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953年斯大林逝世,中央急電北韓前線:請杜平立即回國接受新任務

作者:尋史奇談
  • 在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選一下“關注”,既友善您進行讨論與分享,又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援。

1953年春天,斯大林病逝的消息傳遍世界,引來了無數共産黨人的悲傷,黨中央還在北京為他舉行了一場追悼會。

另外一邊,北韓前線的将士們同樣在為斯大林的逝世而哀傷着。然而與此同時,黨中央的一封急電卻将身在前線的杜平召回了北京。

1953年斯大林逝世,中央急電北韓前線:請杜平立即回國接受新任務

杜平

但具體要給他派遣什麼任務,電報上沒有明說。因而等杜平知道中央有意讓他出任駐朝大使時,着實是吃了一驚。

杜平在北韓戰場做了哪些事?黨中央為何會在關鍵時刻讓他出任駐朝大使?最後他又是否會走馬上任呢?

趕赴北韓

1950年10月,黨中央做出了決定抗美援朝,并且迅速派出此前就已集結于東北的部隊開赴北韓戰場。

其實早在美國惡意幹涉北韓問題時,黨中央就決定組建東北邊防軍,并且讓邊防軍做好入朝參戰的準備。

1953年斯大林逝世,中央急電北韓前線:請杜平立即回國接受新任務

之後東北邊防軍的番号就被改為中國人民志願軍,而杜平一直在這支勇敢的隊伍裡負責政治工作。

當時全國百廢待興,又要與美國這樣的強敵交戰,戰士們心裡多少都有些沒底,是以戰前動員工作就變得格外重要。

為了提振全軍信心,從8月中旬開始,杜平用了兩個多月的時間對即将到前線去的指戰員開展了思想政治教育。

在教育中,杜平先帶領指戰員們了解美軍的劣勢和志願軍的優勢。但與此同時,他也不回避志願軍存在的短闆和入朝作戰的困難,力争做到真正的知己知彼。

1953年斯大林逝世,中央急電北韓前線:請杜平立即回國接受新任務

更重要的是,杜平還千方百計地邀請了曾經遠征緬甸的戰友們,請這些曾與美軍共同抗日的人來為志願軍介紹美軍的情況。

在杜平的努力下,志願軍開赴北韓之前就已經展現出了鬥志昂揚的戰鬥熱情,這為充滿困難的抗美援朝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随着志願軍的首戰告捷,美軍“不可戰勝”的嚣張氣焰得到了收斂,我軍也在戰鬥中收獲了第一批來自美軍的俘虜。

沒過多久,中央軍委就準許了志願軍指揮部提出的釋放俘虜,這項任務正好落到了杜平身上。為了不出任何差錯,杜平在挑選執行任務的人選時格外細心。

1953年斯大林逝世,中央急電北韓前線:請杜平立即回國接受新任務

圖源網絡

不但負責戰俘工作的人都是政治部會英語的幹部,而且開車運送俘虜的司機也是精挑細選出來的優秀駕駛員。

出發以前,杜平特意囑咐司機告訴這些俘虜,如果過不了美軍警戒線,還可以回到志願軍來。

聽到這樣的話,戰俘們都非常感動,有的甚至熱淚盈眶,表示永遠不會再與志願軍為敵。見此情形,杜平明白釋放戰俘的目的終于達到了。

原來志願軍優待并且主動釋放俘虜,不僅是因為中國一貫堅持人道主義原則,更是因為這樣能為志願軍帶來更好的國際聲。

1953年斯大林逝世,中央急電北韓前線:請杜平立即回國接受新任務

除此以外,杜平還嚴抓軍紀,要求志願軍保持不動群衆一針一線的優良傳統,哪怕面對的是北韓百姓也絕不允許出現例外。

就比如解放平壤時,杜平帶領政治部制定了嚴格的入城紀律,不但要求戰士們不侵擾北韓群眾,而且還鼓勵志願軍幫助當地百姓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勞動。

