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透過美聯儲官員聲音判斷加息前景

作者:新京報
透過美聯儲官員聲音判斷加息前景

當地時間2023年5月3日,美國華盛頓,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在新聞釋出會上就當天的加息決定發表講話。圖/ic

文|中國外彙投資研究院院長 譚雅玲

今天市場最值得關注的在于:美聯儲多位具有影響的官員一緻穩定加息現狀與預期,這與市場目前偏向降息預期反差極大,誰是真言?美聯儲加息是否投機炒作為主,攪渾市場輿論導向将是美聯儲與美元高端水準與能力的展現,美聯儲加息需要斟酌美國現實和長遠的本質特性。

美聯儲主要官員怎麼說的?

周一美聯儲4位官員對貨币政策進行了評論,偏向鷹派立場足以表明美聯儲政策宗旨與規劃難以改變。

雖然美國通脹下降存在,但美國通脹高位是現實甚至未來通脹再次上漲依舊存在較大機率。盡管市場押注美聯儲6月不加息,甚至9月降息可能性提高,但美聯儲多數官員認為加息仍有很長的路要走,抗擊通脹的工作還沒有完成。

其一是美國亞特蘭大聯儲主席博斯蒂克認為,至少在2023年不會降息,他預計更有可能加息。“對我來說,控制通脹是首要任務。我們必須回到我們的目标。如果這會有一些代價,我們必須願意承擔。”“我們看到通脹一直持續較高,消費者在支出方面非常有韌性,勞動力市場仍然非常緊張。所有這些都表明價格仍然面臨上升壓力。如果有行動偏向,對我來說,更可能是進一步加息而不是降息。”

其二美國明尼阿波利斯聯儲主席卡什卡裡重申通脹率太高,未來美聯儲達到通脹目标之前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勞動力市場不像9個月前那樣繁榮,但總體上仍然強勁。4月美國CPI同比增幅回落至4.9%,低于前值5%,為連續第10次下降,創2021年4月以來最小同比漲幅,但“我們不應該被幾個月的良好資料所迷惑。”

其三美國芝加哥聯儲主席古爾斯比表示5月加息決定對他來說很艱難。他說,“對我而言,5月加息是一個很艱難的決定。”美聯儲擔心官員們過度緊縮,但最終他投票支援了這一措施。他表示:“去年我們進行500個基點的加息對經濟影響還未完全顯現。此外,信貸條件也很緊張。是以,我認為我們應該特别謹慎。”“我們需要考慮到這一點,而唯一的辦法就是坐下來觀察。”盡管他沒有明确支援在6月暫停加息,但他表示官員們仍需幾周時間來評估即将出爐的資料。

其四美國裡士滿聯儲主席巴爾金認為,如果通脹持續,美聯儲加息将“沒有障礙”。盡管美聯儲決策者應始終對金融穩定保持“敏感”,但這些擔憂不應優先于央行對抗持續通脹的努力。“如果通脹持續下去,或者(但願不會)加速,我認為進一步加息沒有障礙。”他将主張采取一種“穩健”的方式,以“減輕任何潛在過度修正的損害”。“在我看來,加息道路對金融穩定構成的挑戰并不明顯。我不認為有必要因為金融穩定風險而做出不同的決定。”

上述事實表明,目前市場情緒化與美聯儲政策明确性存在差異,通脹與加息并不沖突,美聯儲加息不會輕易放棄與改變。

美國經濟基礎到底怎麼樣?

央行貨币工具加息是一種宏觀調控的工具,其旨向在于穩定與協調經濟。

一方面市場需要回顧美聯儲加息之後美國經濟怎麼樣?另一方面是銀行需要檢討美聯儲加息是颠覆銀行風險的原因嗎?2022年美聯儲7次加息450點,尤其6月之後連續加息75個點達4次,美元基準利率達到4.5%左右速度很快,但最終美國經濟全年增長2.1%,特别是經濟總量創曆史新高達到25萬億美元新水準。期間美國上半年經濟呈現兩個季度經濟衰退的奇特表現,而實際結果至今并沒有任何資訊評論美國經濟衰退的階段與狀況。這才是我們當下值得檢討與思考的重點。

