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Linux常用基本操作指令

pwd 顯示絕對路徑

ls 顯示目前目錄的資訊(-l 詳細資訊 -a 隐藏資訊)

cd 改變到主目錄

​ cd 進入使用者主目錄;

​ cd ~ 進入使用者主目錄;

​ cd - 傳回進入此目錄之前所在的目錄;

​ cd … 傳回上級目錄(若目前目錄為“/“,則執行完後還在“/";"…"為上級目錄的意思);

​ cd …/… 傳回上兩級目錄;

​ cd !$ 把上個指令的參數作為cd參數使用。

touch 建立一個新檔案

mkdir (選項)(參數)

​ 建立目錄,建立由dirname命名的目錄

​ Mkdir -p a/b 用于連續建立目錄

rm 删除一個目錄中的一個或多個檔案或目錄

​ -i:删除已有檔案或目錄之前先詢問使用者;

​ -f:強制删除檔案或目錄;

​ -r 或 -R:遞歸處理,将指定目錄下的所有檔案與子目錄一并處理;

cp (選項)(參數)

​ 用來複制檔案和目錄

​ 選項 -R/r:遞歸處理,将指定目錄下的所有檔案與子目錄一并處理;

​ Cp -r a b (把目錄a裡的檔案複制到目錄b中)

mv 對檔案或目錄的重新命名,或移動檔案或目錄

​ 目标是檔案,則重命名;若目标是目錄,則移動檔案

​ -f 如果檔案或目錄重複,該指令用于覆寫

cat 在标準輸出裝置上顯示檔案内容(也可以用less檢視檔案 按Q結束)

​ 例:cat m1 (在螢幕上顯示檔案 m1 的内容)

​ cat m1 m2 (同時顯示檔案 m1 和 m2 的内容)

tar 為檔案和目錄建立檔案,(打包),一大堆檔案變成一個總的檔案

​ 先打包,再用gzip、bzip2指令進行壓縮

​ -z 或 --gzip 或 --ungzip:通過 gzip 指令處理備份檔案;

​ -f <備份檔案>或 --file <備份檔案>:指定備份檔案;

​ -c 或 --create:建立新的備份檔案;

​ -x 或 --extract 或 --get:從備份檔案中還原檔案;

​ -v 或 --verbose:顯示指令執行過程;

​ 例:将檔案全部打包成tar包

​ tar -zcvf log.tar.gz log2012.log

​ (将名為“log2012.log”的檔案打包後,以 gzip 格式 壓縮為名為 ”log.tar.gz”的檔案。

​ 将tar包解壓縮

​ tar -zxvf /opt/soft/test/log.tar.gz

死循環終止程序 Ctrl+C

清屏 Ctrl+L

挂起程式暫停執行 Ctrl+Z

Help 顯示shell内部指令的幫助資訊,如

​ Ls --help

sudo 擷取使用者root權限

Vim 三種模式,分為普通模式、編輯模式和指令模式

​ vim + 檔案 進入vim普通模式

​ **普通模式:**隻可以上下左右移動光标 也可以 h(左移) j(下行) k(上行) l(右移)

​ y 複制整行 p 粘貼

​ dd 删除整行

​ 編輯模式: 在普通模式按下字母 I O A 或 R 可以轉入編輯模式

​ 按下 “ESC" 退出編輯模式,傳回普通模式。

​ 指令模式: 在普通模式裡,輸入:、或者 / 或者 ? ,轉入指令模式,可以完成搜尋、替 換、高亮顯示、行号顯示、儲存、退出甚至執行Shell指令等操作。

​ :wq 儲存并退出 :q 退出 :q! 強制退出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