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微節目單丨愛的旅程——王雅贇獨唱音樂會

作者:上觀新聞

愛的旅程

王亞軒個人音樂會

微節目單丨愛的旅程——王雅贇獨唱音樂會

将于2021年10月5日19:30上演

入口門:1号門

本次演唱會恕不讓1.2米以下的兒童入場,

已購買的門票将不予退還。

跟蹤

1. 鋼琴獨奏:2月 - 嘉年華

選自柴可夫斯基的四季歌曲Op37b

2.Non, je ne regrette rien "Unrepentant"

詞: 米歇爾·米歇爾·沃凱爾 歌曲: 查爾斯·杜蒙 查爾斯·杜蒙

3. 蒙迪厄,上帝

4.贊美詩《愛的頌》

詞: 伊迪絲·琵雅芙: 瑪格麗特·穆諾 瑪格麗特·蒙諾

5. 鋼琴獨奏:六月 - 船歌

6.希望你再次來到這裡

來自音樂劇《劇院魅影》:安德魯·勞埃德·韋伯 安德魯·勞埃德·韋伯 飾演:查爾斯·哈特

7.關上每扇門"關上每扇門"

選自音樂劇《約瑟夫和他的魔法禮服》:安德魯·勞埃德·韋伯

8.La 玫瑰生活,玫瑰生活

詞: 伊迪絲·琵雅芙: 路易吉·路易蓋

- 中場休息

9. 鋼琴獨奏:"十月秋之歌"

10.《魚光之歌》

選自電影《魚光之歌》詞:安玉曲:任光

11."紅磡"

烏拉特民歌

12.《家鄉的雲》

詞: 肖玄曲: 譚建昌

13.《在山上跑馬》

康定民歌

14. 鋼琴獨奏:12月-聖誕節

選自柴可夫斯基的四季歌曲Op37b

15.La 帝國女神,帝國女王

詞:多米尼克·博諾德/傑瑪·布雷斯 多米尼克·博諾/努瑪·布萊斯

歌曲:埃裡克·薩蒂

16.不要為我哭泣 阿根廷 不要為我哭泣 阿根廷

選自音樂劇《貝隆夫人》:安德魯·勞埃德·韋伯 劇本:蒂姆·賴斯 蒂姆·賴斯

17. 記憶記憶

來自音樂劇"貓"。

作曲家:安德魯·勞埃德·韋伯

編劇:托馬斯·斯特恩斯 艾略特 T. S. 艾略特/特雷弗·納恩 特雷弗·納恩/理查德·斯蒂爾戈

表演的曲目和順序應以現場表演為基礎。

藝術家簡介

微節目單丨愛的旅程——王雅贇獨唱音樂會

女高音:王亞軒

向上輕掃即可閱讀

作為新一代法國藝術歌曲的領軍人物,這位法國聲樂家(輕抒情女高音)曾被法國聲樂界譽為:"在演繹法國藝術歌曲方面,有着獨特的天賦!"歐洲媒體《環球報》說她是一位充滿活力和令人驚歎的藝術家......

王亞軒5歲開始學習音樂,15歲進入上海師範大學音樂學院,跟随中國著名聲樂教育家徐朗教授繼續聲樂訓練。後來,在法國巴黎,這位老師專攻法國藝術歌曲,輔修歌劇藝術,來自着名的女高音卡羅琳·杜馬斯,她被法國政府授予金棕榈勳章。王亞軒曾在20多個歐洲城市舉辦過音樂會,不僅包括藝術歌曲、歌劇歎息,還包括20世紀30年代、40年代的音樂選段和上海經典歌曲,以及跨越時代和事物的法國聖歌。王亞璇是法國多家高等院校的客座教授,近年來經常受邀到國内藝術院校、上海大劇院、上海音樂廳、浙江大學等國内藝術院校進行學術講座。她緻力于藝術與跨文化的交流,多年來組織藝術沙龍和撰寫藝術歌曲相關書籍,還積極參與公益慈善事業,2011年啟動了"愛與藝術同行"慈善項目,旨在将藝術帶入公共生活,包括"西方兒童基礎藝術教育計劃",重點關注山區兒童的基礎藝術教育, 引起媒體和社會的廣泛關注。

