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水準比中冠還差的“村超”,能給中國足球帶來什麼?

水準比中冠還差的“村超”,能給中國足球帶來什麼?

最近“村超”成為熱門話題,一個縣際村民隊聯賽,得到了全國網民的追捧。大家都不會否認,“村超”對中國足球肯定有幫助(雖然短期内對國足難有幫助)。那麼,“村超”究竟能給中國足球帶來什麼?

水準比中冠還差的“村超”,能給中國足球帶來什麼?

回到事情的本原,我們看足球是為了什麼?一是作為純粹的觀賞者,當然希望看到更高水準更精彩的球賽,例如世界杯、歐冠等,二是看自己喜歡、支援的球隊,這與水準就沒有必然聯系了,如同部門、公司間的比賽,你也會非常投入,比賽憾負,你可能會比看到國足或自己支援的俱樂部輸球還傷心,因為情感紐帶更為密切。

“村超”也是這樣。論真實水準,村超肯定比第四級的中冠聯賽都差得遠,但因為代表了本村或本地的榮譽,是以觀衆極為投入,這和端午期間在中國南方爆火的龍舟比賽同理。當然,村超火爆離不開包裝,但至少包裝之後很多人願意到場,這好比淄博燒烤得到了流量扶持,但終究還得大家愛吃。

水準比中冠還差的“村超”,能給中國足球帶來什麼?

中國有很多專業或非專業的足球迷,然而一個悲哀的現實是,很多人沒有自己支援的家鄉球隊——或是家鄉從來沒有過職業足球隊,或是有過職業足球隊,但後來消亡了。我大學時也現場看過家鄉俱樂部的比賽,如果這支球隊堅持下來,我肯定是忠貞不渝的粉絲,不管它打哪個級别。可惜,這支球隊降級後就消失了,我也“永失我愛”。

這又觸及了中國足球的另一個現實,就是職業俱樂部生存很難。我們看過無數國外百年俱樂部的例子:一批人聚在一起,因為志向相同,遂豎旗成立俱樂部;發展壯大之後,開始修自己的球場,購買球星……但這些美好的故事,在中國複現很難。就說一點,中國大中城市的地皮已經深度開發,你到哪裡去找塊地蓋球場?于是隻能租現有的球場,而如果是踢正式的職業俱樂部賽事,租金和安保費用都很驚人。再加上職業聯賽收入配置設定機制也有問題,各俱樂部隻能靠着各方投喂勉力支撐,雖然出錢的有國企有民企,實質上不還是政府供養?

水準比中冠還差的“村超”,能給中國足球帶來什麼?

當然,隻要大家不踢假球,認真比賽,球迷還是買賬的。一年中超,15個主場,彙集幾十萬人次觀戰,既有社會效益也能拉動經濟,政府多少還是願意扶持。過去這些年消失的知名俱樂部,本質上還是燒錢太過,累積債務太多,實力雄厚的下家也沒法接盤。

但這仍然不能改變職業俱樂部生存艱難的現狀。而且到中冠級别,已經變成賽會制,除了做東的球隊,球迷要看球隻能遠征,這已經不是足球聯賽的理想模式了。

“村超”為我們打開了一扇窗。既然職業俱樂部生存如此艱難,是不是可以嘗試更多的業餘地區聯賽?貴州榕江縣可以辦“村超”,那其他條件成熟的縣、市、地區、省,是不是可以有自己的“各地區代表隊業餘聯賽”?

水準比中冠還差的“村超”,能給中國足球帶來什麼?

業餘聯賽當然需要政府出面組織或參與,如同“村超”一樣。這些年各地都建了很多體育場,正愁如何利用,運動會不可能三天兩頭辦,業餘地區足球聯賽正好可以用上,而有政府出面,安保問題也好解決了。這些地區隊都是業餘性質,隊員需有本地戶籍或居住證,與本地公司或機構簽有正規勞務合同,平時正常上班,這又解決了職業足球俱樂部養人成本高昂的問題。

業餘地區聯賽,也可以給沒有踢上職業級别的足球愛好者一個出口,萬一條件成熟,還可以回到職業序列。如昔日著名國腳吳群立就曾被專業梯隊放棄,在工廠隊踢得出色後,22歲才回到廣州隊,最終進了國家隊。

水準比中冠還差的“村超”,能給中國足球帶來什麼?

事實上,這些年民間自發組織的足球賽也有不少成功案例,例如回龍觀超級聯賽,正因為其不是職業俱樂部參加,成本低,反而生命力更強。

如果“村超”模式得到推廣和提升,各地有了成系統的、低成本但可持續的業餘地區聯賽,好處是:你或許終于有了(或重新有了)可以支援的家鄉球隊,還能現場觀戰;給了更多足球愛好者以比賽機會;足球的群衆基礎會加深,最終利好職業足球和國足;大量觀衆到場能拉動經濟……

這,或許才是“村超”成功的真義。

水準比中冠還差的“村超”,能給中國足球帶來什麼?

本文作者:駱明

本文原載于體壇加app

圖檔源自于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