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工業以太網交換機的三種轉發方式

交換(switching)是按照通信兩端傳輸資訊的要求,用人工或裝置自動完成的方法,把要傳輸的資訊送到符合要求的相應路由上的技術的統稱。根據工作位置的不同,可以分為廣域網交換機和區域網路交換機。廣域網的交換機(switch)就是一種在通信系統中完成資訊交換功能的裝置。那麼,交換機的轉發方式有哪幾種呢?接下來我們就跟随飛暢科技的小編一起來詳細了解下吧!

轉發方式:

1.直通轉發(cut-through switching )

2.存儲轉發(Store-and-Forward switching)

3.無碎片轉發(Fragment-free switching)

由于第三種方法主要是第一種“直通轉發”的變形,是以隻着重介紹第一二種方法。

無論是直通轉發還是存儲轉發都是一種二層的轉發方式,而且它們的轉發政策都是基于 目的MAC(DMAC)的,在這一點上這兩種轉發方式沒有差別。

它們之間的最大差別在于,它們何時去處理轉發,也就是交換機怎樣去處理資料包的接收程序和轉發程序的關系。

轉發類型:

      1、直通式(Cut Through)

      直通方式的以太網交換機可以了解為在各端口間是縱橫交叉的線路矩陣電話交換機。它在輸入端口檢測到一個資料包時,檢查該包的標頭,擷取包的目的位址,啟動内部的動态查找表轉換成相應的輸出端口,在輸入與輸出交叉處接通,把資料包直通到相應的端口,實作交換功能。由于不需要存儲,延遲非常小、交換非常快,這是它的優點。

     它的缺點是,因為資料包内容并沒有被以太網交換機儲存下來,是以無法檢查所傳送的資料包是否有誤,不能提供錯誤檢測能力。由于沒有緩存,不能将具有不同速率的輸入/輸出端口直接接通,而且容易丢包。

      2、存儲轉發(Store; Forward)

      存儲轉發方式是計算機網絡領域應用最為廣泛的方式。它把輸入端口的資料包檢查,在對錯誤包處理後才取出資料包的目的位址,通過查找表轉換成輸出端口送出包。正因如此,存儲轉發方式在資料處理時延時大,這是它的不足,但是它可以對進入交換機的資料包進行錯誤檢測,有效地改善網絡性能。尤其重要的是它可以支援不同速度的端口間的轉換,保持高速端口與低速端口間的協同工作。

      3、碎片隔離(Fragment Free)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