微節目單丨愛的旅程——王雅贇獨唱音樂會

鋼琴:李偉傑

鋼琴家,上海音樂學院鋼琴副教授,碩士生導師,格羅田(高田)簽約鋼琴家。鋼琴家、作曲家趙曉生教授、曼弗雷德·福克教授、莉莉亞·齊伯斯坦教授、伯克哈德·凱林教授等,學習鋼琴演奏、聲樂藝術,畢業于德國呂貝克國立音樂學院(鋼琴獨奏表演),并在漢堡國立音樂戲劇大學學習藝術指導和指揮。我在意大利獲得了"XXI"。Rovere D'ORO在國際鋼琴比賽中獲得第二名,第17屆"羅馬2006"國際鋼琴比賽獲得"優勝者獎",意大利的Piccha在"VALTIDONE"國際鋼琴比賽中獲得第一名,德國的"MARITIM"聲樂比賽獲得聲樂藝術指導獎第一名,并于2015年在上海音樂學院青年教師教學比賽中獲得第一名。2017年,獲得第14屆美國古典歌手聲樂比賽最佳鋼琴伴奏獎,2020年上海音樂學院優秀教師稱号。

作為鋼琴家,李娜經常在歐洲各國舉辦獨奏音樂會,近年來先後在上海大劇院、上海音樂廳、廣州星海音樂廳、北京音樂廳、深圳大劇院、太原大劇院、無錫大劇院、常州大劇院、昆山大劇院等城市舉辦音樂會。

發行唱片有:鋼琴獨奏CD《緻朋友》、藝術歌曲CD《清流》、《愛送我葵花》、《問》等。

出版的教材有:《HI鋼琴》兒童鋼琴啟蒙教程、《十三五》國家高等專科"聲樂卷"全部鋼琴伴奏錄音一至八冊

自2009年以來,他一直擔任音樂劇的音樂總監和指揮。作品有《電話》、《她愛我》、《神秘花園》、《最後時刻》、《花火》、《一次在島上》、《樓蘭》、《姬雅出租》、《春之覺醒》、《白夜漫步》、《春滬1949》、《火》、《貝多芬》等。作為環保劇《不要康橋》、《這條路,不通》《秀神四路劇》等的導演。

分會場介紹

鋼琴獨奏:二月 - 嘉年華選自柴可夫斯基的四季樂隊Op37b

彼得·伊裡奇·柴可夫斯基(1840-1893),俄羅斯作曲家。他的音樂創作将浪漫主義與民族音樂流派的音樂風格相結合,展現了他音樂作品中的獨特魅力。柴可夫斯基的鋼琴集《四季》寫于1875年,整首歌曲由十二首标題作品組成,以四季為主題,以"人物描寫十二"為副标題,與十二個月的季節特征緊密相連,和諧豐富,多樣交織。

俄羅斯的二月狂歡節,又稱冬季狂歡節,是一場群衆性的狂歡節,伴随着各種娛樂活動和大型化妝遊行,柴可夫斯基在這種背景下創造了"二月狂歡節"。這首歌是一首複雜的三部曲風格,具有強烈的吸引力,跳躍的節奏和歡快的旋律反映了狂歡節的熱鬧場景和歡快的氣氛,跳入和進入組合的方式描繪了人們在狂歡節上傳的歌舞,無憂無慮的場景,烘烤出俄羅斯人可以唱歌跳舞的特點和簡單直率的性格, 非常生活的氛圍和民族特色。