目前美國失業率穩定3.4%,這是50年新低水準,加之美國就業率保持25萬人的基本偏高資料,這是美聯儲加息的底氣,也是貨币政策參數重要支援。

資料顯示,美國4月新增非農就業人口25.6萬人并連續13個月超出經濟學家預測,失業率降至3.4%這是今年最低水準。根據美國經濟結構特性,美國經濟超70%的消費支出應當是宏觀經濟基礎,消費購買力來自于貨物充足不言而喻,美國貿易逆差資料創曆史新高足以表明美國消費準備充足性,企業去庫存仍然是不可回避的準備應對之優。而美國居民收入、财富積累更是消費支出能力重要組合。從居民收入看,美國個人收入中雇員薪酬占比最高,其次為個人轉移支付收入,而雇員薪酬主要取決于就業狀況,個人轉移支付收入則以社會保障、醫療保險和補助為主。美國保留工資(勞動力從事新工作所接受的最低工資)上至創紀錄7.6萬美元,過去兩年個人轉移支付收入實作5.9%和8.7%并升至1984年最高位。居民财富方面,截至2022年美國居民總資産158萬億美元,2023年第一季度美國個人消費支出增長3.7%,環比增長1%,這都是兩年最高水準。

美國國内消費的收入厚實,價格與結構配置是經濟構成積極性的支撐,也是美聯儲敢于快速加息的環境與要素保障。而美國銀行風波是因為小銀行無存款準備金,甚至錯判美聯儲加息步伐所緻,其預見性不足是銀行緻命原因,但卻展現美國銀行體系協調機制合力與穩健,美國銀行事件是烏龍手法的政策應用,而非問題嚴重至極。

美聯儲加息短期為長期?

美聯儲資質的特殊是認識美國央行實力的關鍵。

一般國家央行市政府出資,美聯儲是财團股東注資,機構有錢有實力是美聯儲特性,掙錢積累财富是美聯儲個性,股東不會幹賠本買賣才是美聯儲政策背景與邏輯的特别與關鍵。美聯儲是一家私人開辦的銀行,以營利為目的是美聯儲猶太集團控股的特性。其核心股東是4大猶太家族,此外還有每個地區的美國聯邦儲備會員銀行,12家銀行根據資産比例享有一定股權,但屬于非營利機構。而美聯儲的美國聯邦儲備局是美國政府代表僅占10%的股權,美聯儲機制的特殊性是貨币政策規劃的基礎與核心,其隻幹掙錢的買賣、不會做得不償失賠錢的短線事情。

是以,美聯儲加息一定是事先評估了市場風險與自身訴求做出的選擇與規劃,并非是拍腦袋的短期政策,尤其是對未來市場格局與布局或早已先人一步籌劃到位。也正如IMF經濟學家的調查考證所言,通過标準的泰勒規則計算可知,一些國家需要加息至7%以上才能将通脹降低下來。目前美國通脹下降已經明顯,但名額依然高于貨币政策界定水準上方偏高,美聯儲此輪加息目标将達到6%,這也是2000年以來美國新經濟周期利率的基準水準。是以,市場炒作美聯儲不加息或降息是一種洞察性、試探性甚至刻意性的造勢,并非是美聯儲真實的想法與規劃。

美聯儲戰略的長遠性是市場嚴重忽略的視角,美元霸權是美聯儲掙錢抓手,美元是美聯儲調控重點,美元貶值有利于美聯儲财團占領與控制市場地位,貨币價值已經站位穩固是美聯儲敢于加息又讓美元貶值的政策精明所在,而非美元崩潰或偏激的去美元化。試想面對問題多多的美元和美聯儲,其不僅加碼經濟衰退的籌碼,包括中小銀行風波和美國債務違約,美聯儲“此地無銀三百兩”不打自招的隻是其進階玩法與政策應用。

目前距離美聯儲年内第4次例會還有一個月的時間,市場炒作性為主将是判斷的幹擾因素,甚至是美元貶值可能利用的空間與環境。這對美國是有利因素,相反對全球是不利因素,貨币産生的溢出效應将連帶更廣泛的名額與資料,不确定風險疊加将更加複雜或混亂局面需要定力判斷。

編輯 陳莉 校對 付春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