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知産小知識|火爆全網的ChatGPT都被何人搶注?愛集微喊你速來圍觀

作者:集微網

本文旨在分享商标搶注是什麼,企業如何應對商标搶注。

ChatGPT的橫空出世,讓各行各業的人們都在思考未來的工作方式,擔心自己所處的行業會在未來被AI替代,各行業也都發表了不少對ChatGPT的試用測評文章。今天,我們來關注點不一樣的内容。

其實最早描述GPT(約5GB文本,1.17億參數量)的論文發表于2018年6月,GPT-2(約40GB文本,15億參數量)于2019年2月公布,GPT-3(約45GB文本,1750億參數量)則于2020年5月公布。ChatGPT(全名:Chat Generative Pre-trained Transformer),是OpenAI基于GPT-3.5于2022年11月30日釋出,當時隻接受文本輸入,上線5日内,注冊使用者數超100萬。2023年3月14日GPT-4正式釋出,可以接受圖像和文本輸入,疊代後的ChatGPT能夠通過了解和學習人類的語言進行對話,還能根據聊天的上下文進行互動,甚至能完成撰寫郵件、視訊腳本、文案、翻譯、寫代碼,做設計、寫論文等任務。在各種專業和學術基準上的表現達到“人類水準”。一項調查顯示,截止2023年1月,美國89%的大學生都是用ChatGPT做作業。

如此智能卻又免費的AI工具,一經問世便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不信你看,商标搶注圈也出現了“它”的身影。

知産小知識|火爆全網的ChatGPT都被何人搶注?愛集微喊你速來圍觀
知産小知識|火爆全網的ChatGPT都被何人搶注?愛集微喊你速來圍觀

官方資料顯示,自2022年12月7日始,至資料截止日2023年4月9日,已有262件關于ChatGPT的商标注冊申請被提出,申請人遍布五湖四海,少數民族、香港同胞也都“樂”在其中,保護商标的理念看來已廣植民心。但是,我們之前有讨論過,商标是區分不同産品/服務提供者的辨別,這個辨別可以臆造,當然也可以直接拿來(例如具備顯著性的自然界奇花異石圖案等),至于他人的智力成果,如産品名稱、字号、名人姓名是不是也可以直接拿來用作商标去申請注冊呢?理論上,符合中國《商标法》的法人和自然人都可以提出商标注冊申請,但是能否通過稽核,我們從兩方面分析來看。

一方面,根據現行中國《商标法》的規定,審查員對于符合以下法律規定的,可以依職權駁回商标注冊申請。第四條,不以使用為目的的惡意商标注冊申請,應當予以駁回;第九條,申請注冊的商标,應當有顯著特征,便于識别,并不得與他人在先取得的合法權利相沖突;第十三條,就相同或者類似商品申請注冊的商标是複制、摹仿或者翻譯他人未在中國注冊的馳名商标,容易導緻混淆的,不予注冊并禁止使用;第三十二條,申請商标注冊不得損害他人現有的在先權利,也不得以不正當手段搶先注冊他人已經使用并有一定影響的商标。

雖然前述262件ChatGPT相關商标注冊申請目前均處于審查程式中,但我們認為,ChatGPT作為一款AI産品的名稱,一經問世便成“頂流”,截止2023年1月末,已獲得1億月活使用者,且真正所有人又是耳熟能詳的OpenAI,抛開惡意與否,複制摹仿他人未在中國注冊的馳名商标,或是以不正當手段搶先注冊他人已經使用并有一定影響的商标,總有一“款”适合吧,無論是基于法條依據,還是考慮國際影響,這些申請大機率都會被依職權駁回,感興趣的同學後續可以和愛集微一起持續關注審查進展。

另一方面,若僥幸有商标申請人獲得了“ChatGPT”相關商标注冊申請初審通過的審查結果,請也不要提前慶祝,謹防出圈,畢竟還有三個月的公告期,公告期間,任何人(包括真正權利人)都可以依據中國《商标法》第三十三條的規定向國家知識産權局商标局提出異議,若異議成立,則該商标注冊申請不予核準。異議依據包括惡意注冊條款,不良影響條款、馳名商标條款、代理人條款、在先權利條款等。

最後,中國《商标法》第四條規定,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在生産經營活動中,對其商品或者服務需要取得商标專用權的,應當向商标局申請商标注冊;第七條規定,申請注冊和使用商标,應當遵循誠實信用原則。 我們懇切建議大家,誠信經營,如實申報,遠離商标搶注!

關于愛集微知識産權

知産小知識|火爆全網的ChatGPT都被何人搶注?愛集微喊你速來圍觀

“愛集微知識産權”由曾在華為、富士康、中芯國際等世界500強企業工作多年的知識産權專家、律師、專利代理人、商标代理人以及資深專利審查員組成,熟悉中歐美知識産權法律理論和實務。依托愛集微在ICT領域的長期積累,圍繞半導體及其智能應用領域,在高價值專利培育、投融資知識産權盡職調查、上市知識産權輔導、競争對手情報政策、專利風險預警和防控、專利價值評估和資産盤點、貫标和專利大賽輔導等業務上具有突出實力。在全球知識産權申請、挖掘布局、專利分析、訴訟、許可談判、交易、營運、一站式托管服務、專利标準化、專利池建設等方面擁有豐富的經驗。我們的願景是成為“ICT領域卓越的知識産權戰略合作夥伴”。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