不知悔改的Non, je ne regrette rien

由查爾斯·杜蒙(Charles Dumont)撰寫,米歇爾·沃凱爾(Michel Vaucaire)撰寫的《無悔》被譽為"法國最偉大的20個緻敬之一",最初被稱為"Non, je trouverai rien"。這首歌既是電影《玫瑰人生》的片尾曲,也是《夢幻人生》、《夢幻空間》和《馬拉加西3》的插曲。《不知悔改》的原唱家是法國最著名、最受人喜愛的女歌手之一,琵雅芙的一生是漫長而遺憾的。她以為這是一首關于她一生的歌,她用她生命中最大的力量唱歌,代表了她心中最深沉的聲音。經典流暢的旋律與根深蒂固的歌詞緊密結合,将多愁善感、幽默與刺耳的現實主義融為一體,表達世人如何對待我們,我們都能笑,不後悔,從無到有的美好願景。

"上帝"蒙迪厄

由Michelle Fouquet創作,Charles Dumont作曲,"God"最初由Edith Piaf演唱,并收錄在"20 Chansons d'or"專輯中。在電影《玫瑰的一生》中,琵雅芙愛上了馬塞爾,琵雅芙在馬塞爾的拳擊比賽中為他祈禱。這個詞的意思很容易了解,即祈求上帝讓琵雅芙心愛的馬塞爾多陪伴自己,這首歌的動機是郎朗的嘴"mon dieu mon dieu mon dieu",連續三層表達,表達的情感更加迫切和真誠。

《愛的頌歌》 Hymne s l'amour

"愛頌"是由法國著名歌手阿迪特·琵雅芙和瑪格麗特·蒙諾為她的情人寫的法語頌歌,是她一生中最偉大的20首法國頌歌之一,還有La Vie en Rose和Unrepentant。收錄于專輯《Edith Piaf - All The Best》中。這首歌是用深厚的感情和愛寫的,最初是為琵雅芙的男友馬塞爾·塞爾丹(Marcel Cerdan)寫的,他于1949年在一次飛機失事中不幸身亡,并于1950年5月2日錄制,琵雅芙深情的歌聲充滿了對親人的懷舊和感情。

鋼琴獨奏:六月 - 船歌

《六月-船之歌》采用船歌體裁并得名,整首歌曲用動人的旋律描繪了水浪漣漪、波光粼粼的景象。柴可夫斯基按照民族風格對船歌這種流派的新風格進行了新的處理,不是傳統的6/8拍,而是穩定的4/4拍,流暢的節奏型模仿了船體的均勻擺動和槳的擺動運動。旋律和内線突出了層次感的音樂,長長的旋律帶有淡淡的憂郁,描繪了俄羅斯人民寬廣而深沉的性格特征,音樂在慢慢減弱的聲音走向尾聲,給人以船漸漸遠離,小波浪輕輕拍打着堤壩的聽覺。

"希望你再次出現"希望你再次從音樂劇"劇院的魅影"中再次來到這裡

"Hope You Rerepear"是Andrew Lloyd Webber的音樂劇"The Phantom of the Theatre"(劇本:Charles Hart Charles Hart)的一集。音樂劇中驚慌失措的女主角克裡斯蒂娜來到她父親的墓碑前,談到了她對父親雕像的恐懼和恐慌,唱着"希望你再次出現"向她的父親尋求幫助,父親真誠地說:"希望你再次出現,并祈禱再次聽到你的聲音。"作曲家韋伯善于用旋律來引領劇情的發展,這部音樂作品也是如此,它準确地解釋了故事情節,并通過在屬上結束音樂并使用固定音調來解釋角色的心理狀态。

《關上每扇門》選自音樂劇《約瑟夫和他的魔法禮服》

《關上每扇門》改編自安德魯·勞埃德·韋伯(Andrew Lloyd Webber)的音樂劇《約瑟夫和他的神奇彩色衣服》(Joseph and His Magic Colored Wear),這是韋伯的第一部音樂劇,基于舊約創世記的猶太祖先約瑟夫的故事。歌曲一開始,悲傷的情緒定下了凄涼的基調,但歌曲緩慢的節奏卻彌漫着積極的信念,生動地描繪了約瑟夫被哥哥的情緒所框定,令人遺憾、感動。