那段時間,平壤的民居裡時常能看到自發幫忙打掃衛生、劈柴淘米的志願軍。兩國軍民的關系是以親近了不少,這同樣有利于中國的國際形象。

正所謂得民心者得天下,志願軍這樣上下一心、紀律嚴明的隊伍能在面對美國時所向披靡也是情理之中,是以很快北韓停戰事宜被擺上了桌面。

1953年斯大林逝世,中央急電北韓前線:請杜平立即回國接受新任務

在你來我往的談判間,黨中央看到了杜平的外交才能。也正因如此,關鍵時刻杜平才會被召回北京準備接任駐朝大使,隻可惜他本人并無此意。

辭不就任

1951年初冬時節,在黨中央和毛主席的準許下,杜平出任志願軍停戰談判代表,這對他而言是一個從沒有經曆過的任務。

但杜平沒有辜負來自北京的期望,很好地完成了相關工作。隻可惜美國方面并非真心求和,這讓停戰不得不一再拖延。

轉眼就到了1953年春天,談判還是在艱難中推進着,讓人好像看不到和平的希望。恰在此時,蘇聯還傳出了一個噩耗——斯大林病逝了。

1953年斯大林逝世,中央急電北韓前線:請杜平立即回國接受新任務

斯大林

蘇聯雖然沒有直接派兵參與北韓戰争,但卻作為社會主義強國,其在戰場上的作用卻不容小觑。

因而斯大林的喪訊不但讓人哀痛,而且很有可能影響到北韓戰局。更讓人有些措手不及的是,此時中國并沒有正式的駐朝大使。

最開始時,駐朝大使由倪志亮擔任,他原本是解放軍裡的兵團級進階将領。建國之初,因為大陸缺乏外交人才,他才被派往北韓出任大使。

在任期間,倪志亮的工作做得相當出色,對中朝友誼發揮了重要作用。然而由于早年參戰對身體的損耗,他的健康狀況一直不容樂觀。

1953年斯大林逝世,中央急電北韓前線:請杜平立即回國接受新任務

倪志亮

到了1952年初,倪志亮的身體實在不适合再留在北韓了,于是周總理決定讓他回國休養,并且派當時的外交部司長甘野陶出任駐朝大使館的臨時代辦。

甘野陶這一代理就是一年多,直到斯大林病逝,黨中央意識到沒有正式的駐朝大使似乎并不合适。

綜合考慮以後,黨中央認為杜平是最合适的人選,這才一封急電将他召回了北京。

然而杜平知道自己的新任務以後,卻陷入了進退兩難的窘境,他還和因病回國休養的彭德懷說了這件事。

1953年斯大林逝世,中央急電北韓前線:請杜平立即回國接受新任務

那天杜平特意到中南海拜訪彭德懷,并且言辭懇切地表明了自己不願任駐朝大使的态度。

聽他這麼講,彭德懷多少有些驚訝。再一問才知道,原來是杜平認為自己不太擅長做外交工作,也不具備外交官必會的交際技能。

見杜平說得情真意切,并且也确實是實情,彭德懷答應同毛主席彙報此事。等了好幾天以後,杜平終于收到了毛主席要接見他的消息。

其實早在紅軍成立之初,杜平就與毛主席打過交道,毛主席對他的印象一直都很好,建國後再見面也不顯得生疏。

1953年斯大林逝世,中央急電北韓前線:請杜平立即回國接受新任務

彭德懷

再加上杜平在北韓戰場,尤其是停戰談判上的出色表現,毛主席心裡其實非常屬意由他出任駐朝大使。

可是杜平考慮的卻是自己能否勝任,畢竟他明白外交工作的重要性,也更清楚自己面對問題時的反應速度,以及在交際中的狀态都不合适擔此重任。

聽過杜平一番推心置腹的話以後,毛主席心裡有了些許猶豫,還問及杜平他認為誰更适合出任駐朝大使。

杜平則毫不猶豫地推薦了一直代理大使職責的甘野陶,毛主席聽後沒立馬給出回複,但也确實沒有真的讓杜平出任駐朝大使。

1953年斯大林逝世,中央急電北韓前線:請杜平立即回國接受新任務

很快杜平重返北韓前線,他這個早年就投身行伍的軍人,注定了要把一生都奉獻給軍隊。

一生軍旅

1927年夏天,自幼成績優異的杜平因父親病逝被迫辍學。這時他還不到二十歲,但已經不得不成為撐起貧困小家的頂梁柱。

可在那樣的年代裡,普通人活着談何容易,為了推翻壓迫老百姓的地主惡霸,杜平後來自發加入了農民協會。

正因如此,1930年毛主席和朱老總率領紅軍進駐他的家鄉江西時,杜平有機會見到了這兩位對紅軍成立有定鼎之功的人物,并且得到了他們的賞識。

1953年斯大林逝世,中央急電北韓前線:請杜平立即回國接受新任務

此後經年,無論是紅軍長征,還是抗擊日寇和解放全中國,杜平都是軍隊裡負責政治工作的中堅力量。

尤其抗戰勝利以後,組織上把杜平從陝甘甯邊區抽調到了東北,要求他參與東北根據地的建設。

輾轉前往哈爾濱赴任後,杜平立馬領了東北民主聯軍的政治部秘書長一職,繼續從事政治工作。此時杜聿明也在東北,并虎視眈眈地要逐漸消滅解放軍。

因而自1946年隆冬到1947年初春,杜平所在的部隊一直在與國民黨軍隊交戰,時常要忍受着零下四十度的嚴寒參與戰鬥。

1953年斯大林逝世,中央急電北韓前線:請杜平立即回國接受新任務

圖源網絡

可以說在抗美援朝之前,杜平已經積累了豐富地在寒冬臘月裡做好政治工作的經驗。也正因如此,後來黨中央才會派他參與北韓戰場的政治工作。

在戰鬥前期,杜平的确用出色的表現回饋了黨中央的信任。更值得一提的是,後來亮雙方能夠停戰也離不開杜平的努力。

1953年再回北韓後,杜平馬不停蹄地以停戰談判代表團黨委副書記的身份,重新坐到了與美國的談判桌上,并且主管俘虜的交換工作。

那幾個月裡,交戰雙方換俘足有數千人次,但是一切工作都在杜平的努力下平穩推進着,這也成為了闆門店談判得以成功的先導。

1953年斯大林逝世,中央急電北韓前線:請杜平立即回國接受新任務

雖然沒過多久停戰協定就正式簽字了,但是杜平并沒有馬上離開北韓,因為後續的交換俘虜以及政治工作還需要他來完成。

直到1954年4月,杜平終于帶着他的一級自由獨立勳章和一級國旗勳章回到了北京,并且被派往東北軍區工作。

憑借着滿身軍功,杜平也在1955年的授銜儀式上,當之無愧地被授予中将軍銜。後來金日成主席訪華,還親切地稱呼杜平為老戰友。

1953年斯大林逝世,中央急電北韓前線:請杜平立即回國接受新任務

直到1999年3月,杜平将軍與世長辭,走完了他忠誠熱血的一生。斯人已逝,精神長存!

對此,您有什麼想說的呢?歡迎在評論區留下您的看法!

文章由“尋史奇談”原創首發,已開通全網維權,未經允許,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進行轉載、搬運,侵權必究!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