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事情被鬧大了!美國打開“潘多拉魔盒”,晶圓巨頭的“噩夢”襲來

作者:科技強哥說

全球晶片市場本來有着自己的運作規律,因為供需動态變化的驅動,晶片形勢會進行周期性波動。通常講,一個周期會包括複蘇、繁榮、放緩、衰退、谷底五個階段。

然而,近幾年情況有些不同,晶片形勢從全球短缺突然轉變為過剩。從今年一季度來看,台積電已經率先實作回暖,但美國打開了“潘多拉魔盒”,噩夢或将襲來了。

事情被鬧大了!美國打開“潘多拉魔盒”,晶圓巨頭的“噩夢”襲來

半導體興起後的半個多世紀,全球晶片市場經曆了多次起起伏伏,造就了許多晶片巨頭,也讓不少晶片企業消失于塵埃。盡管有外來的政策幹涉,整體運作還算平穩。

就比如西方發達國家集體簽訂的《瓦森納協定》,就是用來限制先進技術相關出口。

不過,近幾年情況變得不同了,美方開始直接幹涉半導體行業,一方面對我們實施限制,阻撓我們晶片發展。另一方面出台晶片法案,拿出巨額補貼提升本土的實力。

事情被鬧大了!美國打開“潘多拉魔盒”,晶圓巨頭的“噩夢”襲來

因為半導體起源于美國,是以美方在半導體方面的優勢很大,還湧現了英特爾、英偉達、高通等很多晶片巨頭,他們憑借着先進晶片技術,在全球輕松獲得巨額利潤。

尤其是在我們的大陸市場,更是賺得盆滿缽滿。是以,當我們開始發展晶片時,特别是華為麒麟晶片的橫空出世,一度影響到高通的國内份額,于是美方就不樂意了。

美方不想看到我們晶片崛起,不僅限制高端晶片出口,還限制尖端半導體制造裝置。

事情被鬧大了!美國打開“潘多拉魔盒”,晶圓巨頭的“噩夢”襲來

然而,美方實施的晶片限制,盡管一直在層層加碼,但不僅沒有阻擋了我們晶片産業發展,反而促使我們堅定了自主突破的決定,我們大陸迅速掀起了晶片建設熱潮。

國家出台各項優惠政策,大基金提供資金支援,國内晶圓廠加速擴建,晶片産能迅速提升。僅中芯國際一家就先後投資1700億元,在京深滬津四地建了四個晶圓廠。

結果是我們晶片進口迅速下降,2022年4156億美元,2023年降至3495億美元。

事情被鬧大了!美國打開“潘多拉魔盒”,晶圓巨頭的“噩夢”襲來

僅一年,我們就少進口了661億美元晶片。那麼,這個損失是誰的呢?據統計,全球晶片出口數量中,美企基本占到一半左右,是以661億美元中的損失一半是美企。

這肯定是美方不想看到的,雖然限制了我們先進晶片發展,但成熟制程産能在爆發。

于是,美方在實施晶片限制的同時,還通過了晶片法案,拿出527億美元補貼,其中390億美元直接用于補貼晶片制造産業,目的就是迅速提升本土的晶片制造産能。

事情被鬧大了!美國打開“潘多拉魔盒”,晶圓巨頭的“噩夢”襲來

美方的目的就是要把先進制程技術掌握在自己手中,是以才通過“胡蘿蔔+大棒”的慣用套路,讓台積電、三星等晶圓巨頭赴美建廠,另外還吸引了不少晶片企業赴美。

如今,英特爾、台積電、三星、美光等巨頭都獲得了美方晶片補貼,他們本來就是晶片行業的巨頭級企業,再加上美方提供的大量補貼,自然積極推動美晶圓廠擴建。

在美方實施晶片補貼後,歐洲、日本、南韓也紛紛行動,甚至連印度都進行補貼了。

事情被鬧大了!美國打開“潘多拉魔盒”,晶圓巨頭的“噩夢”襲來

因為美方晶片限制和晶片補貼,讓各方都意識到了晶片的重要性越來越大,誰也不想晶片過度依賴于外部。再說了,誰掌握了高端晶片,誰就擁有發展高科技的能力。

結果在美方的帶動下,全球開始大搞晶片補貼競賽,媒體報道僅美歐就810億美元。

然而,晶片“補貼狂潮”恐怕将帶來了不可控的後果,因為補貼的目的就是迅速提升晶片産能,結果或将帶來“産能嚴重過剩”的風險,這将是晶圓巨頭的“噩夢”。

事情被鬧大了!美國打開“潘多拉魔盒”,晶圓巨頭的“噩夢”襲來

要知道,近兩年多的晶片形勢下行,晶片庫存一直過剩,經過調整才開始複蘇,除了台積電外,其他晶圓廠大都還未回暖,如今産能過剩風險有可能又要突然襲來了。

而這個風險對我們來講問題不大,畢竟我們大陸的市場足夠大,内循環也能應對,而其他晶圓巨頭的日子就不好過了,再加上美方的晶片限制,晶片恐怕要砸手裡了。

對此,有外媒直接評價,美國打開了“潘多拉魔盒”,晶圓市場事情被徹底鬧大了!

繼續閱讀