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文版序 資産證券化可能成為區塊鍊最好的一個應用

謝平

區塊鍊,這個原本“高冷”的技術詞彙,自2015年以來,引起了目前一波又一波最為火熱的争議。到底什麼是 區塊鍊呢?一般人都是因為知道比特币而知道了區塊鍊,也都知道區塊鍊是比特币的一項關鍵底層技術,通俗些說,它就像是一個資料庫賬本,安全記錄所有的比特 币交易資訊。按照專家們更為專業的解釋來說,該技術的實質是,不同的節點共同參與的分布式資料庫,是一個開放式的公共賬簿。從資料包形成區塊,中間有一個 加密的哈希值計算(密碼學技術),把不同時間段的交易資訊連結起來,就形成了區塊鍊。

信用是金融活動的根基。具體到金融行業,人們正是希望能夠通過區塊鍊技術,低成本地解決金融活動中的信任問 題。傳統金融體系安排中,所有金融活動的監管及中介機構,包括産品登記、證券發行與交易、資訊披露、資金托管等方面,都是解決信任問題或者說金融中最為核 心的資訊不對稱問題。由于信任問題是一直難以解決的社會問題,是以,我們這個社會有很多的公信力機構。從反面來說,本次讓市場投資者失去信心的長達10年 的全球金融危機,全球貨币與資産價值的不穩定,就是數字貨币和區塊鍊技術被國内外衆多金融機構和個人追捧的一個重要背景,區塊鍊技術給我們創造了一個用 “共信力”來解決公信力問題的途徑。

網際網路科技與傳統金融機構有待進一步的融合。比如銀行業,就需要更加重視業務經營管理的數字化、智能化建 設,更加深入地推廣應用移動互聯、大資料、雲計算、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以科技改造業務、以科技推動創新。正是在這樣的思想和認識下,我認為區塊鍊技術也 可能為包括銀行、保險在内的機構提供目前許多問題的解決方案,不然目前很多以該技術為核心的金融科技公司并沒有存在的必要。另一方面,銀行家們也明白,區 塊鍊不會是銀行終結的信号,區塊鍊可以幫助銀行和金融機構尋找新的機會,更好地服務客戶。

由于對數字貨币與區塊鍊有一定的興趣,希望增加認識和了解,我與本書譯者林華教授暢談了上面的認識與體會。 這本著作是根據普林斯頓大學公開課改編的一部教材,主要讨論了比特币的一系列重要問題。比如,書中着重介紹了比特币的運作方式、比特币與衆不同的技術知 識、比特币安全性如何保障、比特币的匿名性特征、區塊鍊如何幫助比特币實作沒有身份的共識、人們在比特币這一平台上可以建立哪些應用程式、比特币的存儲和 使用、比特币挖礦、比特币監管,以及作者們對比特币的未來發展展望。我認為,在閱讀完如此專業的教材之後,對目前熱議的比特币和區塊鍊的各種争議觀點,我 們就可以具備去僞存真的能力,或許還能掌握基礎概念,并能夠開發出安全的、能與比特币網絡互動的軟體,甚至能夠把比特币相關理論應用于自己的項目中。

林教授曾經告訴我,資産證券化與區塊鍊有一個很好的結合點,這是我非常感興趣的一件事。衆所周知,區塊鍊被 人們認識主要起源于比特币。比特币的本質是數字貨币,區塊鍊的本質在于它是一個分布式賬本,而貨币系統本身就是一個賬本,這是它們能夠天然結合在一起的很 好解釋。隻不過,原來的貨币系統賬本是由央行控制和維護的,現在區塊鍊則是分布式的(也有說成所謂的去中心化),是大家一起共同維護的一個賬本。

資産證券化和區塊鍊如何結合呢?一直專長于資産證券化的林教授告訴我說,數字貨币的一個延伸在于代币 (Token Coin),什麼是代币呢?就是把資産變成貨币,代币作為資産使用權的證明,或者資産内在價值的所有權證明。資産變成貨币,就是一種證券化。如果我們能夠 建立一個賬本,将資産證券化池子中的資産,全部挪到這個賬本上,基礎資産的各種特征都做好标記,不斷循環,按交易時間更新區塊,不可篡改,定期跟蹤,就能 夠實作資産證券化與區塊鍊的一個有效結合。資産挪到賬本,還需要從三個層面來說,第一個層面是資産,第三個層面是賬本,中間需要一個開關或者說場景,形成 一個映射關系,即将資産映射到對應賬本上,實作所謂的貨币化。中間層需要一個場景,最可能的場景就是交易所,可以實作資産和貨币的交易。

當然,我和林華教授都一緻認為,這背後還有一個擔心,從金融角度來看,區塊鍊在技術上仍然不夠成熟,尤其是 在交易環節。國内外許多專家都明确估計過,區塊鍊技術可能還需要3~5年時間才能真正成熟。在這樣的背景下,如果區塊鍊技術被濫用,就會醞釀很大的風險, 就好比前兩年的比特币投機潮一樣。我認為,如果區塊鍊在交易活動中的跟蹤、項目資金使用的全程監控以及智能資産合約所需要的風險控制措施等效用發揮不出 來,隻是利用分布式的分散管理效果,希望在沒有一個第三方公信力機構的情形下保證信用,其結果會很容易搞得像P2P中的債權分拆分包一樣,現實中的風險并 沒有縮小,隻是被轉移分散到廣大投資人中去,最後出現我們看到的P2P機構跑路現象,更要防範的是,現有的P2P都将自己做的債權分拆,包裝成所謂的區塊 鍊金融。正如北京金融工作局霍學文局長近期所說的,“如果現在不規範區塊鍊技術,它又會成為非法金融活動的來源”。是以,我個人也強烈呼籲,我們要發展的 其實是符合金融監管和行業規則的技術創新,如果在區塊鍊技術基礎上從事不規範的金融行為的話,也會造成新的非法集資或者金融不穩定的來源。

不過,我依然看好區塊鍊技術在金融領域的運用,它不僅僅是貨币創造,而且是價值傳輸與公共賬戶。現在國内外 很多金融機構在價值傳輸,比如在支付結算、資産登記以及資産轉讓等方面也都有積極的探索。同時,由于區塊鍊是一個公開、透明、可追溯、不可篡改的分布式總 賬系統,區塊鍊技術可以有效降低支付、清算、結算步驟的出錯率,同時監控每一步資金的流入流出情況,是推動誠信社會建立的有效手段,區塊鍊有利于金融監管 的一面。随着監管與市場主體對區塊鍊技術的認識不斷加深,以及該技術不斷走向成熟來保證資産的真實性,和林教授一樣,我相信資産證券化極有可能成為區塊鍊 最好的一個應用。

基于以上的了解和認識,我欣然為林華教授這部翻譯作品作序。

謝平

 2016年7月

來源:我是碼農,轉載請保留出處和連結!

本文連結:http://www.54manong.com/?id=434

'); (window.slotbydup = 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u3646208", container: s }); })(); '); (window.slotbydup = 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u3646147", container: s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