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諸葛亮屢次興兵隴右,按“隆中對”的設想,對曹魏戰略進攻的前提

作者:浩哥講史

在閱讀此文章之前,感謝您點個“關注”,既能有很好的體驗,還能有不一樣的參與感,謝謝您的關注!

前言

諸葛亮屢次興兵隴右,論者均以為北的戰略目标是“出于秦川”,與曹魏進行決戰。

諸葛亮屢次興兵隴右,按“隆中對”的設想,對曹魏戰略進攻的前提

其實,按“隆中對”的設想,對曹魏戰略進攻的前提是“天下有變”,在此條件成熟之前,諸葛亮的北伐隻是戰略相持階段的局部戰争,是為預期中的戰略進攻作重要的準備工作,目的是在決戰時争取一個較好的戰略态勢。

諸葛亮的戰略方針

蜀漢的國家戰略,亦即諸葛亮的指導方針,是隆中對”。

按照“隆中對”的策劃,劉備集團霸業的實作,需要分三個步驟:一是跨有荊、益,取得立足之地;二是修明内政,足兵足食,伺機而動;三是一旦“天下有變”,立即兩路出擊,對中原展開戰略進攻。

諸葛亮屢次興兵隴右,按“隆中對”的設想,對曹魏戰略進攻的前提

諸葛亮的戰略計劃,不僅極其英明,也切實可行。但是,再精明的戰略家,也不可能将所有的因素都考慮在内,更不可能未蔔先知、完全洞悉曆史程序的每一個細節。

諸葛亮的戰略計劃為劉備集團先後取得荊州、益州,基本實作“跨有荊、益”的戰略目标。但是,這個良好的格局隻是維持了極短的時間,經過關羽敗亡及劉備彜陵之戰失利,劉備集團在付出了巨大的代價後,最終也隻能保有益州之地。

盡管喪失了荊州,失去兩路進兵北伐的前提條件,但對于諸葛亮而言,“隆中對”的計劃仍然不是不可以實作的。

占有漢中、巴蜀而争奪天下成功的範例不是沒有-這正是西漢王朝建立者劉邦所走過的道路。對于一心想興複漢室的劉備、諸葛亮來說,這條成功之路恐怕是最能激勵他們的榜樣。

諸葛亮屢次興兵隴右,按“隆中對”的設想,對曹魏戰略進攻的前提

但是,回到諸葛亮的“隆中對”三個戰略階段,從“跨有荊、益”到戰略總攻中間是有一個過程的。這個過程的長短,取決于戰略總攻的關鍵條件“天下有變”。

對于這一點,先賢多有論及,如史念海先生就指出:“這“天下有變’四個字關系全局極重,斷不可輕易放過。”假如這個條件很快實作,諸葛亮所設想的戰略進攻可以立即實施,則戰略相持階段極短甚至可以忽略不計,故而也有論者将諸葛亮“隆中對”的戰略步驟僅分為兩步。

依諸葛亮的計劃,恐怕他也認為,“天下有變”的機會很快就會來臨,北伐中原成功,應該在他的有生之年得以實作。

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他在“隆中對”裡設想的兩路出兵計劃:一路是“命一上将将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另一路是“将軍身率益州之衆出于秦川”既然打算請劉備親自領軍北伐關中,則時間必不會拖得太久。

諸葛亮屢次興兵隴右,按“隆中對”的設想,對曹魏戰略進攻的前提

劉備問計于諸葛亮,是在建安十二年,彼時諸葛亮 27 歲而劉備已經47 歲了。依古人的壽命,恐怕諸葛亮原計劃劉備“霸業可成”的時間不會超過 15 年。“三顧茅廬”時劉備力量尚弱,依附于劉表,刨頭去尾,第二個戰略階段即與曹操對峙的時間在計劃中肯定不會超過10。

