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論時機(經典)

作者:洞讀

曾國藩曾有言:

“惟有休養士氣, 觀釁而動,不必過求速效,徒傷精銳,迨瓜熟蒂落,自可應手奏功也。”

其中大意是講:帶兵打仗,隻有在休養士氣時,伺機而動,懂得穩住情緒和心态,不必過于追求速勝而白白耗費精銳之氣。

待到時機自然降臨,這個時候打勝仗就像瓜熟蒂落一般有規律地降臨,然後一出擊便可以殲滅敵人,凱旋而歸。

做人,做事,也是同樣的道理,欲速則不達,不如平心靜氣一些,看淡看開一些。

如此,避免陷入“勢窮力竭”的境地,默默為自己蓄能,養成堅忍的氣概,熬過困境,靜待花開。

論時機(經典)

靜待時機,蓄勢蓄力

實際上,一個人的品行和氣質,在關鍵時刻會暴露得纖屑不遺。

可以說,一個人遇到問題,以及解決問題所呈現出來的态度、方式、神态、情緒、心态等等,就已然可以看出這些人是英雄還是懦夫。

顯然,英雄者,懦夫者,都不過是時間的産物,也是由被動和主動改變所帶來的結果。

是以,一個人是否可以走向成功,很大原因在于他是否能夠做到持續不斷地蓄勢蓄力,為自己積攢資源,收獲先機,靜待時機。

時機,可以是等來的,可以是自己去創造的,也可以等自己去創造的。

司馬懿隐忍數十載,最終滅掉曹氏集團,進而為自己的後輩開辟出來了一條陽光大道,就是因為司馬懿敢于堅持十年如一日的隐忍、蓄勢、蓄能,進而靜待時機。

可以說,但凡司馬懿沒有忍住,沒能掩蓋好自己的野心,一旦被發現他的企圖心,便立馬墜入萬劫不複的地步。

是以,做人做事,有了目标之後,首先要做到的就是懂得保持低調的風格,默默無聞地蓄勢蓄能,然後慢慢地為自己等待時機,創造機會。

論時機(經典)

敢于打持久之戰

人這一生,一旦有了一步登天的念頭,就容易走向失敗。

畢竟,越是渴望着在短時間内就取得成功的人,往往是最不可能收獲成功的人。

同時,那些想要一蹴而就的人,在現實裡也基本上無法達成自己的目标的類型。

因為,在這個世界上,任何性質的收獲,都不可能是憑空而來的,正所謂天上不會掉餡餅,如果你想吃免費的午餐,就必須付出其他方面上的價值。

要想收獲時機也是如此。

時機的降臨,前提要麼是自己堅持得足夠久,要麼就是自己足夠強大。

唯有如此,才能擁有足夠的資本和能力來擷取。顯然,收獲時機的最好方式,就是靠自身不斷地修煉、磨砺,然後心如鐵石,意志堅韌。

最終,達到一種“繩鋸木斷”,“鐵杵成針”的效果。

這,便是通過持久戰來達成目标的特效,更是量變達成質變的奇效。

顯然,一個人若是敢于打持久戰,就一定可以在這個過程裡,收獲到時機,也讓自己具備了掌握時機,運用時機的效用。

論時機(經典)

抓住時機,實作翻身

時機不是見人都能有,都能遇到的。

可以說,唯有那些不斷地去挖掘機會,尋找時機的人,才能慢慢地從現實當中尋覓一些商機,嗅到一些機遇,然後真正掌握住要素,去創造屬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任何時候,一個隻有真正懂得抓住時機的人,才能實作翻身。

也唯有不斷地提升自己、修煉自己、認識自己、挖掘自己、創造自己的人,才能一步步地走向獨立,走向強大,走向成功。

是以,一切的改變,都建立在行動上,而正确的行為和堅持,則越容易取得一定的機會和時機,然後一旦抓住,便可實作宏觀目标,脫胎換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