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開學了,一位教師媽媽送給家長的“保命”4件套,句句是真理!

 開學了,一位教師媽媽送給家長的“保命”4件套,句句是真理!

作者:主創團·煙花三月

新學期第一天,媽媽群裡就炸開了鍋。

“我又要過每天5點起床給孩子做飯的日子了。”

“你知足吧,孩子學習不費勁,隻是讓你做做飯而已。我家這位,隻要一開學,我沒有一天氣是順的。”

“你們還有我慘!開學第三天就被老師找,他上課東摳西挖,一節課隻寫五個字。”

……

确實,孩子放假時,父母迫切盼望能早日開學。

開學了,孩子有學習壓力,父母有各種壓力。

以下四條建議,是一位資深班主任朋友總結的,希望給父母們實用的方法,與孩子心平氣和地度過每一天。

 開學了,一位教師媽媽送給家長的“保命”4件套,句句是真理!

不較勁

曾經看過一個新聞,12歲的男孩雷某平時學習不上進,最愛調皮搗蛋,還不服管教,很是讓人頭疼。

爸爸一次次教育,男孩一次次不聽,爸爸很是惱火,與男孩較上勁,用暴力糾正男孩的問題。

一次,他又玩到半夜回家,爸爸看到他氣不打一處來,上去就狠狠甩了他兩個耳光。

“又出去瘋到半夜才回來!我說你多少次了!”

男孩仰着頭,一臉怒氣地回瞪爸爸。

爸爸繼續怒吼:

“打你多少次了,怎麼就是不長記性?

我倒要看看是你的膽子硬還是我的拳頭硬……”

男孩依舊沒有吭聲,隻是眼含淚水。

爸爸以為這一次男孩服軟了,沒想到男孩趁爸爸不注意離家出走了。

這一走就是兩天一夜,杳無音信,全家人都着急壞了。

 開學了,一位教師媽媽送給家長的“保命”4件套,句句是真理!

經過警察的多方尋找,男孩才得以安全回家。

當民警詢問男孩離家出走的原因時,男孩流下委屈的淚水,說:

“爸爸經常打我,我就是想給他一些下馬威。”

男孩的回答稚嫩卻引人深思。

親子之間本來應該有溫情流動的,卻因為爸爸“硬碰硬”的方式,讓教育演變成“較勁”。

幸虧有驚無險,要是男孩出什麼意外,爸爸也會抱恨終生吧。

心理學上有個“海格力斯效應”,指的是人際間或群體間存在的互相報複,緻使仇恨越來越深的社會心理效應。

這種仇恨心理會讓人失去理智,也會讓人陷入到無窮無盡的煩惱和焦慮之中。

在親子關系中,就表現為“你跟我過不去,我也不讓你痛快”的消極抵觸情緒。

是以,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較勁不是好方法,以柔克剛更管用。

用溫柔的嘴和手,去感化和消融孩子冰封的内心,往往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開學了,一位教師媽媽送給家長的“保命”4件套,句句是真理!

不唠叨

前段時間,閨蜜跟我吐槽她升入五年級的女兒。

為了讓女兒把一些事情記到心裡去,閨蜜總是把一句話重複5、6遍。

之前女兒都不會覺得煩,隻是默默聽着、做着。

但是,這個暑假,女兒就像變了一個人一樣,對她的話置若罔聞。

一次,女兒看完書,随手把書攤在書桌上,就準備上床睡覺。

閨蜜看到後,立馬就,說得把書整理好,養成好習慣。

兩遍說完,第三遍剛說一個字,女兒就一骨碌翻下床,伸手把書掃到了地上。

“說說說,就知道說,你真是太煩人了!”

閨蜜被女兒的行為驚呆了,也氣着了。

後來,閨蜜咨詢女兒的班主任老師,從老師那裡,她才知道問題出在哪裡。

原來,随着孩子的長大,知識和技能的增長,如果父母還像小時候那樣在孩子耳邊唠叨個沒完,孩子不但不會聽,還會過早引發孩子的叛逆。

也有研究表明,重複的頻率與說服的效果呈“倒U曲線”。

 開學了,一位教師媽媽送給家長的“保命”4件套,句句是真理!

換句話說就是,同樣一件事,父母重複到一定次數再重複,孩子反而聽不進去。

父母的苦口婆心、唠叨的話如同唐僧念的緊箍咒,隻會讓孩子越聽越煩,與父母漸行漸遠。

與其不停說教,不如給孩子多一些了解和信任,讓孩子可以輕盈地前行。

 開學了,一位教師媽媽送給家長的“保命”4件套,句句是真理!

不激将

《少年說》裡一對母女的對話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有次,女孩數學沒有考好,隻得了50分。

媽媽張嘴就是挖苦:

“嘔吼!你真是個人才!

你要是再考成這樣,你就不用來學校了。

哪涼快哪呆着去!”

 開學了,一位教師媽媽送給家長的“保命”4件套,句句是真理!

媽媽看不慣女孩讓爸爸買的裙子,一臉嫌棄地說:

“你這是什麼眼光?又土又醜又廉價又幼稚,請問你買回來幹嘛?做裝飾嗎?”

