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人工智能抓取孩子情緒?校安成長AI賦能中心還能這樣玩

作者:校安成長

躲不過校園的“刷臉”簽到

也躲不過課堂情緒識别的”監控”

同學們簽到和表情都會被

一一記錄、 分析

智能化教與學方式

通過記錄學生學習的

進入時間、學習時間、學習内容、

學習訓練或測試的級别

分析學生學習情況

一點也不含糊...

人工智能抓取孩子情緒?校安成長AI賦能中心還能這樣玩

這些"Al+ 教育”的暢想不再遙遠,已經一步步在校園落地應用。

随着科學技術的越來越發達,現在的人臉識别已經不僅限于對人的面部識别了,而是情緒識别,那AI是如何做到面部情緒識别的呢?

據悉,心理學家Paul Ekman早在1976年就基于解剖學,建立了面部表情編碼系統(FACS)。

該系統按照人的面部肌肉,将人臉劃分為大約46個既互相獨立、又互相聯系的運動單元(AU),并分析了這些運動單元的運動特征以及其所控制的主要區域,與之相關的表情。

人工智能的情緒識别是通過擷取人的生理或非生理信号對人的情緒狀态進行自動辨識,以實作更加友好和自然的人機互動。

簡而言之,通過計算機視覺技術,AI能夠識别出人類面部肌肉的動作,再基于面部表情編碼系統和基本情緒模型,來告訴AI這張圖檔上反應的是什麼樣的情緒,久而久之在海量資料的“灌溉”下,AI就能知道人類做出這個表情對應的是什麼情緒。

校安成長AI賦能中心負責人介紹,“衆所周知中國的AI技術,已經走在了世界的前面,但是在教育領域,教育和人工智能的融合,還處于相對初級的階段,校安成長也在做一些嘗試。”目前我們能夠對進校門的學生在人臉識别的時候,在充分保護使用者的隐私權益的前提下,還能分析出學生當日的情緒狀态,把這個一個環節資料都記錄下來,進行分析。

人工智能抓取孩子情緒?校安成長AI賦能中心還能這樣玩

這個“情緒識别助手”可以通過學生外顯的行為,準确分析跟蹤學生的思維、情感、注意力、勞逸程度等身心狀況,對學生的學習進行精準的個性化指導。同時,還可以用來回報學生的心理健康,指導老師和家長及時關注學生的在校狀态。

校安成長AI能力中心相關負責人認為,将人工智能運用到學校教育中,“這非常人性化,父母能通過孩子的表情了解他們的學習情況。老師也能随時關注學生心理健康。”

資料顯示,目前,全球AI在教育行業的滲透率大約在17%,但是,我們相信在未來這種融合,将會走得更加的深入,人工智能将應用到教育的每一個環節,“我們希望AI做到讓老師更加了解學生,讓學生更加了解老師。”

人工智能抓取孩子情緒?校安成長AI賦能中心還能這樣玩

AI情緒識别技術在學生心理健康領域的應用具有廣泛前景,家長和老師通過及時了解學生的情緒變化,進而為學生提供更加精準的心理幹預。

AI情緒識别在教育領域更具有重要價值。通過對學生的情緒監測,教育工作者可以更好地了解學生的心理需求,提供個性化教育服務,進而營造一個更加和諧的教育環境。

總之,AI情緒識别技術為學生心理健康領域帶來了新的契機。在未來,随着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成熟,校安成長有理由相信,這一技術将在更多領域得到廣泛應用,為人們的生活帶來更多便利,讓我們期待AI情緒識别技術在教育等領域發揮更大的作用。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