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情懷真的可以吃~緻文青

說實在的,這首歌名如其實的平凡。最标準的Trip-Hop節奏,最普通的四個和弦,最沒有驚喜的合成器音色,歌詞也是那山那山的波瀾不驚。就是這麼一首平平無奇的歌,卻在首發的7個小時内,狂刷一百萬次試聽點選。   這事兒,其實有什麼值得詫異的呢?因為唱這首歌的人是樸樹呀!在“文青”這個詞還沒有被 廣泛運用的年代,他已經身體力行地嘗遍了所有離經叛道的事兒。彈吉他,寫歌,退學,玩自閉,他永遠緊鎖的心扉,迥異于其他主流歌手的内省歌詞,甚至連他的 戀情——和周迅那段又美又酷的戀情,都這樣的别樹一幟。更重要的是,樸樹對上一張專輯還要追溯到2003年,當他如專輯名《生如夏花》那般絢爛之後,幾乎完全和娛樂圈隔離開去。終于,他宣布自 己今年就要推出新專輯了,并選擇了韓寒的電影作為他複出的首秀場,大家就這樣炸開了鍋。可你發現了沒有,微網誌、朋友圈上瘋狂轉發這首歌的人們(包括我自 己),他們并沒有太過在意樸樹這首歌技術方面的某些缺陷,他們隻關注樸樹重新唱歌這碼事,以及樸樹在歌中回顧這些年走過的路。“我曾經象你象他象那野草野 花,冥冥中這是我唯一要走的路啊”更是被大家貼得最多的金句。所有人都在借此緬懷十多年前聽樸樹《那些花兒》《New Boy》時的年華,那時候我們有着無盡的少年心氣,對世界是怎樣的不屑一顧,而今也如《平凡之路》所唱,生活裡仿佛隻剩下供樓供車還信用卡,還眼巴巴地盯着開放單獨二胎。可以說,樸樹點燃了所有人的淚腺,就連高曉松(微網誌)也不免媚俗了一把,說什麼“想起15年前的夏天,年輕的我們在莽莽大城和遠遠海邊拍電影。拍關于愛與等待,誓言和時光。如今生活水落石出,真好。”   我的樂評人朋友大地在聽完這首歌後,惡狠狠地說了一句:你們看,樸樹證明了羅永浩的那一 套其實是行得通的吧?在此之前,我們一直苦口婆心地勸大地,老羅那破手機有啥盼頭?現在這個年代,賣手機就賣手機呗,幹嘛還搶占道德制高點,非要扯着大家 講情懷。情懷是什麼,能吃嗎?可當我連續聽了五遍《平凡之路》、并打算再聽個五遍後,我猛地發現,原來,情懷真是一種可以填肚子的食物啊!每個人都有情 懷,認同樸樹偏執的人生觀是一種情懷,認同老羅的工匠精神也是一種情懷。總之,自己沒辦法實作的那些事、或者曾經努力過但最終還是放棄了的那些事,自己堅 信的那些舊日價值,如今依然有人在孜孜不倦地履行着,個人的情懷、或直接把它掉包,簡單粗暴地稱之為“認同感”,其實是最有煽動力的驅動内因。無妨,消費 社會裡,反正都是吃,有情懷總比沒情懷好吧?文/小櫻

轉載于:https://www.cnblogs.com/jcomey/p/41417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