上所述,融合定位技術會帶給移動網際網路更多益處,對于開發者來說,LBS相關的開發難度會降低,地理圍欄功能也能發揮更多用途;對于使用者來說,在使用移動應用時會更加省電、更 加精準,而且不用再忍受環境因素對手機定位的限制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