占領荊、益的戰略步驟如“隆中對”所設想的,進展順利。但是,自從三國鼎立之勢初成之後,諸葛亮所渴望的戰略進攻的機會一直沒有出現。

蜀漢與曹魏的力量對比過于懸殊想要有所成,必須等待雙方力量此消彼長,才會有成功的希望是以可以說,當“天下有變”的條件不曾具備時蜀漢便隻能停留在足食足兵的第二步,而不能轉人戰略進攻。

諸葛亮對敵我力量的對比,認識是相當清醒的。然而,戰略進攻的機會沒有出現,并不意味着諸葛亮就會聽天由命,困守巴蜀。

諸葛亮屢次興兵隴右,按“隆中對”的設想,對曹魏戰略進攻的前提

占有益州之後諸葛亮對兵出秦川一直抱有極大的希望,在此戰略方向上,蜀漢集團一直采取攻勢:先是在漢中後是在祁山。

對于益州而言,漢中不可不取,因為這是益州防守體系的要害。益州形勢險要,東阻三峽,北依秦嶺,漢中盆地正是聯系關中與蜀中的戰略要地是巴蜀咽喉。

對于這點,“隆中對”并未作任何陳述,這是可以了解的。因為“隆中對”是戰略規劃,不局限于一時一地,它把漢中歸入到“保其岩阻”的大方針中去了。事實上,假如隐居隆中的諸葛亮,在草廬之中對困守荊州的劉備大講遇遠的漢中的重要性,恐怕也是令人不可思議的。

益州的地理位置,既有利于蜀漢固守,但也限制了它的出兵。

劉備奪取益州以後,曾經以奪取涼州作為歸還荊州的條件,這固然是搪塞孫權,同時也真實反映了涼州是益州僅有的幾個擴張方向之一。

諸葛亮的北伐,是他實踐劉備奪取涼州的努力,也是對法正“蠶食雍、涼”政策的實施。在天下沒有發生大的變故時,無論曹操還是孫權,都是蜀漢難以在短時間内滅亡的一在蜀漢立國之前是如此,在蜀漢立國之後仍是如此。

諸葛亮屢次興兵隴右,按“隆中對”的設想,對曹魏戰略進攻的前提

隴右是不是必須奪取,這要看戰略态勢如何。盡管隴西諸郡對漢中、關中都很重要,但假如是逐鹿中原,則關中、中原等地是重中之重。

劉邦在暗渡陳倉後,揮軍直取關中,隻是派手下偏将去占領隴西、北地、上郡等地,他甚至置固守廢丘的雍王章邯于不顧,而急着領兵“東略地”。隻有在蜀魏相持時,隴右在這個戰略層面上才是屏蔽漢中、威脅關中的戰略要地。

諸葛亮北伐的目的

相持階段的戰略性質,決定了諸葛亮北伐的戰術選擇。諸葛亮何嘗不明白,兵出祁山,路途遇遠,轉運困難,每次都弄到糧盡而返。

諸葛亮屢次興兵隴右,按“隆中對”的設想,對曹魏戰略進攻的前提

但諸葛亮為什麼還如此锲而不舍,即使有偷襲長安的誘感都不為所動呢?個中原因大概不出經濟軍事與政治幾個方面的考慮。

經濟上的考慮

相較于地廣人多的曹魏與孫吳而言,益州面積不廣、人口寡少,想要逐鹿中原,經濟基礎畢竟顯得薄弱。再加上,作為外來者的劉備集團,既不敢過份損害益州本地豪族的利益,又得安置荊州随來的豪族,這樣,即使是沃野千裡的益州也稍顯不足。

涼州縱使不如益州富足,但面積廣、饒于牛馬。

諸葛亮屢次興兵隴右,按“隆中對”的設想,對曹魏戰略進攻的前提

益州與關中交通極為不便,即便是大軍出祁山,糧草也多有不繼若是大軍東出關中,戰線拉長,從益州搬運糧草更是難以為繼。是以,諸葛亮以及其後的姜維多次在隴右屯田,便不難了解了。

