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項目管理中的七個錯覺

我們常說,當局者迷。各行各業的從業者處在某個環境過久,總是會産生一些“錯覺”。久而久之,這些“錯覺”被當做“神話”口口相傳,甚至會影響到後續工作。

項目管理行業也不例外。

這裡總結了七條典型的“誤區”,大家可自行對照。

1,項目中的一切都是可以修複的

在上司團隊成功執行項目、降低風險、與利益相關者合作、解決沖突等事項,項目經理的确可以稱一句專家。但專家不是魔術師,更沒有洪荒之力,是沒有辦法以一己之力扭轉敗局的。對于一些不可逆轉的項目,項目經理需要認識到并接受事實,及時上報,适時止損,而不是投入更多資源來嘗試修複失敗的項目,這一點非常重要。

2,項目模闆是萬能的

很多項目經理會陷在一個誤區,覺得能夠作為模闆的都是經過時間和實踐檢驗的,是以一定是最好的。事實上,最好的不一定是最合适的。無論以前的項目模闆如何成功和經典,完全依賴于它并不能保證成功,因為時間、流程、技術、文化等細微的差異都可能帶來巨大的差距,照搬照抄以前的項目模闆絕不明智。

3,項目經理都一樣,是以項目可以随便安排

雖然大部分項目經理能力都很強,要求的學曆、證書基本一緻,接受的教育訓練也都大同小異。但我們都知道,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樹葉,不管兩個項目經理之間多麼相似,他們也還是有各自的性格和标簽。他們的經驗、經曆、風格、行業參與度甚至個人生活,都可能影響他們的能力,以及他們如何處理任何給定的項目。這也就警告我們,配置設定項目的時候一定要“看菜下飯”,這樣才能物盡其用。

4,項目經理還是“老”的好

我們常說,姜還是老的辣,在項目管理中也存在這種說法,即越資深的項目經理越高效。這是肯定經驗的重要性,經驗的确在大部分時間裡是有幫助的。但有的時候“新”的項目經理反而能夠帶來新的視角,想出新的方法,進而創造新的機會。因而,身處項目之中絕對不能固步自封倚老賣老,有的時候不妨嘗試注入新鮮血液。

5,範圍變化表明項目正在陷入困境

變化總是容易帶來恐慌,當範圍變更發生時,伴随而來的經常是項目經理的焦慮不安。然而範圍變更其實是常見的,也并不代表着異常或失敗。接受這個事實并冷靜處理才是一個項目經理的職業素養高的展現。

6,在預算内完成的項目一定是成功的項目

可能很多項目經理不願意承認,許多在預算之内完成的項目,其實完全沒有實作可傳遞的成果。預算對于一個項目來說非常重要,這是沒有問題的。但是預算并不是決定項目成敗的唯一因素,項目的品質、項目的執行方式、團隊的協作能力等等都可能影響一個項目,是以項目管理絕對不能“唯預算論”。

7,項目簽收是最後環節

當客戶接受可傳遞成果并簽署時,項目組的成員可能都會松一口氣,覺得這個項目已經完成。事實上,這之後的經驗總結和經驗複盤也是一場必不可少的重頭戲。盤點經驗、進行總結并不是浪費時間的無用功,相反,它會幫助每個成員理清思路,降低犯錯的幾率,進而幫助未來的路走得更加順暢。

以上就是本人認為在項目管理中比較典型的誤區,了解并直面它們,尋求方法客服它們帶來的挑戰,我們的項目管理工作才能撥雲見日。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