《玫瑰人生》 La Vie en Rose

"玫瑰的生活"由法國歌手伊迪絲·琵雅芙(Edith Piaf)演唱和取消演唱,這是一首由路易蓋創作的經典法國歌曲,被稱為"法國最偉大的20首頌歌之一"。這首歌于1947年作為單曲發行。La Vie en Rose的字面意思是"粉紅色的生活"或"通過粉紅色濾鏡的生活",琵雅芙最初将這首歌命名為"Les Choses en Rose",後來由瑪麗安·馬歇爾(Marian Marshall)将其改為"玫瑰的生活"。這首流行經典歌曲已經存在了很久,是一首反映琵雅芙的嗓音,浪漫真誠的歌曲與其人生曆程相結合,彼此互相回應,反映男女之間愛情的熾熱感受,以及當幸福來臨時,心中不可思議的喜悅。

鋼琴獨奏:《十月-秋之歌》選自柴可夫斯基的"四季"組合Op37b

《十月秋歌》對應托爾斯泰的詩句:"晚秋的花園枯萎凄涼,黃葉随風飄揚。"這首歌采用了三部曲,分為呈現部分,中間部分和再現部分。在和聲中,柴可夫斯基結合俄羅斯的民族特色,對和聲做出了新的嘗試,使和聲音樂效果有了色彩,音樂表演充滿戲劇性。整首歌給觀衆的感受充滿了凄涼,沒有強烈的情感對比,描繪了深秋的場景,流暢的旋律像一條不斷發展的台詞,抒情而委婉地揭示了作曲家的内心活動。

《魚光之歌》選自電影《魚光之歌》

《魚光之歌》是安毅創作的經典聲樂作品,任光譜之歌,創作于1934年。作曲家任光曾親自到長江口的吳衛口進行實地考察,根據個人經驗用特定的節奏類型來表現海浪的波浪,讓《魚光之歌》具有船歌的音樂風格。整首歌由三個段落組成,同一個音樂句子作為插曲起到連接配接整個音樂的作用。第一段音樂呈現出更溫柔的天性,讓人感覺仿佛置身于漁船上,感受迎面而來的海風,第二段音樂部分展現了漁民在潮汐洶湧的環境中撒網捕魚的場景,第三段則描述了漁民精疲力竭的狀态,表達了漁民的艱辛生活和悲慘的命運。舒緩悲傷的旋律和質樸的歌詞貫穿整首歌,奠定了一種令人沮喪的凄涼基調,描繪了20世紀30年代中國漁村的悲慘崩潰,"魚光之歌"傳播至今,引起人們的共鳴,是抒情聲樂作品的一個非常有活力的。

《紅磡》

《紅磡》是内蒙古烏拉特的一首長曲民歌,由陸彥偉作詞,張洪光作曲。"紅磡"又稱"洪魯",蒙古語中"鴻"的意思就是"白"的意思,"鴻磡"就是"白天鵝"。這首歌最初是一首傳統的Urat祝酒詞,通過這個詞的含義的演變被翻譯成"紅磡",從一首祝酒曲變成了一首代表思鄉之情的經典歌曲。整首歌的旋律具有蒙古長曲調的特點,高而長,空靈而悠揚,具有強烈的草原風格。歌詞郎朗口,與曲調緊密結合,訴說着北方故鄉的思念。"紅磡天空,線上上..."描繪了宏宇排以南的茫茫天空成一句話的場景,仿佛馬頭鋼琴的長音已經悄然降臨,将懷舊滿滿的展現,與人産生共鳴。

《家鄉的雲》

《家鄉的雲》是肖玄作曲、譚健作曲的經典歌曲,收錄在專輯《365萬裡路》中。這首歌通過家鄉的"雲""風"等自然風光的贊美,表達了思鄉之情和中國孩子強烈的感情。宋朗朗口一個接一個,充滿了愛的呼喚,擔心世界在異國的浪潮中遇到困難和不适,表達了親人早日歸來的希望,用愛護護着自己美麗的視野,熟悉的旋律和簡單的歌詞結合在一起,經過漫長的唱至今。《家鄉的雲朵》中,千裡愣徉流淌着孩子離家出走的聲音,也描繪了作者強烈的思鄉之情。

