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醫療器械軟體注冊申報-核心算法

依據軟體設計規格(SDS)和使用者說明書列明核心算法的名稱、原理、用途和類型。核心算法包括後處理算法和人工智能算法,其中後處理算法通常會改變原始醫學圖像或資料,包括但不限于壓縮、分割、配準融合、三維重建、量化分析和異常識别;人工智能算法通常基于資料庫進行分析處理,包括但不限于模式識别、神經網絡和專家系統。類型是指公認成熟算法(公開文獻專利标準、原理簡單明确、上市超過四年且無不良事件)或全新算法(源自科學研究和臨床資料)。

核心算法送出材料的詳盡程度取決于安全性級别和類型。當安全性級别為A級時,公認成熟算法可隻列明名稱,全新算法應描述原理和用途。當安全性級别為B級或C級時,公認成熟算法應描述原理和用途,全新算法除描述原理和用途外還應提供安全性與有效性的驗證資料。

醫療器械軟體實質首次注冊應列明所有核心算法的名稱、原理、用途和類型,實質重新注冊應列明本版新增核心算法的名稱、原理、用途和類型。

這篇文章目的是備注下醫療軟體注冊申報中其中的一個步驟:核心算法!好多軟體隻有業務流程,但這裡一定要寫算法,不能寫無。。。不隻要寫,還要提供安全性與有效性的驗證資料。就是說,醫療軟體中一定要有算法,該算法一定要能提供相關材料,能證明算法是安全的,有效的。

注意,軟體的測試報告能起到的作用極其有限。證明算法需要的是:

  1. 第三方權利機構證明;
  2. 已發表的論文;
  3. 已獲得實審的專利;
  4. 臨床驗證資料對比;

而且,證明的過程要圍繞安全性和有效性這兩個因素。

醫療器械軟體注冊申報-核心算法

軟體設計規格:SDS Software Design Specification 軟體設計規範

參考文獻:

https://www.cmde.org.cn/CL0030/1882.html

https://www.cnblogs.com/winghawk/articles/16311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