因為媽媽這種“激将”的方式,女孩倍感痛苦。

應用心理學專家李勁波說過:

“我隻有在一種書裡看到過激将法:兵書。對象隻有一種:敵人。隻有一個目标:刺激敵人。

但凡有父母使用激将法把孩子培養成才,那也跟激将法沒關系,那是孩子本身特别堅強。”

把對待敵人的方法用在教育孩子身上,從一開始就是錯誤的。

因為父母與孩子之間是骨肉相連的親子關系,從來不是敵對關系。

有些父母以為,在言語上給孩子一些刺激,孩子會知恥而後勇,達到父母的要求。

其實不然,那些否定的、羞辱的、諷刺的言行,隻會讓孩子感到自己很糟糕,變得越來越不自信,越來越讨厭自己。

智慧的父母都用溫和又不失堅定的言行舉止,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孩子,激發孩子内心的力量。

 開學了,一位教師媽媽送給家長的“保命”4件套,句句是真理!

不吼罵

“吼娃一時爽,吼過悔斷腸”,不少父母在教育孩子過程中,都有這樣的感覺。

孩子不聽話時,一頓吼罵,孩子确實變老實多了,可吼罵帶來的暗傷會給孩子的成長埋下隐患。

想起韓劇《雖然是神經病但是沒關系》中的高文英。

她表面上是個相貌甜美、工作體面的童話作家,内裡卻是個嚴重的“反社會人格”患者。

她寫的童話裡,長相漂亮的一直是魔女,公主從來不是一般認知裡善良美麗的。

 開學了,一位教師媽媽送給家長的“保命”4件套,句句是真理!

她之是以如此,是因為她幼年時從來沒有感覺過美好,她的童年底色是灰黑色的。

她的媽媽情緒極其不穩定,經常因為一點不順心的小事而摔東西,對她大吼大叫,讓她不知所措,一直處在緊張的情緒裡。

就因為和一個男孩子一起回家,她就遭遇媽媽的鎖喉和逼問:

“你為什麼帶他回來?”

她在媽媽身前瑟瑟發抖,可媽媽卻視而不見,依舊歇斯底裡。

她長期受媽媽負面情緒的荼毒,再也看不見生活中的美好和真情,她仿佛變成通體黑灰色的怪模樣,灰暗的顔色一直延伸到作品裡。

曾在知乎上看到一位匿名網友的分享:

“父親脾氣很不好,常常莫名其妙地沖我吼,我一直活得小心翼翼,害怕不知道什麼時候又會被吼,長此以往導緻我非常敏感。

一旦他人的态度有變化,就開始反思是不是自己哪裡做得不夠好,覺得自己總是低人一等,不配得到愛。”

承受父母吼罵的孩子,内心的恐懼和絕望程度,堪比被幾隻老虎逼到角落裡那樣無處可逃。

戒掉吼罵,“低聲教育”是父母的必修課,也是父母送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孩子會感受到被愛的幸運,也會習得夫妻的能力。

越長大,他們越發現,自己曾是被溫柔以待的小孩,身上有能量,身後有退路,外界的風風雨雨都能被自己抵禦。

 開學了,一位教師媽媽送給家長的“保命”4件套,句句是真理!

父母情緒穩定,孩子内心富足

林語堂說:“一個思路清晰,情緒穩定的人,會給人帶來安全感。”

父母情緒穩定,家庭才會溫暖,孩子才會内心平和,有更長足的發展。

還記得綜藝節目《最強大腦》第五季裡,被稱為“天才少年”的男孩尤冠群嗎?

總決賽時,尤冠群出人意料地輸了,面對孩子比賽失利,小尤媽媽非但沒有流露絲毫責備之意,還特意給節目組寫了一封信。

她在信裡這樣寫道:

“比賽現場,小尤的隊長走上台擁抱了他,小尤跟隊長說,對不起,我讓你失望了。

這一刻我也忍不住哭了,我想,這就是這次比賽最大的收獲了,輸掉一場比賽,赢得新的人生,小尤雖敗尤榮。”

這封充滿淡然、滿含鼓勵的信一定撫慰了輸掉比賽的尤冠群,相信他肯定會從媽媽那裡獲得坦然接受失敗的勇氣,勇敢站立,迎接挑戰,踏實走好人生路。

孩子輸掉比賽,媽媽沒有失望,沒有斥責,有的是了解和鼓勵。

有這樣一位情緒穩定的媽媽,真是孩子的幸運和幸福。

 開學了,一位教師媽媽送給家長的“保命”4件套,句句是真理!

父母穩定的情緒,才是孩子良好性格養成的最佳營養劑。

美國兒童臨床心理學家勞倫斯·科恩說:

“每個孩子身體裡都有一個杯子,需要用愛、關注、照顧和了解來蓄滿。”

父母就是為孩子注滿杯子的最佳人選。

隻要父母情緒穩定,心中有愛,眼中有光,孩子自然會成長為溫煦、上進的模樣。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