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需求管理手冊-需求工程的流程環節(4)需求擷取

需求擷取:通過與使用者的交流,對現有系統的觀察及對任務進行分析,進而開發、捕獲和修訂使用者的需求。要明确這3問題:應搜集什麼資訊?從什麼來源中搜集資訊?用什麼機制或技術搜集資訊?

需求分析:需求分析與需求擷取是密切相關的,需求擷取是需求分析的基礎,需求分析是需求擷取的直接表現,兩者互相促進,互相制約。需求分析與需求擷取的不同主要在于需求分析是在已經了解承建方的實際的客觀的較全面的業務及相關資訊的基礎上,結合軟、硬體實作方案,并做出初步的系統原型給承建方做示範。承建方則通過原型示範來體驗業務流程的合理化、準确性、易用性.

需求描述:為最終使用者所看到的系統建立一個概念模型,作為對需求的抽象描述,并盡可能多的轉譯為現實世界的語義;生成需求模型構件的精确的形式化的描述,作為使用者和開發者之間的一個協約;給需求分級,形成需求包,并安排優先級。

需求确認:以需求規格說明為輸入,通過符号執行、模拟或快速原型等途徑,分析需求規格的正确性和可行性,包含有效性檢查,一緻性檢查,可行性檢查和确認可驗證性;對傳遞物的準确性、可用性、穩定性、易用性、安全性等品質名額進行驗證。

需求管理:支援系統的需求演進,如建立需求狀态、監測變化、組織評審、組織承諾、基于需求矩陣進行跟蹤等,對實作需求點的産品構件的測試、修改、複用、變更、版本控制和新需求增補進行流程化的管理控制。

需求管理手冊-需求工程的流程環節(4)需求擷取

 圖 3 需求工程流程

需求擷取

屬于軟體工程中的一部分,包括需求來源和擷取需求的技術。它是軟體設計的第一階段,其本質主要是人的活動,涉及軟體設計人員如何與客戶建立有效的溝通。常見的方法有:使用者會談、需求專題讨論會、問卷調查、現場勘查、原型化、用例模組化等。下面主要講述三個方法:使用者會談、需求專題讨論會、原型化。

使用者會談

分為線下會談和線上會談。無論哪一種,隻要露面,都要衣着得體、口齒清晰、表達準确、準時到達。

面談前:确認目的,确認參會人,确認範圍,确認重點環節讨論的内容,确認時間,确認地點,确認要輸入和輸出的材料;

面談時:要把控好節奏,要明确會議内容,能平等合禮地溝通交流。對問題不含糊(明确業務要求即可),對客戶不敷衍(明确做還是不做,能不能做,原因是什麼,有理有據),對細節不放過。記錄要及時,表達要準确,内容要詳盡;

面談後:及時複查筆記(不清楚的部分和客戶二次确認),釋出紀要(紀要一般隻發帖,待辦才需要發郵件,緊急待辦要發郵件要求回複并在易信催讀),并用合理的方式通知相關人員(内部人員和外部人員)。轉化需求為适當的模型或文檔,确定需要進一步澄清的問題域,計劃好下一次會議的方向。

現場在小北綜合樓與使用者溝通很友善,建議面談,可以在面談的同時進行現場勘查。如果需要遠端會議,那麼使用釘釘開會和記錄。

需求專題讨論會

需求專題讨論會也許是需求擷取的一種最有力的技術。項目主要風險承擔人在短暫而緊湊的時間段内集中在一起,與會者可以在應用需求上達成共識、對操作過程盡快取得統一意見。參加會議的人員包括主持人、使用者、技術人員、項目組人員。少有現實團隊的現場會議,多為虛拟團隊的遠端會議。

會議前:釋出讨論會議題,确定主持人和不同議題的主講人和參與人,确認時間,确認會議方式。

會議中:要把控好節奏,要明确會議内容,能平等合禮地溝通交流。對于問題不含糊(業務和技術要求都要明确),對同僚不敷衍(明确責任人和責任範圍),對細節不放過。記錄要及時,表達要準确,内容要詳盡;

會議後:及時複查筆記(不清楚的部分和相關議題負責人二次确認),釋出紀要(紀要一般隻發帖,待辦才需要發郵件,緊急待辦要發郵件要求回複并在易信催讀),并用合理的方式通知相關人員(内部人員和外部人員)。轉化需求為适當的模型或文檔,确定需要進一步澄清的問題域,計劃好下一次會議的方向。

這樣的會議一般用于公司内部的會議,易信、釘釘或騰訊會議都可以,一定要網絡通暢,支援投屏和記錄。

原型化

一個軟體原型是所提出的新産品的部分實作,幫助開發人員、使用者以及客戶更好地了解系統的需求,它比開發人員常用的技術術語更易于了解。建立原型可以解決在産品開發的早期階段需求不确定的問題,使用者、經理和其他非技術項目風險承擔者發現在确定和開發産品時,原型可以使他們的想象更具體化,如建立基于Web的應用系統原理,使用HTML進行界而設計。

現場此前是PRC在使用這個方法,一期調研中較少使用。原因大緻如下:(1)我們對客戶需求存在誤判,(2)我們對于現有産品對使用者需求貼合度的過度自信,(3)現場人員對産品不熟悉難以基于産品描繪,(4)現場人員對于原型工具沒有使用經驗。雖然海智剛在一期新需求階段的确認中進行過草圖的繪制,勉強算是原型化的方法,但對于需求的快速、準确實作的目标仍然相去甚遠。

在二期的需求管理中,我們要着重使用這個方法,用原型定義需求和功能實作,減少客戶、現場、研發之間共識不一緻的情況,提供傳遞物品質衡量标準,提升三方的滿意度。

工具一般有(1)低保真:紙筆、截圖繪圖工具;(2)中度保真:Mockplus、墨刀;(3)高保真:Axure;(4)可操作互動:藍湖。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