《在山上跑馬》

《跑山》别名《康定情歌》,由《滑曲》發展而來,是李亦如在20世紀40年代創作的一首具有代表性的四川康定民歌,由蔣定賢、吳文基作曲。1947年于于奕軒在南京,不僅在國内流行,而且在海外傳播開來,成為一首知名歌曲。康定被譽為"情歌之城","奔馬山"也以這首歌而聞名。《跑山》具有鮮明的民族風格,流暢的旋律和通俗易懂的歌詞反映了漢藏文化下愛情故事的融合,節奏運用更加簡潔、寬泛、清晰的主題,再現了人們對幸福的追求和對美好未來的向往,每一句歌詞和每一首旋律都展現了人們真誠樸實的感受。

鋼琴獨奏:十二月-聖誕節選自柴可夫斯基的《四季》op37b

柴可夫斯基用複雜的三部曲結構創作了《十二月-聖誕節》,結構完美而嚴謹。這首歌通過圓形舞曲的形式來渲染聖誕氣氛,三部分結構原則的表演最生動,内部和聲的結構主要是開放的,采用線性和聲結構,描繪聖誕之夜,一群女孩談論命運的場景。

"帝國女王"帝國女神

由Dominique Bonaud / Numa Blès創作,Eric Satie的歌曲是Sadie的代表作品。在"帝國女王"大獲成功後,薩迪稱贊了達蒂的演唱,并将這首歌作為環法自行車賽的保留曲目傳播到全國各地。"帝國女王"是步态舞蹈的配樂,這是歐洲作曲家早期嘗試融合美國爵士樂的嘗試,最初不受歡迎,直到1902年舞蹈版本後在世界各地流行起來,Sadie被吸引來嘗試這種類型的音樂,使用具有節奏剪輯的regtime音樂旋律。

"阿根廷,不要為我哭泣"不要為我哭泣 阿根廷來自音樂劇"貝隆夫人"

安德魯·勞埃德·韋伯(Andrew Lloyd Webber)的《阿根廷,不要為我哭泣》(Argentina, Don't Cry for Me)改編自音樂劇《貝隆夫人》(Mrs. Bellon,劇本:蒂姆·賴斯)。情節描繪了阿根廷前第一夫人伊娃·庇隆(Eva Peron)的生活,從遭受社會歧視和冷眼的女性到負責阿根廷的女性。1977年,這首歌獲得了伊維諾沃羅獎最佳歌曲獎。《阿根廷,别為我哭泣》是韋伯的中期作品,風格包括南美爵士樂、藍調、華爾茲等元素,讓南美音樂的熱情與流行音樂的抒情完美結合,表達了強烈的民族情懷和壯麗的史詩氣質。

記憶是從音樂劇《貓》中選擇的

"記憶"是音樂劇"貓"(由托馬斯·斯特恩斯·埃利奧特T編寫。S. Eliot/Trevor Nunn Trevor Nunn/Richard Stilgoe的一集,由Andrew Lloyd Webber演唱,Trevor Nunn作詞。1982年,這首歌獲得了伊維諾沃諾洛獎最佳歌曲獎。這首歌是音樂劇中最豐富多彩、最經典的演唱部分,歌曲采用了緩慢的節奏和悲傷的小旋律,為當時的憂郁場景做了一個背景,互相映襯,表達了今天"魅力貓"的遺憾和關懷的渴望,當"記憶"重新出現時,給人一種和諧、溫暖、快樂的愉悅感, 旋律經過兩圈,實力層層提升,非常有力,與人産生共鳴。這首歌不僅唱出了老貓的聲音,也訴說了許多已經逝去但對生活充滿熱情和自信的人的聲音。

課程寫作:上海音樂學院音樂系,易毅

給我們建議。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