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讀論文需要注意的幾個點綜述很重要閱讀文獻文獻的整理英文積累

綜述很重要

  1. 先讀綜述,可以更好地認識課題,知道已經做出什麼,自己要做什麼,還有什麼問題沒有解決。
  2. 對于國内文獻,迅速了解你的研究領域的入口,再看外文文獻會比一開始直接看外文文獻了解的快得多.。國外的綜述多為本學科的資深人士撰寫。
  3. 對于初學的幾乎還沒有入門的新手,或者要研究一個以前沒有接觸的陌生領域,可以先看中文綜述,然後是中文博士論文,而後是英文綜述,最後是英文期刊或會議的文獻。
  4. 而直接英文上手的話,一些基本名詞如果簡單的想當然的翻譯,往往會将你引入誤區或造成歧義。同時中文綜述包了大量的英文文獻,這就為後續的查找文獻打下一個基礎。
  5. 中文博士論文,特别是最近幾年的,其第一章前言或是緒論所包含的資訊量往往大于一篇綜述的,因為它會更加詳細的介紹該領域的背景以及相關理論知識,同時裡面往往會提到國内外在本領域做得比較好的幾個科研小組的相關研究方向。通過閱讀就可以更清楚理清一個脈絡。
  6. 英文綜述,特别是那種invited paper 或是發表在高if 期刊上的,本領域牛人寫的要精讀,分析其文章的構架,特别要關于作者對各個方向的優缺點的評價以及對缺點的改進和展望。通過精讀一篇好的英文綜述,對本領域現在發展狀況的了解,學會很多道地的英文表達。
  7. 之後看英文文獻,關注本領域核心期刊的文獻和跟自己方向相關的文獻(當然,首先你要了解所研究的核心期刊有哪些,這個就要靠學長、老闆或者網上戰友的互相幫助了)。可以先找5 篇跟自己論文最相關的外文文章,花一個月的時間認認真真的看,反複看,要求全部讀懂,不懂的和同學和老師交流。

閱讀文獻

  1. 分層次,多次浏覽文獻,第一次大概浏覽,第二。。。,第三次。。。
  2. 但是一定要查閱文獻把不懂的地方搞懂了,并整理好思路,記清楚筆記,避免反複閱讀,浪費時間。
  3. 記筆記的時候标清文章的作者,發表時間,以及重要性等。
  4. 浏覽一下參考文獻,标記已經讀過的内容。

文獻的整理

  1. 下載下傳電子版文獻時(caj, pdf,html),把文章題目粘貼為發表年份+檔案名,作者是比較權威的大牛,可以把作者也加檔案名上,如果錄用該文章的期刊或者會議是很頂級的,也可以把會議期刊簡稱房子檔案名上。
  2. 不同主題的文章存入不同檔案,檔案夾的題目要簡短,如:PD,LTP,PKC,NO。
  3. 看過的文獻要歸入子檔案夾,最起碼要把有用的和沒用的分開。
  4. 重要文獻根據重要程度在檔案名前加001,002,003 編号,然後按名稱排列圖示,這樣最重要的文獻就排在最前了。而且重要文獻要注意追蹤,你可以得到更多的線索。
  5. 如何看試驗結果:看結果這部分一定要結合結果中的圖和表看,這樣看的快。主要看懂試驗的結果,體會作者的表達方法(例如作者用不同的句子結構描述一些數字的結果)。有時看完以後再想想:就這麼一點結果,别人居然可以大篇幅的寫這麼多,要是我可能半頁就說完了?
  6. 把下載下傳的論文列印出來,根據與自己課題的相關性分三類,一類要精讀,二類要泛讀,三類要選擇性的讀,分别裝訂在一起 。
  7. 學會記筆記,重要的結論,經典的句子,精巧的試驗方案一定要記下來,供參考。
  8. 看完的文獻千萬不要丢在一邊不管,3-4 個月一定要溫習一遍,根據需要,對比自己的試驗結果來看 。

英文積累

  1. 平時閱讀文獻,總結常用句型和常用短語,并做好筆記(注意,文獻作者必須是以英文為母語者,文獻内容要與你的專業有關)。
  2. 參考别人對資料、試驗的描述過程,以及對摘要、總結的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