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如何提高社群活躍度

很多人都在說社群、做社群、但是,卻很少有人真正的清楚社群的底層邏輯,下面我們來分享社群的概念。

一、社群的定義

社群是基于價值觀統一的人,聚集形成的群體或組織,是由共同追求、共同理想、共同目标、共同興趣的人聚集而成的群體。有内容有互動,由多種形式組成。社群實作了人與人、人與物之間的連接配接,提升了營銷和服務的深度,建立起高效的的會員體系,增強了品牌影響力和使用者歸屬感,為企業發展賦予新的驅動力。

二、社群的産生背景

根據馬洛斯需求層次理論可看出,随着使用者的基本需求得到更大程度的滿足,對中層與上層需求的欲望加強,網際網路社群的發展滿足了使用者對于人際交往的需求,也同時為使用者搭建了資訊内容擷取和娛樂消遣的平台。

移動網際網路的快速發展,已基本實作線下與線上融為一體,使用者可通過移動網際網路随時随地進行互動交流,突破傳統的時間、空間、地域等局限,多元化的移動終端和應用服務,使社群功能得到延伸,社群價值得到放大。無論是對于内容創造者還是行業領域大V、企業來說,社群都是其接觸使用者了解使用者的最佳方式之一。

三、社群普遍存在的問題

我們看到的各種社群,熱鬧有餘,但真正能夠建成社群形成良性盈利模式的,卻在少數。社群管理者通過各種手段,拉攏成員,組建社群。然而,沒用多久社群便喪失活力,成為了灌水群,廣告群,沉寂的死群。相信這是很多做社群的人遇到的問題,也是比較棘手的問題。

那麼如何才能提高并保持社群的活躍度呢?我們應從社群價值、内容、活動、獎勵等方面入手。

四、提高社群價值:

想要提高社群活躍,首先要提高社群的價值。無價值的社群随着社群人員的增加将會出現惡性循環:各種灌水、無意義的聊天增多。這時候,社群的元老、有價值的成員漸漸發現–這裡已經不再是熟悉的地方,是以的一切都變得毫無意義,是以主動選擇潛水或者退群。

無意義的閑聊越來越多,讓有追求的社群成員漸漸離開;有追求的社群成員的離開,導緻社群影響力日趨平庸…就這樣,形成了惡性循環。

1)社群成員篩選:

社群,就是同等的一群人聚在一起。所謂的“同等”,就是自身的價值基本相同,至少在同一個階梯上。結識朋友都選擇比自己更優秀的人,社群亦是這個道理。是以,對社群成員的品質也要進行篩選。

社群在提供價值的同時,社群成員自身也要擁有一定的價值。比如,擁有某些資源、某個領域的達人等等屬性。社群成員的自身價值又能提高社群的整體價值,兩者是互相促進的。社群價值提高,就更能吸引高品質的成員價值,形成一個正向的循環。

一個社群擁有一些高品質的成員,然而,為了擴大規模,泛濫的加入成員,那麼,這些成員會拉低整個社群的價值,那些高品質的成員就有可能因為社群價值的降低而流失。是以,社群成員品質的篩選很重要,是保證社群價值的基礎。

2)社群資源共享:

所謂的“社群經濟”,其實也就是“共享經濟”。那麼我們來了解下什麼是“共享經濟”:一般是指以獲得一定報酬為主要目的,基于陌生人且存在物品使用權暫時轉移的一種新的經濟模式。其本質是整合線下的閑散物品、勞動力、教育醫療資源。有的也說共享經濟是人們公平享有社會資源,各自以不同的方式付出和受益,共同獲得經濟紅利。”

共享經濟就是将你閑置的資源共享給别人,提高資源使用率,并從中獲得回報。從字面上也好了解:共:公共;享:享用。其核心點是:付出和受益。是以,社群在營運的過程中:

1、社群成員與社群之間:成員為社群付出,社群讓成員受益。

2、社群成員與成員之間:社群成員之間将各自閑散資源進行互換共享,共同獲利。

這樣社群就會形成一個高凝聚力的、高活躍度的社群。人都是趨利性的,相信沒有誰會舍得放棄能夠對自己有利的社群。

  1. 持續提供内容:

    沒有内容的社群略顯空洞。不同類型的社群,包括産品類、興趣類、知識類、資源類、項目協作類、混合類等等,都可以通過不同方式進行提供内容。

    内容提供可分為兩種形式:

    1、領域達人分享:

    同行業類的大咖、達人進行知識、經驗的分享,社群成員從中獲得知識、技能上的提升。

    2、社群成員UGC:

    也可以通過鼓勵群成員提供優質内容進行分享。社群成員自發提供内容的優點:一方面社群内的其它社群成員能夠從中獲益;另一方面也能提高提供内容的成員的虛榮心及榮譽感,增加對社群的粘性。

    4)社群福利發放:

    社群紅包:

    紅包對于社群建設有很大的作用。巧妙的利用紅包,可以激活社群成員的活躍度。但紅包是建立在直接利益至上的,是“弱吸引力”。紅包隻是激活社群成員活躍度的手段,不能太過依賴。

    社群周邊專屬産品:

    紅包可以刺激社群活躍度。不過這類物質動力,或多或少都存在這樣的缺陷:專屬度不足,不能更有效的讓社群成員産生社群歸屬感與社群印象感。

    是以,為了補充專屬度不足的缺失,社群專屬産品應當成為社群物質刺激的組成部分。相比較現金、實物,社群專屬産品不一定價值非常高,但一定要突出這一特點:社群烙印。社群周邊産品盡管成本不高,很容易加深社群成員的印象,提高社群成員的榮譽感、歸屬感。

    總結:

    通過提高社群價值、線上線下活動、紅包和物質獎勵、社群文化建設等方面,将會從物質、精神兩個層面激發社群成員的激情,形成社群成員歸屬感,增加社群成員粘聚性,進而打造活躍度極高的社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