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粵甘兩地共建國家區域醫療中心400天,他們選擇“炫美食”打卡

作者:羊城派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陳輝

通訊員 趙現廷 鄭敏珊

圖、視訊拍攝、視訊剪輯/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嚴錦程

視訊加載中...

Transparency

出門診、查房、做手術、寫病曆……忙碌了一上午的醫護人員都已經饑腸辘辘;後廚操作間,烤架裡的炭火燒得通紅,幾位西北師傅正娴熟地串肉、撒料、翻串,肥瘦相間的羊肉被炭火烤得嗞嗞作響,香氣肆無忌憚地飄滿職工餐廳。

烤羊腿、新疆大盤雞、醬香肚包肉……各式西北美食讓醫護人員大快朵頤。有得吃還有得玩,投壺遊戲試試身手,許願樹下留張靓影……

7月28日中午,中山大學附屬惡性良性腫瘤醫院在越秀院區舉辦“西北美食節”。與此同時,千裡之外的中山大學附屬惡性良性腫瘤醫院甘肅醫院内正在舉辦“廣東美食節”,蝦餃、叉燒等粵菜經典菜式也精彩亮相。他們用這樣一種特别的方式,共慶粵甘兩地共建國家區域醫療中心400天。

粵甘兩地共建國家區域醫療中心400天,他們選擇“炫美食”打卡

美食讓粵甘兩地融合更全面

“飲食習慣是最能拉近國人之間心靈距離的載體,西北和廣州飲食的風格有很大差距,通過美食能有效增進雙方的了解。”此次美食節的發起人、中腫甘肅醫院副院長、正在甘肅醫院開展醫療工作的韋玮教授講道,粵甘雙方共建區域醫療中心,從一開始就抱着全面融合的理念,不僅是醫、教、研、管的融合,還有文化上的融合。

據介紹,此次美食節中有包括醬香肚包肉在内的5個西北經典菜式,都是由正在甘肅參與共建的廣州專家推薦的。

如何在廣州做出盡可能道地的西北美食?中山大學附屬惡性良性腫瘤醫院總務處物管科膳食管理負責人周鍵豪介紹,他們從後廚調配了做西北菜的師傅過來,從6月份開始做試吃活動。至于西北菜必不可少的羊肉串,為了保證“原汁原味”,他們特意邀請了4位維吾爾族廚師帶着他們的烤架、羊肉、調料來到後廚現場烤制。

粵甘兩地共建國家區域醫療中心400天,他們選擇“炫美食”打卡
粵甘兩地共建國家區域醫療中心400天,他們選擇“炫美食”打卡

在廣州吃到家的味道

在共建國家區域醫療中心期間,中山大學附屬惡性良性腫瘤醫院的專家們把最先進的惡性良性腫瘤診療理念和技術帶到甘肅,填補當地多項空白,創造了無數“首例”“第一”紀錄,為甘肅乃至西北百姓提供高品質的醫療服務。

據介紹,目前雙方人員交流已經成為常态。甘肅省惡性良性腫瘤醫院也有很多醫護人員在廣州學習生活,在千裡之外的他鄉嘗到西北美食,也能一解他們的鄉愁。這也展現了中山大學附屬惡性良性腫瘤醫院在共建區域醫療中心的暖心文化輸出,同心幸福奮鬥文化的交融。

“非常道地,很正宗!”甘肅省惡性良性腫瘤醫院人事科副科長徐敏來中山大學附屬惡性良性腫瘤醫院進修已經兩周了,在嘗過大盤雞後,她給出了“權威鑒定”。這次醫院組織的“西北美食節”讓她吃到“家鄉的味道”,更感受到“家的溫暖”。

他們即将出發!

對于中山大學附屬惡性良性腫瘤醫院病理科主管技師符鑒昌來說,這次參加美食節是出征西北的“預熱”。7月底,他将與醫院院長助理、鼻咽科主任麥海強教授,胸科副主任王軍業教授,結直腸科副主任陳功主任醫師,胃外科孫曉衛主任醫師,護理部羅寶嘉主管護師一起,作為新一批派駐專家進駐甘肅醫院。

粵甘兩地共建國家區域醫療中心400天,他們選擇“炫美食”打卡

投壺遊戲

“又緊張,又期待!”符鑒昌這樣形容自己的心情,他希望能将高品質的病理切片技術帶到甘肅,為提高當地惡性良性腫瘤病理診斷的準确率貢獻自己的力量。

據介紹,7月底,韋玮教授、高遠紅教授、趙明教授、宋明教授、楊弘主任醫師、李佳護士長即将派駐期滿傳回廣州。(更多新聞資訊,請關注羊城派 pai.ycwb.com)

來源 | 羊城晚報·羊城派

責編 | 梁善茵

校對 | 謝志忠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