軍事上的考慮

首先,占領隴右,為奪取關中搶占一個“灘頭陣地”。巴蜀與關中之間,橫亘着秦嶺,這固然有利于固險自守,但在給曹魏大軍制造麻煩的同時,也限制了蜀軍的進攻能力。無論曹魏南下,抑或蜀漢北上,守衛一-方隻要扼守秦嶺有限的幾條通道的出口處,對友善無用武之地。

政治上的考慮諸葛亮與劉備以恢複漢室為号召,同時表示與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這決定了蜀漢必須保持着對曹魏的進攻态勢而不能閉關自守。

在“天下有變”的機會到來之前,蜀漢固然不能傾全國之力北伐,但也不能固守漢中巴蜀一隅之地,那樣會處于政治上的劣勢。出兵隴右,既能擴充領土、壯大實力,同時也可以在政治上凝聚人心,可謂一舉兩得。

諸葛亮屢次興兵隴右,按“隆中對”的設想,對曹魏戰略進攻的前提

因為諸葛亮屢次北伐,人們的目光被吸引到具體的戰争程序,而忘記了他的戰略目的隻是為北出秦川作準備工作。以奪取關中來衡量諸葛亮出兵,自然南轅北轍,如司馬所說的“亮若勇者,當出武功,依山而東。

若西上五丈原,則諸軍無事矣”。倒是郭對此認識頗深說“若亮跨渭登原,連兵北山,隔絕隴道,搖蕩民、夷,此非國之利也”。後人若以戰略進攻來衡量諸葛亮北伐,其失亦在此。

對隴右的選擇,基于其東可以俯視關中,南可以屏障漢中。漢中不僅是北伐的基地,更是保衛蜀漢的咽喉,是戰略相持階段“保其岩阻”的核心。

是以,無論隴右前線戰鬥情況如何,一旦漢中有警危及益州時,諸葛亮總是毫不猶豫地回軍漢中,確定蜀漢的安全。這一原則,也是與戰略相持階段相适應的。

及至諸葛亮逝後,蔣、費諱、姜維等相繼執政統兵。蔣琉因北出關中“道險運艱,竟不能克”,想轉而乘漢水東下進攻魏興、上庸,這大概是“隆中對”裡荊州方向的替代。

諸葛亮屢次興兵隴右,按“隆中對”的設想,對曹魏戰略進攻的前提

而姜維本涼州人氏,又兼涼州刺史,他“自以練西方風俗,兼負其才武,欲誘諸羌、胡以為羽翼,謂自隴以西可斷而有也。每欲興軍大舉,費偉常裁制不從,與其兵不過萬人”。

及至姜維用事,屢次興兵隴右至建興二十年,魏征東大将軍諸葛誕于淮南造反曹魏抽關中兵力,姜維覺得這是諸葛亮盼望已久的機會,“欲乘虛向秦川”,頗令關中震動。

但淮南盛兵畢竟無損大局,不能從根本上改變兩國的力量對比,在司馬望、鄧艾的堅守之下,姜維無計可施,後又聽說諸葛誕敗亡,于是隻好退返成都。

随着蜀、魏兩國政治局勢的變化,蜀漢統治集團日益沒落,局勢朝着有利于魏的方向發展。再加上後主昏庸,國事日非;姜維出身于西涼,勢單力孤,被迫領大軍在外屯田。

諸葛亮屢次興兵隴右,按“隆中對”的設想,對曹魏戰略進攻的前提

再加上姜維棄險不守,反而想誘敵深入,結果被鐘會、鄧艾乘虛而入縱然是魏蜀兩國國力相差過大,非姜維一人能挽回

《參考文獻》

王夫之.讀通鑒論.北京:中華書局,

陳壽.三國志·諸葛亮傳.北京:中華書局

司馬遷.史記·淮陰侯列傳.北京:中華書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